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反悔当初天真,但高昂代价是否值得?当初美台说好的合作,成了泡影

老九侃车 2025-04-09 15:17:54

立陶宛近年境遇不佳,对华出口大幅下降,债务累积至470亿美元,信用评级遭降,港口木材亦因滞销而损毁。

四年前冲动之下,某地设立台湾代表处,寄望美台承诺成就“欧洲硅谷”。结果芯片厂未见,资金流失,盟友离散。如今反悔当初天真,但高昂代价是否值得?

立陶宛与中国对立后,对华出口大幅减少,加之白俄罗斯反制措施致其货运受阻。近年来,其经济损失持续扩大,尽管去年对华出口略有好转,但仍不足以挽回经济颓势。

至2024年,国家债务激增至470亿美元,占GDP的80%,形势严峻。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信用等级,借贷成本上升,利息负担加重,国家财政陷入困境。

此局面源自2021年立陶宛议会决议,允许台湾省以“台湾”名义设代表处,摒弃以往低调的“台北”称呼,这一举动导致了当前状况。

此事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谋划深远。立陶宛政客怀揣芯片梦,企图借台湾省之力,并获美国支持,将本国打造为欧洲“硅谷”。

时任总理希莫尼特在线宣布计划,五年内将建五座芯片厂,预计创造数万个高薪就业机会。

那种热情,仿佛已预见财富源源涌入国库,此念头基于实际考量。

台湾省方面承诺众多,民进党当局宣称将投资650万欧元建半导体园区,并追加1400万买技术。立陶宛经济部私下视台湾省为财源,谈判时频繁索求资金。

美国随即表态支持立陶宛设立代表处,并批准3.85亿美元军售给台湾省,此举明显为立陶宛撑腰,意在让其感到有强大后盾支持。

热闹未久,中国即采取行动,宣布将中立关系降至代办级,驱逐立大使并召回我国大使,彻底断交。经济上更实施反击,立陶宛零部件产品被禁止进入中国市场。

此招直击要害,德国大陆集团、瑞典萨博等大企业迅速与立陶宛切割,避免牵连。立陶宛曾向中国出口20%木材,失去此市场后,其产业链瞬间瓦解。

立陶宛沉醉于芯片工厂梦想时,2023年与台湾省签半导体合作协议,期望借此翻身。然而,现实很快显露复杂一面,他们发现事情远非想象中简单。

多项事务无法实现,科技巨头深感焦虑。国内电力匮乏,63兆瓦供应亦难保障,改善无望。工厂建设进度一再延误。

立陶宛企业尝试台湾省提供的8寸晶圆技术,发现与中国大陆相比差距巨大,无法使用,认为该技术不切实际,无法实现预期效果。

2024年,立陶宛见项目失败,转而向台湾省索资。台湾省却将资金转投无人机。台当局参加维尔纽斯无人机论坛时,立陶宛官员全数缺席,找借口逃避,令立陶宛颜面尽失。

经济压力迫使新上任的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采取行动。他虽表示希望与中国缓和关系,却在2025年4月接见了台湾省的经济官员,敦促其履行建设芯片工厂的承诺。

立陶宛两边下注的行为导致众叛亲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严正声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坚定不移的,立陶宛应立即停止无谓举动。

搞笑的是,欧盟曾寻机为立陶宛出头,向世贸组织起诉我们。但立陶宛发现盟友不可靠,欧盟去年1月已停诉。朔尔茨也表明,立陶宛之事不应影响中德关系。

美国忙于压制中国,推行芯片法案,无暇顾及他国。这些小国因此被大国利用后抛弃,成为了无人问津的牺牲品。

立陶宛昔日决策似豪赌,欲借美台谋利,却置自身于险境。芯片厂未立,港口木材反朽。昔日信誓旦旦的政客,现今只能无奈承认失败。

斯克韦尔内利斯议长近日承认,与台湾省合作未达预期,设立代表处或存误判。此番言论虽诚恳,但醒悟之时已显滞后。

立陶宛,人口仅300万,现状堪忧:经济衰退,友邦疏离,国际声誉尽失。昔日壮志已成泡影,现实残酷,他们深刻意识到玩火自焚的惨重代价。

1 阅读:102

老九侃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