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秘籍:哪吒娘的心态,儿子是宝不管仙魔

爱宝时光铺 2025-04-09 14:51:23

吃完晚饭,大伯母又开始唉声叹气:“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多争气,再看看我的儿子……”每次家人聚在一起,总有几个大人喜欢拿孩子们来比较,结果换来的只有堂哥那阴沉的小脸,把一桌子的欢乐气氛搞得乌烟瘴气。

堂哥是个很好的小伙子,学习成绩优秀,个性也颇为讨喜,可他的世界里,总被父母的“别人家孩子”所覆盖。

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了《哪吒》里的经典台词:“不在乎你是魔是仙,只在乎你是娘的儿。”

不要比较

还记得小时候,堂哥总是被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

“你看你弯弯才几岁就比你高,成绩也没你好……”大伯母一边说,一边用叹气来表达对堂哥的不满。

相比之下,我长得高,被嘲笑“矮个子”的堂哥承受了不少心理压力。

初中时,有一次,我和堂哥坐在一起吃饭,伯伯一边开玩笑说:“看弯弯这身高,以后堂哥就叫你姐姐吧。

堂哥脸一红,沉默了半天。

从那以后,他变得越来越内向。

不久前,他甚至直接告诉大伯:“再提结婚的事,我宁愿躲在出租屋里,也不回家过年。”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喜欢把他们拿来比较,好像这样就能激励孩子进步。

殊不知,这种比较只会带来伤害,让孩子丧失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给予他们接纳和认同,而不是比较,才能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不要胁迫

邻居的一位妈妈工作调整,不得不把两个小孩暂时交给老人照顾。

特别是弟弟,以前只要外婆抱,现在怎么也离不开奶奶。

“乖乖,听话不吵奶奶,奶奶就能打牌挣钱给你买好吃的。”外婆半开玩笑地劝道。

3岁半的姐姐一听,更加紧紧抱住奶奶的脖子,哭得停不下来。

很多家长习惯用威胁让孩子听话:“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短期内,似乎有效,但长期来看,这只会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

兰妈的女儿曾经被奶奶威胁说:“你不听话,奶奶就不喜欢你了。”即使只是玩笑,孩子却很认真,结果不仅没有和奶奶亲近,反而更加依赖妈妈。

家长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用戏虐或胁迫的话语。

对孩子真正的爱护和关怀,才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安全感和自信。

不要敷衍

我有个亲戚,他的儿子特别挑食,只吃肉不吃饭,结果成了个小胖墩。

而且,这孩子还特别黏妈妈,妈妈不喂就不吃饭,爸爸妈妈出门打工,他哭闹不止。

大家劝他说,妈妈挣钱回来,可以给他买好吃的,可孩子就是不撒手。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尤其重要。

物质满足远比不上父母的爱和陪伴。

当孩子一找你,你就用钱打发,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和父母的情感也许就真的是“买来的”。

曾经有一个同事,小时候父母忙于生意,很少陪他,父母用钱补偿他的需求。

但长大后,他对父母的冷漠,让父母感到失落。

不是因为物质的不足,而是情感的缺席。

所以,真正的爱是陪伴。

放下手头的工作和手机,听听孩子的心声,陪他们去想去的地方,和孩子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

不要嘴硬

有些父母觉得对孩子说的话不用太客气,孩子会理解,“我是你父母,做什么也是为你好。”但实际上,这些语言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

记得朋友小丽,她从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这丫头片子,早晚是别人家的。”“你有什么用,就你这样早晚被婆家扫地出门。”这些话深深刺伤了小丽的心,她从小心翼翼,不敢违背父母的安排。

直到小丽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一次她的女儿在街上被欺负,小丽忽然变得强硬起来,对孩子说:“妈妈会一直保护你。”她还对公婆和父母说:“不许再用那些伤人的话!”从那以后,小丽的女儿对她满脸崇拜,总是求助妈妈。

一句暖心的话,比千万句批评更有力量。

这句话传递的爱和理解,才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

不要嫌弃

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永远是你的孩子,这一点不会改变。

有一个故事,一个朋友的父亲要办六十大寿,但却嫌儿子不懂事、不争气,不愿意让他出头。

儿子无奈说:“我可以办,但需要你的支持。”父亲却一脸嫌弃:“你怕什么,亲妹妹和妹夫都懂。”

这样的偏心和歧视只会让孩子心寒。

养育子女,要懂得接纳孩子的不足,给他们信心和支持。“你是我的孩子,不管你是仙魔,我都爱你。”这是最真的情感,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结尾:

养育孩子需要耐心和爱,但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接受孩子的本来面貌,不去苛求,不去比较,不去胁迫。

就像哪吒的妈妈一样,她的唯一信念是: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无条件地爱你。

这种爱,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

在这片土壤中,孩子们无论是仙是魔,无论成绩如何,只要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已经足够。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会因为这样的心态,变得温暖而有意义。

那么,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分享的心得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为孩子的成长共出一份力。

0 阅读:4

爱宝时光铺

简介:聚焦宝宝成长,一站式育儿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