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二年(1886年)三月初七,直隶保定府清苑县突发奇案。寡妇王周氏被邻居发现倒毙在豆腐坊主李有福家中,脖颈缠着染血的纺线,身旁翻倒的豆腐筐压碎了她最珍爱的翡翠簪子。现场门窗紧闭,唯一钥匙挂在李有福腰间——这个憨厚汉子当时正在三十里外送豆腐,二十个村人皆可作证。
仵作验尸发现蹊跷:王周氏指甲缝里嵌着半片槐树皮,而李有福院中唯有一株老柳树。更诡异的是,她贴身揣着的《金刚经》扉页,用香灰写着"申时三刻"四个字,这正是其死亡时间。乡邻皆知王周氏与李有福之妻赵氏交好,常来帮忙纺线换豆腐,谁也没想到这会要了她的命。
就在知县孙兆麟焦头烂额之际,县衙卷宗房突发大火。差役拼死抢出的案卷显示,十年间清苑县已有三名妇人死于纺车旁:光绪二年(1876年)的绣娘、光绪七年(1881年)的奶妈,加上如今的王周氏,死者皆手握槐树皮,现场都留有《金刚经》残页。
孙县令发现更惊人的巧合——三起命案均发生在春分后第七日。他乔装成游方郎中暗访,在城隍庙听得香客私语:二十年前,富商周秉礼的侍妾就是被纺车线勒死在槐树下,而王周氏正是周家旧仆。这场跨越两代人的死亡轮回,让整个县城笼罩在恐怖阴影中。
孙兆麟将三案纺线送京检验,刑部老吏认出这是"五毒纺"秘术——用蜈蚣、蝎子、蛇、壁虎、蟾蜍的毒液浸泡丝线。这种源自苗疆的巫蛊之术,遇体温即渗入肌肤,半炷香内可致人癫狂而死。更可怕的是,所有纺线均掺有周家织坊特有的靛蓝染料,而周秉礼早在同治年间就已灭门。
衙役连夜挖开周家祖坟,在侍妾棺木中发现半本染血账册。上面记录着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周家向京城某贝勒府输送"特殊绣品"二十余次。孙县令猛然想起,现任直隶总督的幕僚,正是当年贝勒府管家的儿子。
豆腐郎的不在场证明案件突破口竟在李有福的豆腐筐。孙兆麟发现每个筐底都刻着北斗七星图案,用醋擦拭后显出"甲申年制"字样——这正是光绪十年(1884年)。而李有福自称这些竹筐用了十五年,明显在说谎。
更精妙的设计在豆腐本身。孙县令请来御膳房退休太监辨认,李有福做的豆腐用了宫中秘传的"冻豆腐"技法:白日将豆腐置于地窖冷存,夜间利用冰融化的时间差制造不在场证明。案发当日,他寅时便出发送豆腐,实则中途折返行凶。
孙兆麟在城隍庙上演了一场"阴司审案"。他让衙役假扮判官夜审周家亡魂,暗中在供桌前撒满香灰。当夜子时,果然有人潜入涂抹牌位,留下的鞋印与李有福完全吻合。这个笃信鬼神的汉子,为掩盖二十年前协助周秉礼杀害侍妾的罪行,连续制造了四起"纺车索命"案。
真相大白时,李有福仰天惨笑:"当年周老爷用五毒纺线控制贝勒,如今他们又要灭我的口!"话音未落,他突然七窍流血暴毙——后经查验,其牙槽里早被嵌入了见血封喉的毒囊。这场牵扯皇亲贵胄的惊天黑幕,最终以"流寇作案"结案,唯有那本染血账册,永远留在了孙兆麟的密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