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三姐"到人生赢家,黄婉秋的传奇爱情

娱报特工 2025-03-27 08:40:49

1943年,黄婉秋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百货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家中八个孩子让生活捉襟见肘。但这个小姑娘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4岁就能自编自演歌舞节目。

1956年,13岁的黄婉秋做了一件让父母震惊的事——她偷偷报考了桂剧团。当时剧团要求报考者必须小学毕业,而她才上五年级。但这个倔强的女孩硬是冲上舞台,用一段即兴表演征服了考官,成为桂剧团破格录取的学员。

"那时候'戏子'在社会上地位很低,父母坚决反对。"黄婉秋后来回忆道。但她坚持自己的选择,每天苦练基本功。为了练好花旦的兰花指,她用布条绑住手指,忍受着剧痛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5岁时她已能担纲《西厢记》《打金枝》等大戏的主角。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59年。广西举办歌剧《刘三姐》大会演,黄婉秋代表桂剧团参加。原本只是配角的她,因原定女主角不符合要求,被导演苏里一眼相中。"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活脱脱就是刘三姐!"导演后来回忆说。

电影拍摄历时一年多。从戏曲舞台到电影镜头,黄婉秋面临着全新挑战。她不会游泳,却要完成江上对歌的戏份;没有专业唱功,全靠傅锦华后期配音。但她的表演浑然天成,《刘三姐》上映后引发观影狂潮,在新加坡连续放映240天,马来西亚将其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

"那时候收到观众来信要用麻袋装。"黄婉秋回忆道。一位影迷看了99遍电影,每看一遍就写一篇心得寄给她。月薪从9元涨到50多元,这个不到20岁的姑娘成了那个年代最耀眼的明星。

好景不长。特殊年代来临,黄婉秋因"宣扬封资修"被批斗、游街,甚至有人扬言要枪毙她。下放农村劳动改造的15年里,她多次想结束生命,直到遇见小她6岁的何有才。

当时人人避她不及,只有何有才敢公开关心她。"她没做错什么,我就要对她好,有没有前途无所谓。"这个年轻演员的话让黄婉秋重燃希望。1972年,两人冲破阻力结婚,开始了"先结婚后恋爱"的生活。

改革开放后,黄婉秋迎来事业第二春。她担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主演多部影视剧,更将全部心血投入培养"刘三姐"接班人。如今79岁高龄的她,带着女儿、外孙女同台演出,让"刘三姐"精神代代相传。

"有人一辈子拍无数戏都难被记住,我一个'刘三姐'就够吃一辈子了。"黄婉秋常这样笑谈。但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份"一辈子"的背后,是丈夫何有才半个多世纪的默默守护。从青丝到白发,他们的爱情故事,比银幕上的传奇更加动人。

0 阅读:12

娱报特工

简介:独家揭秘明星趣事,解析绯闻背后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