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58岁时的“心灵鸡汤”,与李白对话,这字透着人生感悟

熹然评文化 2023-12-19 16:17: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苏辙并称“三苏”。他在“二王”,颜真卿等前辈各家中汲取书法营养,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他对自己的书法曾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他的书法着重在于写“意”,寄情“信手”之点画,他讲他自己的书法创作是:“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就让很多佳作不能复制,笔法、字法、章法和气韵都在这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环境、特定的心情、特定的处境的共同影响之下达到了一个绝佳的境界,在差一分也无法重新达到如此之境界。

公元1093年,58岁的苏轼,又是一次的职场危。让他的内心也是惶惶不安。恰逢此时,在丹元道士那里得到两首太白遗诗,这对苏轼而言犹如清冽甘泉,就像我们现在职场失意之时,在以一句心灵鸡汤的影响下,让自己洗去了焦躁不安。

让自己内心的文人隐逸的庄老思想被唤醒,名利、权威、功名其实都是身外之物,需要做的只是回归本心,遵循自己的内心。

《李太白仙诗卷》这幅作品是苏轼在得到李太白遗诗时,记录是的随手笔墨,,欸有对于作品的完美追求之心,笔墨章法的毫无刻意安排,将苏轼的内心世界通过笔墨展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李太白仙诗卷》流传至今,光彩依旧的原因之一。

这卷书法后面有一段跋文:“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也是对这卷书法最好的诠释,与李白对话,从此世间在无诗词,看了这幅书法,“人间无字”。对于学习者而言《李白仙诗卷》是一件不错不错的“苏体”学习范本。

3 阅读:129

熹然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