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一觉醒来,脖子像被人拧了一圈,转头都费劲?或者坐了一天办公室,脖子酸、肩膀沉、头晕眼花,连呼吸都带着点闷?
有时候你以为只是“落枕”或者“累着了”,可其实,这些症状大概率是在提醒你:颈椎病又来了。
这个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套餐”。现在年轻人“低头族”多了,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天,颈椎病反而成了日常。
这病看起来不大,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头晕、视力模糊,到胸闷、手麻,有时候连医生都要绕几圈才能确诊。

颈椎病的“伪装术”有多深?
说句你可能不信的话,颈椎病有时候会被误认为是心脏病、脑供血不足,甚至是焦虑症。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真实发生过的。
我有位朋友,小王,三十出头,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常年坐办公室,平时不运动,脖子一坐下就像没了脊梁。
有天他突然觉得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吓得立马跑去急诊。心电图、CT、抽血全查了,没问题。

医生说可能是焦虑引起的,开了点镇静药。
可吃了一个月,症状不但没缓解,手指也开始麻了,脖子一动咯噔响。这才转去神经内科,医生一看颈椎片,第五、六节椎间盘已经轻度膨出,压到神经根了。
真相水落石出,不是心脏出问题,是颈椎在“作妖”。
中医怎么看颈椎病?
在现代医学里,颈椎病多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几大类。

但在中医看来,这病早在古代就有描述,比如《黄帝内经》里提到“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经络不通,导致“项强、头晕、肩背沉重”等症状,说的就是类似颈椎病的表现。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本质,是“筋骨失养、气血不畅”。
而“治未病”的理念强调的就是调理全身,从源头上“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人西医检查不出大问题,但一到中医馆里把脉,扎几针、拔几次火罐,症状就缓解了。

不是中医玄,是它讲究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看的是一个“人”,而不是单一的“病”。
针灸火罐,到底起了啥作用?
先说针灸。
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疼”,其实真不是那回事。中医讲“得气”为妙,也就是说针刺到位了,会有麻、胀、酸、重的感觉,但不是刺痛。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比如“风池”、“肩井”、“大椎”等,可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调节气血。

比如我自己在门诊接待过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脖子僵硬、头晕、失眠,西医查不出啥毛病。每次给她针灸“百会”、“风池”、“太阳”这些穴位,加上“阿是穴”局部调理,大概三四次后,她自己说:“头轻了,晚上能睡着了”。
一个疗程下来,脖子活动度明显改善,头晕也少了。
再说拔罐,这个更接地气。拔罐通过负压把皮肤吸起来,起到了“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的作用。
特别是对一些肌肉紧张、筋膜炎型的颈肩酸痛,拔完火罐你会感觉整个人都“松”下来了。
当然,这俩法子也不是万能钥匙,必须辨证施治,看体质、看病因,不是“哪里痛就扎哪里”。

颈椎病,真不是“老年病”
别以为年轻人身体好就没事。根据《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年第43卷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30岁以下颈椎病发病率已达24.7%,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现实。
很多人平时头低得像鸵鸟,手机、电脑不离手,姿势固定,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椎间盘早早就“提前报废”。
而且这病“养肥了”后不动声色,一旦压到神经,轻则手麻头晕,重则走路不稳,甚至大小便失控。

真不是吓唬你,我门诊里见过一个年轻人,脊髓型颈椎病拖了半年,最后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你以为是“落枕”,其实是颈椎在报警
很多人误以为脖子痛就是落枕、睡姿不对,其实很多“落枕”反复发作的背后,隐藏的是慢性的颈椎劳损。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早上起来脖子僵硬,转头疼,甚至脖子动一下“咔咔响”,那你得警惕了。
颈椎病的“前奏”往往就是这种轻度的僵硬不适,如果你忽视它,它会慢慢升级成神经根型,甚至压迫椎动脉,导致头晕、恶心、耳鸣、视力模糊。

日常养护,比治疗重要一百倍
说到底,颈椎病不是突发的,它是“日积月累的苦果”。所以调理要趁早,平时多注意:
第一,坐姿要正直。
电脑屏幕最好和眼睛平齐,别低头看手机太久。
第二,别“一个姿势坐一天”。
每小时起来活动五分钟,哪怕转转脖子也好。
第三,睡觉枕头别太高。
枕头高度大约一个拳头,太高太低都会影响颈部自然弯曲。

第四,适度的运动。
游泳、八段锦、太极拳,都是对颈椎非常友好的运动。
第五,别硬扛。
脖子不舒服别忍,早期调理比晚期抢救强一百倍。
有人问:中医调理是不是“缓不济急”?
这个问题问得好。中医确实讲究慢工出细活,但它也有“标本兼治”的优势。
西医偏向于“止痛”、解除压迫,中医则在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方面更见效。
曾有患者急性发作时来找我,一边扎针,一边拔火罐,两次之后症状就缓解了七成。

当然,这得看医生经验和技术,不能一概而论。
结语:颈椎病不是身体的“毛病”,而是生活方式出了岔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颈椎病是现代人“坐”出来的病,是“屏幕时代”的副产品。
它提醒我们,别只顾低头赶路,也要抬头看看自己的身体。
不管你是“老毛病复发”,还是“初犯颈椎病”,都别轻忽。中医的针灸火罐不是神奇疗法,但在对症下药、调理体质上,确实是把好“锄头”。
再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颈椎病就算不能根治,也能“相安无事”地共处许多年。
参考文献:
1.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年第43卷第6期,颈椎病发病趋势分析
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年第18卷第9期,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年第22卷第2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4.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注释,关于风寒湿邪与颈项病的论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