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鄢旧事钩沉之天喜楼传说

甄瑜聊小说 2024-04-30 17:42:44

这篇文章是老爸写的,我帮他修改了一些。他现在已经七十五六了,也不会弄电脑,我就发在这吧。

我的家乡湖北天门干驿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最早的古镇之一。几千年前朝旧历中,天门一百一十多名进士,其中一半出自干驿镇。民谣有唱:

“五里三状元,一巷两尚书。对面一天官,座后一祭酒,挂角有都堂,五代皆进士,父子两鼎甲。”

这说的就是干驿镇的人才名录。曾祖父鄢立中光绪年间供职太学院,在这文星璀璨的古镇,却也不能进入被唱诵之列。

既然有许多乡党行走于庙堂之高,干驿镇也就自然有很多有趣的典故和传说。今天说说天喜楼。

光绪25年之后,凡有官员路过干驿镇这弹丸之地,途经李氏酒楼,却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通过。为何如此?因为李氏酒楼二楼,有一块慈禧太后亲笔题词匾阁--天喜楼。说起这个典故,得先说光绪十五年干驿镇进士周树模。

周树模(1860-1925),字少朴,号沈观。光绪十五年进士,官至黑龙江巡抚,兼任中俄勘界大臣。曾与俄国谈判勘测边界,订立《中俄满洲里界约》。辛亥革命后任民国中央政府平政院院长;后屡请其出任国务院总理,均为其婉谢。著有《谏垣奏稿》、《周中丞(少朴)抚江奏稿》 等。

周是有气节的人,1915年袁世凯准备称帝,封周为中卿,愤然不受。当然这是后话。

却说周在清朝当差,有一天照例上朝,议完公事,慈禧太后问他前些日子回乡省亲的见闻。周一一回禀了,又说:老佛爷,这次回去,下官带来一名家厨李天喜,他以做鱼闻名乡梓。

慈禧太后听了哂然一笑说,会做鱼有什么稀奇?

慈溪太后说这话,当然是有底气的,她平日骄奢淫逸,穷奢极侈,在饮食方面那更是食不厌精,算第一流美食家,至于吃鱼,当然也有品鉴的水平。

《微香缥缈录》有记载,慈禧太后去奉天祭祖,走的是专门修建的京奉铁路,坐的是十六节明黄的专列。途经白河,有官员送上鲫鱼。御膳房做好后呈上去,却被慈禧退回,让加豆腐来炖。加完豆腐的鲫鱼鲜美无比。吃完鲫鱼,又用鲫鱼腮骨算命。显然是吃鱼行家。

慈禧太后喜欢吃鲤鱼,特别爱吃金色的,每次都是宫女三净手,帮她剔除鱼骨来吃。却有一次,宫女百密一疏,慈禧被鱼骨刺了喉咙,从此以后再没吃鱼。

所以,周树模说有一名会做鱼的家厨,慈禧太后显然觉得这个话题太过平淡。周树模又说,我这个家厨,不但鱼做的好,而且,他做的鱼,是没有骨头的。

这一说,慈禧太后有了点兴致,问,哦,怎么个没有骨头啊?擅长整鱼剔鱼刺不成?过些日子,倒可以宣他进来,做些鱼羮,让孤尝尝周爱卿家乡的滋味。

本来以为说说算了,可没过几天,御膳房却让周树模带李天喜进宫做鱼。

进宫路上,周树模心情忐忑,他侧头看李天喜,却见这位眉清目秀的家厨,气定神闲,一脸从容之色。

李天喜在宫里做了菜。午膳时候被端上去了,一开始慈禧太后并未注意。为啥呢?因为她每餐要吃一百零八道菜呢,今天午膳又有她爱吃的烤乳猪,樱桃肉,茯苓饼。吃到一半的时候,她才看到一个清汤小碗里盛着几只雪白的丸子,上面飘着一些葱花和香菜末。便尝了一只丸子,觉得这丸子鲜香扑鼻,滑嫩爽口,吃起来满嘴鱼鲜味道,看起来却像汤圆。不禁又吃了两枚,高兴起来,问旁边的伺膳太监:这个丸子以前怎么没呈上来过?这个菜叫什么名字啊?伺膳的太监答道:老佛爷,这道菜名字叫鸡汤汆鱼丸,是周树模家家厨所做。这一说,慈禧太后便想起来了,这就是周树模所说的那道没有鱼骨头的鱼菜。便问,这菜是如何烹饪的?这一问,伺膳太监紧张了,忙跪在地上说自己也不知道。慈禧太后那天心情不错,便说,你把那厨子宣进来我问问。

李天喜跪在那,报了自己姓名,不敢抬头。慈禧太后问,你这道菜是怎么做的?李天喜答,回禀太后,这道菜名叫鸡汤汆鱼丸。食材主要有两种,一是鸡肉,需选一年左右母鸡。二是鱼,选的是四川雅安的雅鱼。慈禧问,为什么只能选一年左右的母鸡?李天喜回答,公鸡肉适合爆炒,母鸡肉适合熬汤,一年过后的母鸡下蛋太多,肉质不够鲜美。至于鱼,我看了御厨房的贡品,这雅安的雅鱼,和我们湖北家乡的大头鱼较为类似,但肉质更细嫩。

怎么做的呢?慈禧太后问。

熬鸡汤前要把鸡斩好过三道清水三道热水,去掉血气,再用陶罐慢熬三个时辰。只加生姜一块,其余作料都不加,中途不得添水。熬好后静置半个时辰舀出汆鱼丸,太凉了也不行。

鱼丸选2斤左右雅鱼,去掉鱼大骨,去掉红肉,尖刀刮出鱼绒做成。

慈禧太后这才知道,周天模说的没有鱼骨的鱼,原来是这,这是她没有吃过的鱼菜,以前也吃鱼,也有太监把鱼刺剔好,但总不及这样色香味俱佳。便很高兴问李天喜,这是你最拿手的菜吗?李天喜说,回禀老佛爷,这道菜是小厨家主人周大人最爱吃的,却不是小厨自认为做的最好一道。小人自认为做得最好的菜是蒸茼蒿。

蒸茼蒿?慈禧一听也没吃过啊。不由笑起来说,那你也别忙着回去了,明日把那蒸茼蒿做出来我尝尝。

慈禧又说,你得菜做得不错,可想着去开个酒楼啊?李天喜说,小人伺候好了周大人,就想着回去开个天喜酒楼呢。慈禧笑着说,原本我想赏你几百两银子的,你看是要银子呢还是我给你写个天喜楼的匾?

李天喜磕头谢恩,说,老佛爷的字是无价之宝,小人虽然愚钝,但这天差地别还分得清。慈禧大笑,吩咐太监伺候好笔墨,就给这个幸运的厨子写了天喜楼三个字。

过了两年,李天喜回到天门干驿镇,盖起了天喜酒楼,把慈禧太后所写“天喜楼”三个字的匾阁挂在酒楼的二楼门庭屋檐之上。天喜楼的招牌菜,有荤三蒸:蒸甲鱼,蒸鳝鱼,蒸乌鱼,都是独特的炮蒸做法,还有素三蒸,蒸萝卜丝,蒸藕,蒸茼蒿。一时生意兴隆,宾客满堂。

抗战期间,国民党军128师王劲哉部驻防沔阳(今仙桃市)、监利和潜江等县,其384旅古鼎新部驻防襄北天门县的干驿镇、马湾镇和汉川县田二河镇等沉湖周边一带。

因故鼎新要投日,1942年农历腊月初六、初八(公历1943年1月11日与13日)两晚,王师所辖李德新率一营兵力实施焦土行动,对古镇干驿两次纵火焚烧,目的是让古旅失去养兵的经济基础。文史学者胡德盛在《国军128师火烧乾驿小考》一文中这样描述:“烧毁民房六百余栋,下街胡月甫家的轧花铺、金德鑫、张宝盛(疋头店)、罗宝兴(银匠铺)等二十余家大商号化为灰烬”,充满传说色彩的天喜楼,也在这两场大火中被付之一炬。

如今,时代变迁,天喜楼也慢慢退去光环,变成了一家模样平凡但菜品仍然上乘的酒楼。

0 阅读:0

甄瑜聊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