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时间,3233.3亿美元到3610.32亿美元——这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增长轨迹。当特朗普看到2024年最新数据时,比吃进去一只苍蝇还难受。美国财政部统计显示,从2018到2024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扩大近四百亿美元。这组数字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华盛顿的神经。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显然无法容忍账面持续“赤字”。2月初,白宫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三天后,另一记重拳砸向全球钢铝市场:美国将对所有进口钢材征税。这两项政策看似孤立,实则直指中国命脉。
钢铝行业成为焦点绝非偶然。中国占据全球钢铝产量的半壁江山,产业链完整度令各国望尘莫及。尽管对美直接出口量有限,但加拿大、墨西哥等美国邻国大量进口中国钢铝材料。白宫的逻辑很简单:通过抬高所有进口钢材成本,倒逼各国与中国脱钩。

当美国海关开始清点中国货轮时,三十多家中国名企的班机正降落在哈萨克斯坦。这场由中国贸促会牵头的投资行动,选择在反制关税生效当天启动。原油、液化天然气、农业机械——这些被中方加税的美国商品清单旁,同步出现的是中企在哈国建厂的全产业链规划。
更精妙的是布局节奏。美国钢铝企业股价因关税政策暴涨时,中国钢企已悄然转向中东、欧洲市场。这种错位竞争背后藏着现实考量:既然美国想截断传统贸易通道,那就开辟新战场。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二。

特朗普的关税工具箱里装着两把扳手。第一把用来拧紧美元回流阀门,第二把试图修复美国产业齿轮。世纪铝业和纽柯公司的股价飘红印证了短期效果,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并未因此逆转。相反,中国对美能源产品加税,直接击中了页岩气革命后的新兴增长点。

这场较量暴露出全球经济治理的深层裂痕。当美国执着于“谁赚得多”的零和博弈时,中企正在哈萨克斯坦的工厂里调试设备。这种反差让人想起二十年前的美国——那时它还是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如今角色互换,或许正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