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距离长和集团港口资产交割仅剩72小时,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突然亮出《反垄断法》第26条之剑。这份标注"国市监审字〔2025〕第37号"的审查令,将涉及43个港口的190亿美元交易瞬间冻结。值得关注的是,审查范围不仅包括中国境内关联港口,更罕见援引"域外管辖"原则,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克里斯托瓦尔港纳入监管视野——这在2018年反垄断法修订后尚属首次。(数据来源: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这场监管风暴早有征兆。香港证监会3月15日发布的《特殊资产交易风险提示》,特别强调"涉及战略基础设施的交易需履行额外披露义务";3月20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向国务院递交《关于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变更的风险评估报告》,明确指出"美资控股将导致中国航运成本激增27%"。这些动作构成完整的监管逻辑链:当商业交易触及国家战略安全时,反垄断审查就是新时代的经济国防机制。
二、运河暗战:数字解码地缘博弈巴拿马运河管理局2024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籍货轮全年通行量达1.2万艘次,承运货物总价值相当于当年中美贸易额的18%。其中,67%的锂矿、53%的大豆、41%的机电设备依赖该航道运输。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运河西侧投资建设的科隆自贸区,已形成覆盖32个国家的物流中转网络,年处理能力达800万标准箱。(数据来源:巴拿马运河管理局)
贝莱德集团的收购方案暴露精确打击意图:其拟收购的克里斯托瓦尔港,恰恰控制着科隆自贸区的出海口。根据美国海运委员会(FMC)披露文件,交易完成后该港将对"特定国家船只"征收每标箱350美元的"安全附加费"。这意味中国货轮每年将额外支出42亿美元——正好抵消《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约定的采购增量。这种"以商遏政"的战术,实为对华遏制战略的资本化演绎。
三、法律博弈:穿透"商业自由"的叙事伪装长和集团法律顾问团队曾试图以"交易双方均为境外实体"为由规避审查,但市场监管总局援引《反垄断法》第二条,创造性提出"竞争影响实质联系原则":只要交易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效果,无论主体注册地均具管辖权。这直接击穿其法律防线。(法律依据: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第9号指导性案例)
更具杀伤力的是,审查组引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标准。根据《网络安全法》第31条,港口自动化管理系统、船舶调度数据库等均属保护范畴。而交易文件显示,贝莱德要求获取长和旗下港口近五年全部运营数据——这触及《数据安全法》第36条关于重要数据出境的禁令。法律武器的精准运用,使商业博弈上升到规则制定权之争。
四、资本迷航:李氏家族的三重困境面对监管重压,94岁的李嘉诚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局:
财务困局:长和集团资产负债率已达68%,其中280亿美元债务将于2026年到期。港口出售本是偿债关键,如今交易停滞导致其美元债收益率飙升至14.7%。(数据来源:Bloomberg债券数据)
政治困局:李家在英国的投资组合面临工党上台风险,其在欧洲的1.2万座电信基站正遭遇"国家安全审查"。此时失去中国市场缓冲,家族资本将暴露于双重政治风险中。
传承困局:李泽楷的盈科拓展集团虽声称独立,但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中心项目需要长和的光缆资源支持。若彻底失去内地根基,李氏家族将沦为无根浮萍。
五、替代战略:中国破局的"三链工程"审查行动背后,是中国布局多年的替代方案开始发力:
物流链:尼加拉瓜运河项目已获67亿美元主权贷款,设计通行能力为巴拿马运河的1.6倍,2028年建成后将形成新航运轴心。
技术链: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后,中国船舶实现100%自主导航。2024年上线的"丝路链"物流平台,已实现中欧班列与海运系统的智能联动。
金融链:上海航运交易所推出人民币计价的"航运期货",配合CIPS系统构建独立结算体系。2024年人民币在航运结算中占比达29%,较2020年提升21个百分点。
这些布局形成组合拳,使得任何单一港口的控制权博弈都难以动摇中国物流网络的整体韧性。
六、规则重构:全球治理的"上海时刻"此次审查事件恰逢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改革关键期。中国在2024年提案中明确要求:将基础设施并购纳入全球竞争政策框架,建立"战略资产特别审查机制"。这与美国主导的《OECD跨国公司准则》形成直接对冲。
更深层的规则较量体现在标准制定权。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期发布《智慧港口数据交互规范》,被国际港口协会(IAPH)纳入全球标准候选名录。而美国推动的《海运网络安全框架》因绑定微软Azure云服务遭多国抵制。这种标准之争,实为数字时代物流话语权的卡位战。
结语:大航海时代2.0的文明抉择当贝莱德CEO芬克在纽约总部焦虑刷新股价时,巴拿马运河的潮水正冲刷着历史的十字路口。这场看似商业的博弈,本质是两种文明逻辑的碰撞:是延续19世纪"炮舰外交"的资本殖民,还是开创21世纪"共生治理"的新范式?
李嘉诚家族的困境恰是时代的隐喻——当国家意志穿透资本迷雾,当数据主权重构游戏规则,任何"商业至上"的旧叙事都显得苍白无力。审查令背后矗立的,不仅是中国的反垄断法体系,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对公平发展权的庄严宣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将证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航道上,没有资本可以永远做"离岸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