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最大纵距28公里,最大横距27公里,总面积496.9平方公里。据史志考证,秦厝县比今县境面积大。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今清河境属厝、清阳、信成三县辖,属清河郡。西晋,于古厝城西南3.5公里置清河县,省清阳、厝、信成三县入清河县(包括今南宫、故城、临西部分县境)比今清河县境面积大。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清河县改称武城县,原清河县析清阳县后改称贝邱县。隋,开皇六年(586年)改武城县为清河县(今故城县南部部分村庄属清河境)。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省清阳县入清河县,县境域一直延续至1940年。
1940年7月,新建清江县。将王(王官庄)高(高村)路以西王城后、牛城后、后吴庄、前吴庄、塔坊、寨子、韩村、贾庄、张井、花井、杨庙、三官庄、七菜园、小简庄、大简庄、楼官庄、大寨村、王庄、王什庄、岳庄、花园、茶店、陈村、西王官庄、后丁村、中丁村、前丁村、王二庄、大堤村、杜村、葛村、四家务、郝村、张村、杨家庄、刘村、侯村、尚洼、范村、后倪村、前倪村、徐店、孙洼、丁龙、秦洼、梁魏洼、纪洼、后栾洼、前栾洼、毕洼、白佛庄、于庄、后苏堂、前苏堂、三十里庄、青龙庄、孟庄、孙庄、扁担王、魏路口、左庄、赵庄、范老庄、田庄、李姑娘庄、王洼、史庄、落沙口、马屯、大辛庄、刘庄、后食店、中食店、前食店、小辛店、李官庄、后儒林、前儒林、王官庄、小屯、董铺、张铺、侯铺,计83个村庄归清江县。 ’’·
1942年10月,新建宏毅县。将清江县六区的孙洼、梁魏洼、纪洼、毕洼、王洼、前栾洼、后栾洼、徐店、丁龙、前倪、后倪、侯村、范村、刘村、张村、葛村、杜村、郝村、四家务、杨庄、前丁、中丁、后丁、王二庄、大堤、西小官、孙庄、于庄、三十里、前苏、后苏、白佛庄、青龙庄、左庄、赵庄、扁担王、范老庄、南田庄、秦洼、孟庄40个村庄和清河县四区的邵店、邵庄、二哥营、南焦庄4个村庄,共计44个村划入宏毅县第五区。
1944年7月垂杨县撤销,原垂杨县徐马寨区所辖崔村、营里、巩洼、东马古庄、姚村、董家庙、马家庄、悬空、东王排、西王排、马二庄、石屯、安子窝、翟古寨、东密井、西密井、三官屯、鲁义寨、陶家屯、徐马寨、青杨寨、张家庄、王家庄、袁家村、万户庄、南小六、北小六、周家村、前双炉、和生店、西康、范老寨、后双炉、唐家庄、攸家寨、董家村、李家村、王二庄、马河崖、孙家庄、西马古庄,计41个村庄划为清河县第六区。
1945年11月2日,清江县、宏毅县撤销,原属清河县的83个村庄重归清河县管辖。
1946年1月,清河县徐马寨41个村庄划归南宫县。
1958年11月,清河县并入南宫县。
1961年5月23日,恢复清河县建制,并将南宫县段芦头、王门庄、侯町、前紫冢、徐马家寨、董家庙6个公社划为清河。1962年段芦头、王门庄、侯町、前紫仲、徐马寨、董家庙6个公社归属南宫县。清河县境至今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