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步兵部队的装甲车辆就行进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履带式装甲车和轮式装甲车。就性能而讲,二者各有优劣。履带式车辆的越野性能好,更适合在基础设施很差劲,道路路况不行的地区使用。此外履带式底盘的承重好,对地面压强小,可以加厚装甲加大车重,以实现更好的装甲防护能力。轮式装甲车则在公路上的行军速度快,而且行程也远(一般是履带式装甲车的两倍左右了),在公路行军时轮式车辆可以自主行进一般不需要运送履带式装甲车辆的那个平板货车。轮式装甲车很多技术比如柴油机等一般和重型柴油卡车等是通用的,所以成本低更适合大量生产等等。
各大军事强国的装甲部队一般是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辆并重的,履带式装甲车的“风头”更强劲一些。但这些年,轮式装甲车因为行军速度快能快速反应和部署也开始受到重视了比如美军组建了大量使用轮式装甲车的斯特瑞克/斯崔克部队。
苏联时代非常重视陆军部队的机械化,在二战以后研制了很多步兵用的装甲车辆。再加上苏联特别强大的军事工业生产能力,它们都有堪称“海量”的产量和保有量了。这其中,当然是履带式的BMP系列数量最多,风头最盛了。优势显著,缺点也很突出的苏联/俄罗斯BMP系列步兵战车,它们产量很大保有量也特别多,至今很多国家仍在使用中。然后才是轮式的装甲车BTR系列。
其实苏联研制轮式装甲车的时间比履带式的更早,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而且早期的产品还受到“二战”车辆风格的影响。二战中就有运输步兵的“装甲输送车”了,但是二战在打用“综合国力”拼命的“世界大战”,欧美各国的军事资源在陆军方面要优先用在各种坦克上,装甲车只能尽可能“节省成本”了,它们有轮式的、有履带式的还有半轮半履带式的。车辆的装甲当然也是“能省就省”,比如很多车辆的载员舱是没有车顶的“敞篷车”了。
苏联在二战后初期研制的轮式装甲车就受到了“二战”车辆的影响了。早期型号比如BTR-40、BTR-50和BTR-152上面都有很多重型柴油机卡车的影子——或许就是借助柴油机卡车底盘设计的。这些车辆在50年代中后期曾经参加过一些低烈度的“军事”行动比如处理匈牙利事件,在行动中难免要参与城市巷战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敞篷容易受到高层建筑物火力袭击损失比较大等。
于是,苏联军工部门不得不研制新型的轮式装甲车辆,这就是一脉相承的BTR-60/70/80系列了。说它们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的样子长得差不多,而且结构也大同小异等。
BTR-60是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它一开始也是敞着车顶的,但很快就加了车顶盖了增强了载员的防护。但是它的设计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没有设计车体侧门或者“尾门”,车载步兵想上下车只能从车顶进去很不方便。武器也比较薄弱,一开始只是7.62毫米机枪,后来才换成了12.7毫米机枪。接下来,在70年代,苏联研制出了BTR-70,它战斗全重11.5吨(从重量来看,装甲防护不怎么样了),乘员3人,载员8人。它的公路最大时速80千米/小时,水上最大时速10千米/小时等。然后它在车体侧面开了一个侧门,但是侧门比较小上下车还是不方便了。
BTR-70装甲车的生产装备时间并不长,因为很快它的改进型就出来了。这就是BTR系列中产量比较大,现在保有量也比较多的BTR-80型轮式装甲车了。BTR-80轮式装甲车,长7.65米、宽2.9米、高2.35米,战斗全重达到了13.6吨(和BMP-1步兵战车差不多了)。它是8*8轮式驱动的,动力为一台260马力的柴油机。它的最大公路时速仍然为80千米/小时,在水上浮渡仍然为1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600千米等,能够越过2米宽的壕沟和0.5米高的高墙等等。
因为只是定位为装甲人员输送车,所以BTR-80的火力并不算强大。它有一个单人炮塔(确切说应该是“机枪塔”)然后里面有一挺14.5毫米重机枪和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了。那个14.5毫米重机枪的最大射程不过2000米左右了。它的火力当然比BMP系列步兵战车差远了。
然后,BTR-80也是在车体侧面开了一个侧门,只不过,它的侧门是向下开启的,虽然比BTR-70的稍微大一点儿,但上下车还是不方便。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BTR系列装甲车的发动机都是后置的,苏联设计师偏爱这么设计,他们觉得这样车体前后重量比较平衡,有利于水上浮渡,然后这么设计就可以把车体设计得紧凑而且低矮了。但是这样设计也有一个很大的不好处,那就是没法设计尾门,人员下车很不方便了。三种前期的BTR轮式装甲车都在车头正面有两个大玻璃窗子,就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一样了。我国的92式轮式装甲车(又叫WZ551)也有这样的设计。这样虽然有利于驾驶员的视野,但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够安全了,即使挡风玻璃前边还有两个盖板因为盖板并不厚啊。现在的新式装甲车已经不再开前窗户了,驾驶员只依靠潜望镜对外观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保留了不少BTR-80型轮式装甲车。同时也意识到了BTR-80存在的不足,对它进行了一番改进,这就是BTR-82型轮式装甲车。BTR-82和BTR-80的底盘结构基本还是一样的,但是火力大大加强了。它不再用重机枪了,而是换上了一门30毫米机关炮。它的发动机功率达到了300马力,全重也达到了15吨了,机动性和防护能力都有所提高。
除了火力加强了发动机功率加大了以外,BTR-82与BTR-80相比基本结构还是一样的,所以性能的提升还是很有限。特别是BTR-82的战斗全重也不过15吨,防护能力也没有提升多少。
俄军当然不会满足于这样“小修小补”的装备,于是要求兵工厂研制新的轮式装甲车。于是,最后一种BTR装甲车——BTR-90就“问世”了。
因为还叫“BTR”,所以BTR-90和前面几种装甲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它的发动机还是后置的只能开侧门没法开后门。但是,它的外形上和前面哪几种BTR装甲车又有了很大不同了。它的前部装甲使用了大角度的倾斜装甲射击,再也没有那两个大大的车窗了,这对于提高车辆的防护力有很大的意义啊。
BTR-90轮式装甲车的火力很猛啊,它安装了一个像BMP-2步兵战车那样的炮塔,炮塔里面有一门30毫米速射机关炮、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炮塔上面经常架一挺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炮塔两边还经常加挂4枚“竞赛”反坦克导弹等——武装到了“牙齿”了。
BTR-90轮式装甲车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提高,比如它的柴油机功率提升到了500马力,公路最大速度达到了10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达到了800千米。它的装甲是用高硬度装甲钢制造的,还能在外面加装附加装甲,这样它能有效防御30毫米以下的各种小口径枪弹、炮弹的射击了。当然,防护力大大提升了以后,它的车重也超过20吨了。
但必须说一下的是,BTR-90装甲车仍然有前面几种BTR装甲车的缺点:比如发动机后置没有后门还是只能开侧门,人员上下车很不方便。车内空间狭小,乘坐不舒服,人员还是宁愿要坐车顶等,此外它的电子设备也不算先进,信息化水平不高啊。
在2015年的红场阅兵式上,俄军展示了一款新型轮式装甲车——它的车体比较高大,而且发动机是前置的。然后,它就不用开侧门,可以开“后门”了,乘坐更舒适,上下车也更方便了。它的装备和履带式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是一样的告别传统的“BMP”风格,介绍一下俄罗斯最新的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这种轮式装甲车从外形上看更接近于欧美国家的轮式装甲车,俄罗斯称这种装甲车为“回旋镖”,再也不用“BTR”来称呼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