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陷阱:8年时间人均GDP增长47%,汽车销量反而下降165万辆

清风的说车日记 2025-04-26 16:19:32

美国汽车销量下跌背后:GDP涨了,百姓买车却更难了?

(开头抛问题+冲突点)

“GDP蹭蹭涨,人口年年增,怎么美国人买车的反而越来越少了?”——2016年美国汽车销量冲上1755万辆的历史高点,2024年却跌到1590万辆,少了整整165万辆!更扎心的是,这8年里,GDP涨了55%,人均收入涨了46%,人口还多了1800万。买车的人去哪儿了?

车价暴涨:从“买得起”到“只敢看看”

2016年,美国新车均价3.4万美元,老百姓咬咬牙还能攒攒钱。到了2024年,均价直接蹦到4.82万美元!涨了42%——这可不是涨几毛钱的菜价,这是动辄十几万美元的汽车啊!根据埃德蒙兹汽车网的调查,大多数美国人觉得“能接受的新车价”是3.5万美元——这不就和老板画的大饼一样,看着美,吃不着?

举个例子,2016年买辆丰田凯美瑞,落地3万美元出头,现在同款可能要4.2万,还得加价提车。更别提那些豪华品牌,宝马、奔驰起步价直接飙到5万、6万美元。普通人月薪5000美元(折人民币四五万),除去房租、水电、娃的学费,攒钱买车基本等于白日做梦。

通胀猛如虎:钱袋子缩水,车价却上天

美国GDP从18.8万亿涨到29.18万亿,听着挺提气,但老百姓兜里的钱真未必同步增长。2016年人均GDP 5.82万美元,2024年涨到8.55万——表面涨了46%,实际购买力呢? 可能还不如8年前!油价涨、食品涨、连理发都涨价,唯独工资像蜗牛爬。这么一来,汽车这种大件消费首当其冲被砍掉。

有人会问:“美国人不是买车靠贷款吗?”问题更扎心了——利率涨得比车价还疯!2024年美国汽车贷款利率普遍飙到7%以上,2016年才3%-4%。这意味着买辆4万美元的车,月供可能多掏好几百美元,谁受得了?

人口涨了,车市反冷:饱和还是另有隐情?

2016年美国人口3.23亿,2024年涨到3.41亿,按说人多了买车需求也该涨。但现实是,家家户户基本该有的早有了。20年前,没车寸步难行,现在郊区通地铁、城里打车软件一叫,年轻人对买车这事越来越佛系。

而且别忘了,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早就“卷”到头了——2016年每千人约800辆车,2024年变化不大。换句话说,车市早就从“增量市场”变成“存量搏杀”,大家不是不想买车,而是换车周期拉长、预算砍半,车企想多赚钱,门儿都没有。

GDP和汽车销量“倒挂”:繁荣假象?

按常理,GDP涨、收入涨、汽车销量也该跟着涨,可美国这波操作彻底颠覆认知。根源在哪?表面是车价高、利率高,深层是GDP增长靠通胀撑场面,老百姓生活成本却实打实加重。

举个直观点的例子:2016年买辆新车花3.4万,2024年得掏4.8万,多花的1.4万够付半年房租。GDP看着涨得欢,实际工资涨幅跑不过通胀,买车的钱自然被生活开支“吸干”。再加上美联储一轮轮加息,贷款成本飙升,买车彻底成了奢侈品。

车企的算盘Vs消费者的账单

车企也不是傻子,车价涨是因为成本涨——芯片、原材料全在涨价,人工费也涨。但消费者可不吃这套:“你是赚疯了,我钱包瘪了!”结果是,车企销量下滑,但单车利润高了,表面看财报挺好看,实际上市场份额在缩水。

更绝的是,不少美国人干脆放弃新车,转投二手车怀抱。2024年美国二手车市场反而逆势增长——便宜啊!一辆准新车折价30%-40%,年轻人更乐意“花小钱办大事”。

写在最后

GDP再高,买不起车的老百姓也只能望车兴叹。 经济数据好看顶个啥用,生活成本涨得比兔子还快,工资像乌龟原地爬,最后吃亏的永远是普通人。

(结尾)当一辆车变成遥不可及的“奢饰品”,再漂亮的GDP数字,也不过是一纸空谈。

0 阅读:0

清风的说车日记

简介:电车油车都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