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短命”的皇后:只当1个月就被废黜!只因处罚一个老宫女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6-08 21:55:15
前言

近日,我们陆续探讨了明朝的皇后生涯,每位皇后都有着独特的人生轨迹。

如张皇后,其为明朝首位一夫一妻的皇后;再者,如不幸在权力斗争中丧生的杭皇后,尽管荣登后位,死后亦未能保全陵寝,更有与皇帝共度艰难的钱皇后等。

而这些皇后的地位相对稳定,但是有一位皇后,仅在位一个月便遭废黜,堪称明朝最冤枉的皇后—吴皇后,史称“吴废后”。

那么,吴皇后究竟因何被废?答案是因为惩罚了一名年长的宫女。

吴皇后

明宪宗首任皇后吴氏,乃顺天府(今北京市)人士,身世显赫出自将门名第,其父吴俊官拜羽林前卫指挥使,兄长吴瑛亦任职于羽林卫指挥使,舅父孙镗更是声名显赫,曾在平定大太监曹吉祥的叛乱中挽救明英宗生命,因而荣获怀宁侯爵位,统领禁军中的三千营。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熏陶之下,吴氏自幼便培养出坚毅果敢的性格,自尊心极强不容他人对其有丝毫轻视。

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太子朱见深因沉溺于比其年长17岁的贴身宫女万贞儿,招致明英宗的不满,为助太子“收心”,于是明英宗决定将功臣孙镗的外甥女吴氏选入宫中,作为太子的妃嫔,并在临终之际嘱咐朱见深册立吴氏为皇后。

翌年初,明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遵照先皇遗命册立吴氏为皇后,此时,吴皇后尚且年方十六七岁。

尽管吴皇后年纪尚轻,但自成为皇后之日起,便着手整顿六宫事宜,不断强调自身地位与权威。

而不久之后,吴皇后却尴尬地意识到,皇帝对她并无深厚感情,反而依然痴迷于老宫女万贞儿

吴皇后正值青春韶华,难以忍受独守空房的寂寞,一旦遭到皇帝冷落,内心自然充满怨愤。

更为严重的是,万贞儿倚仗皇帝的宠爱,横行霸道多次冒犯吴皇后,令前者目睹种种行径后,对其恨之入骨。

皇后遭罢免,命运弄转

吴氏在一段时间后,终于找到了打击报复万贞儿的良机。

身为皇后,吴氏自然有权行使惩罚宫女的权力,当她察觉到万贞儿存在某种轻微过错之时,她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严酷的杖责。

而作为皇帝宠幸的女性,万贞儿又怎能承受这般屈辱呢?

因此,她怒不可遏地向朱见深申诉,控诉皇后的残暴行为。

作为皇帝,朱见深又岂能坐视自己心爱的女人遭受如此待遇?

于是,他亲自前往吴氏的寝殿,当着万贞儿的面,对吴氏施以严厉的杖责,甚至扬言要废黜吴氏。

废后找理由

而废后之事须要有充足的理由方可进行,岂可仅因一名妃嫔之故而枉废后?因而皇帝选择找寻一位替罪羊——这位便是资历深厚、尽人皆知的老太监。

老太监对皇帝禀告道:“当初皇帝陛下册封太子妃之时,所选定之人并非吴氏,乃是由于吴氏之父在其中有所舞弊行为,通过行贿等手段,方得以伪造先皇遗旨,使吴氏最终得以登上皇后宝座。”

明宪宗将这份证言呈交给了两位太后,钱太后对此表示反对,认为不应废后;

而周太后却因过去曾对钱氏在明英宗生前受到宠幸心怀嫉妒,为了彰显自身在后宫中的权威地位,她与钱太后意见相左,坚决支持其子废后。

最终,钱太后亦无能为力,只得顺应这对母子的意愿。

明宪宗一旦获得许可,立即发布了三份诏书向全国宣告废黜皇后:“先帝为朕精心挑选贤良淑德的女子作为皇后,已经确定为王氏,并将其养育在别宫等待合适的时机。

而太监牛玉却擅自将已被淘汰的吴氏再次推荐至太后面前。

册立大典完成之后,朕发现吴氏举止轻浮,礼仪规矩粗疏无度,其品德并不足以胜任皇后之位。经过深入调查,方得知原来她并非预先选定之人。

因此,朕不得不请求太后批准,将吴氏废黜并安置在别宫之中。”

可怜的吴氏仅仅在皇后之位上度过了一个月左右,便被废黜并幽禁在冷宫中,同时册立王氏为皇后,万氏为贵妃。

此后,年仅16岁的吴氏只能在寒冷孤寂的西宫中度过余生。

在冷宫中度过了长达20多年的岁月,直至明宪宗驾崩后,明孝宗即位。

明孝宗感激当年在万贵妃追杀之下,幸亏有吴废后的庇护才得以保全性命,因此在他登基之后,便将吴废后从冷宫中接出,让她安度晚年。

尽管无法违背先帝的决定,无法恢复吴氏的太后尊荣,但至少吴氏能够安然无恙地度过余生,直至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安详离世享年约莫60岁。

结语

通过了解吴氏的经历,我们洞见了明代皇后遭逢的哀婉境遇,深入体验了命运的冷酷与女性尊严的岌岌可危。

面对这样的历史典故,尽管我们未必能全然感同身受其所带来的痛楚,但至少应当铭记那些被遗忘的声音,使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永恒的痕迹。

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深刻领悟,即使在当今社会,女性仍需为自身争取应得的尊重与权益。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