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数字是枯燥、抽象、理性的,而诗歌是生动、形象、感性的,当著名的诗人们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数字会带给诗歌怎样的奇妙情趣呢?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这一名句中的数字,让我们见识了诗仙狂歌痛饮的潇洒;
“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这一名句中的数字,让我们体会到韩愈被贬的愤怒哀怨;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这一名句中的数字,让我们感悟到欧阳修的相思之深。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名句中的数字,让我们领略到苏轼的惜花伤春之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一名句中的数字,加深了我们对岳飞征战之苦的印象;
笔者精心选取了24首妙趣横生的数字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数字带给诗歌的奇妙情趣吧:

一、《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从这首诗转化而来的,请注意,三秋是指三个季节,而不是指三个秋天。
二、《怨郎诗》
汉:卓文君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
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牵。
在这首诗中,西汉才女卓文君巧妙运用数字“一至十、百、千、万”,抒发了昔日夫妻的恩爱与思念,司马相如看后羞愧不已,随即断绝了纳妾的念头。

三、《懊侬歌》其三
南朝民歌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荆州市,一位男子从荆州出发,前往三千三百里之外的江苏扬州,已经走了“一千三”,还剩下“二千”,这首民歌巧妙运用“减法”算术,将出门在外的男子那种归心似箭、祈盼早日与亲人相会的急切心情,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
四、《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七,隋朝著名诗人薛道衡身在江南,他用“才七日”与“已二年”的强烈对比,表达了他度日如年的思乡之情。
五、《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三巴”是古代巴郡、巴东郡、巴西郡的合称,一般是指四川。
在这首诗中,李白重复运用三个“一”、三个“三”这两个数字,奇思妙想地表达了他思念四川江油故乡的悲伤之情。

六、《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被流放夜郎的李白,在走到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了赦免的通知,他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中,李白以空间之远“千里”与时间之短“一日”,作悬殊对比,以突出船行之快,以“两岸猿声”与“万重山”展示李白自己的感受,这些数字的运用,强烈地抒发了李白遇赦后的喜悦、痛快之情。
七《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圣的这首诗对仗精练工整,“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万里船”对“千秋雪”,展示了空间之广、时间之久。杜甫巧用数字描绘了草堂落成之后,在家欣赏春天秀丽明媚景色的欣喜之情。
八、《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宗元被贬柳州时,他的从弟柳宗一陪他度过了一段时间。后来,柳宗一要去湖北江陵,柳宗元写下这首赠别诗。诗中的“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真是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尤其是运用“一身”、“六千里”、“万死”、“十二年”等数字,将柳宗元被贬后的抑郁、怨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九、《宫词二首》其二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朝著名诗人张祜的这首小诗表达了对一位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宫女的深切同情。
诗中的每一句都巧妙地运用了数字,“三千里”写离家距离之远,“二十年”表明入宫时间之久,以“一声”写孤独歌唱,以“双泪”写独自泣下,这些数字清晰、准确、精炼地诉说了宫女的悲惨遭遇。

十、《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情歌王子李商隐在诗的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也运用了数字,乐器中的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足有五十弦。
李商隐用“瑟”的每一弦、每一音节,来表达对美好年华的思念,这该是多么的哀伤、落寞啊!
十一、《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他视诗为生命,为了追求完美境界而绞尽脑汁。这首诗就是他苦吟作诗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这两句诗是我琢磨了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就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十二、《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他就是后来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他的这首诗仿佛是一幅生动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展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抒发了吕岩内心对远离喧嚣、追求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中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指确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无垠和乡村傍晚的恬静安然,给人们留下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十三、《京中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罗隐是个苦命之人,他十举进士而不第,史称“十上不第”,因此他将原名罗横,改为罗隐。
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罗隐长期羁留长安,准备科举考试,这一年的正月初七,既是人日,又逢立春,他急切的盼望着大自然春天的到来,更盼望着自己的科举考试也能迎来春天。
诗的首句“一二三四五六七 ”,全用数字,着实罕见。却也说明罗隐是掰着手指一日一日地数,一天一天地算,道出了他终于盼来春天的欣慰怡悦之情。
十四、《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峤擅长诗文,与苏味道齐名,人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为“文章四友”。
他的这首咏风诗全诗没有出现一个“风”字,却巧妙地运用“三秋叶”、“二月花”、“千尺浪”、“万竿斜”等数字,将风的力量、风的作用精练准确、鲜活传神地表现出来。
十五、《渔父》其一
南唐: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李煜年轻时,因相貌奇特而遭到大哥、太子李弘冀的猜忌,为了避祸,李煜自号“钟隐”,他不问政事、醉心经籍、志在山水,这首诗就是向大哥表明自己无意争位而写下的。
浪花有意来欢迎我,那卷起的浪花仿佛是千万重的飞雪。桃花、李花默默地排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壶美酒,一根钓杆,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

十六《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经典的数字诗,北宋著名的哲学家、诗人邵雍别出心裁地把一到十这十个数字按照顺序与小路、烟村、亭台、鲜花搭配在一起,只用四句、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将他闲适心绪和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展现无余。
十七、《梅花》
宋: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这是北宋名相王安石的一首集句诗,他精心选取了四位诗人的诗句,经过巧妙组合,浑然天成,毫无牵强拼凑的痕迹,可见王安石超群的博闻强记能力和精深的文学修养。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代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为谁零落为谁开”,出自唐代诗人严惮《惜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出自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一年一度一归来”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

十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一片蛙声”、“两三点雨”、“七八个星”,辛弃疾用了这几个数字,将乡村夜晚蛙之喧嚣、星之寥落、雨之轻微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清新传神。
十九、《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元代散曲名家徐再思在这首散曲中,采用重词叠字手法,精心运用数字“一声”、“一点”、“三更”、“十年”、“二老”等,表达了对长期羁旅的孤寂哀怨,抒发了对父母二老的牵挂之情。全曲一咏三叹、回环复沓,让人感慨不已。

二十、《一轮明月满乾坤》
明: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这是吴承恩为《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他精雕细琢地倒叙运用从一到十的数字,描绘了夜色之美。
二十一、《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重复使用“一程”、“一更”这两个数字,突出了出关东巡路途之遥远、天气之恶劣,为抒发思乡思亲的心态做好了铺垫。
二十二、《题画竹》
清:郑燮
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这是郑板桥在一幅画竹上写的一首题画诗,他巧用“一两三”、“四五六”等数字,形神兼备地刻画出竹子清新、疏朗的神态和气韵。

二十三、《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是清朝著名诗人王士祯应朋友邀请,为《秋江独钓图》写的一首题画诗,在这首诗中,他巧妙的连续嵌入九个数字“一”,描写了秋日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快活景象,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贴切而富有情趣。
二十四、《闺怨》
清:黄焕中
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这是一首闺怨诗,也是一首数字诗,清朝著名诗人黄焕中作为爱国将领刘永福的幕僚,投笔从戎20余年,熟谙军情。在这首闺怨诗中,黄焕中构思精巧,他把数字“百、万、八九、二、三、一、五六、七千、半、四、十”等自然而贴切的契合到每句诗中,抒发了一位闺中军嫂的情思哀怨。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24首妙趣横生的数字诗,让我们一起欣赏了数字带给诗歌的奇妙情趣,好友们,您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欢迎您留言补充。
怎么没有郑板桥的《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