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皇帝朱由检,正在批阅奏章,莫名地心烦意乱了起来,起身在殿内转起圈,突然间站在一面墙前面,怒喊道:“来人哪,把这面墙给我砸了!”砸开之后,朱由检不禁长叹道:“终于找到了!”
朱由检刚刚进宫时,魏忠贤就进献了四名绝色佳人给他。他本想拒绝,但碍于魏忠贤权倾朝野,自己势单力薄,还不是对 抗的时机。于是,便顺势收下全部纳入后宫。
这四位佳人,可不是等闲之辈,每人身上都戴着特殊的香,要把朱由检迷得神魂颠倒,不曾想被朱由检识破,下令不准再用此香。
此计被识破后,魏忠贤又来了一阴招。
这天晚上,朱由检正批阅奏章,突然闻到一股不对劲的香味,于是命令宦官在便殿内四处寻找香源,自己在也屋内查找,发现在远处殿角处有一丝微弱的光,香气便是从那里散发出来。当即,命令人把墙砸掉。
砸开之后,里面竟然坐着一个小宦官,手里还拿着香。这让朱由检大怒,盘询之后才知道,这个小宦官又是魏忠贤安排的,还称是什么所谓的“宫中旧方”。朱由检见状,禁不住感慨:“父亲和哥哥的死,都与这个宫中旧方脱不了干系。”
魏忠贤一 党为了夺权,害人于无形中,心机用到了这种步数,不由得让朱由检后脊梁发冷。这更坚定了铲除魏忠贤的决定。
朱由检并没有表现出对魏忠贤的厌恶,反而时不时会夸奖和封赏他,渐渐让魏忠贤一众党羽对其放松防备之心,私下里却在收集他大量的罪证,同时,笼络朝中大臣。
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那就阉党内部发生的内讧。
随着崔呈秀的倒台,朝臣们对魏忠贤的不满也越来越明显,罗列了他的十大罪状,每一个都是杀头之罪,证据确凿。
魏忠贤的铁证面前,无从狡辩,只得认罪,请辞回家,但是朱由检并没有打算手下留情。
魏忠贤风光离京之后,朱由检便正式下旨将他的罪行昭告于天下,并贬他到凤阳祖陵管理香火。没出几日,朱由检又下了一道旨,称魏忠贤为亡命之徒,身上带有凶器,随从众多,有叛乱这嫌,命令将其捉拿归案。
此时的魏忠贤正行到阜城附近,得此消息后,痛饮一番后,自缢而亡。
崇祯帝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刚上位,便铲除了朝中大患魏忠贤一众阉党,一心想要实现明朝中兴,但终因他的才能配不上抱负,又过于刚愎自用,终究导致了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