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摘得“白玉兰”的中华考古纪录片,聆听穿越时空的对话

凤凰空间文化 2024-07-04 15:46:49

8集系列纪录片《何以中国》,摘得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与《何以中国》一同入围白玉兰纪录片单元终评的还有,来自英国的《地球脉动(第三季)》《莎士比亚:天才的诞生》等一批国际精品力作。

《何以中国》海报(图源:豆瓣)

《何以中国》纪录片由《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组成,拍摄耗时三年,行程超过4万千米,120多位中国一线考古及历史学家组成顾问“天团”。

故事从迈向一体化的秦汉王朝讲起,进而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怎样组成家庭和社会,怎样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直至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

在保存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摄制组对大量的原始建筑和聚落进行了复原,很好地描绘了中国文明孩提时的模样。

《何以中国》的视听语言也很生动,画面随手一截都能当壁纸。

(《何以中国》截图)

(《何以中国》截图)

诞生于这些考古遗迹之上的博物馆,则给了我们理解历史的另一种途径。

2023年开馆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和石峁博物馆,2019年开馆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新馆,2018年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新馆……考古遗址博物馆正在变成热门打卡地。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历史情境,重现历史现场,让我们得以跳出书本,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老文明的深沉与厚重。

01

殷墟遗址:稚拙浓烈的“青铜时代”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甲骨窖穴、后母戊鼎、妇好墓……相继在此被发现,殷墟遗址甚至一度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发源地”。

商朝的强盛有史可考,在四大商城遗址(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洹北商城、安阳殷墟)中,有三处都发掘出城墙构筑的遗迹,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在对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中,专家在其中发现了高达60多座宫殿的遗址残垣。

晚商王都复原(《何以中国》截图)

殷墟城市的布局模式是“族邑模式”,宫殿区是都城的心脏,周围是星罗棋布式的小族邑。殷墟内的各个族邑都是相对独立的聚落单元,每个族邑都是居住区、生产区和墓葬区的综合体。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何以中国》截图)

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于2020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2月26日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是老馆的20倍,展出青铜器、玉石器、甲骨、陶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约四分之三的文物为首次亮相。

殷墟博物馆新馆(图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摄影:林力勤)

建筑采用整体、大气、简练的几何造型,谦逊地守望遗址,与遗址对话。建筑造型以中华文明的国之重器——鼎为设计意象,一座能代表殷墟历史文化的文明重器破土而出,鼎立于中华大地之上。

殷墟博物馆新馆(图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摄影:林力勤)

建筑顶部的夔龙纹间,镌着三个甲骨文:“天邑商”。在甲骨文中,“天”通“大”,天邑商,即大邑商,这是当时商朝人对自己城市的自豪称谓。

殷墟博物馆新馆(图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摄影:林力勤)

步入展馆大厅,一只长尾翼凤鸟旋而高飞,在顶部透明天窗引来的光线中,显得纯净而神秘。这是在呼应上古名篇中对商的描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殷墟博物馆新馆(图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摄影:林力勤)

02

三星堆遗址:唤醒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

在中国灿若繁星的古文化遗址中,几乎找不出比三星堆更神秘、更“超自然”的,它的子民们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建立起一个奇幻恢宏的国度。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图源:三星堆博物馆)

在距今3000年以上的三星堆文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适应气候的建筑。

三星堆出土的木骨泥墙是一种可以适应湿润多雨气候的建筑,木结构有利于通风,泥墙则能防潮,台地的使用,可能是为了应对季节性洪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

三星堆建筑遗存(图源:三星堆博物馆)

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艺团队设计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以三个覆土单元建筑组合而成,寓意“堆列三星”。

新馆地景式的建筑消隐地融入场地,室内环形坡道螺旋而下,探寻“地眼”,表达出天、地、人、神的古蜀国精神世界。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图源: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研究院,摄影:存在建筑)

三星堆出土文物表现“眼睛”的文物数量众多,尤为出名的是纵目人青铜面具。因此博物馆建筑最特别的地方,是外墙上的两面巨大的玻璃窗,犹如两只“眼睛”,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的遗址,被称为“古蜀之眼”。

为了打造出一对足够透明、清澈的“眼睛”,设计团队专门找到了为苹果店提供玻璃的厂商,在这里定制了超大尺寸的高透明度白色玻璃。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图源: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研究院,摄影:存在建筑)

博物馆内部坡道上方悬挂的环形吊灯,直径31米,重12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形吊灯。吊灯表面雕刻着漂亮的金色纹饰,来自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太阳轮和金杖鱼鸟,带有浓浓的古蜀气息。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图源: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研究院,摄影:存在建筑)

馆内还创造了向着地心旋转的“地眼”,代表着人们对大地的追寻——螺旋坡道盘旋而下,最终抵达建筑的最低点,地坑的最深处,三束激光投影从圆孔中射出,在30米高的天棚投出变幻的三星堆影像,寓意来自远古的文明之光。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图源: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研究院,摄影:存在建筑)

03

良渚古城遗址:5000年前的“基建狂魔”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杭州西北市郊,良渚文明,证实了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已出现了成熟文明形态并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

城从营建(距今 5000 年左右)到废弃(距今 4000 年左右)历经千年,目光长远、因地制宜的基础建设规划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充分展示了当时人的高超智慧和技术。

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极为先进。良渚堤坝的结构,类似于现代的黏土心墙坝,坝体外侧用黄色黏土作为坝壳,内侧填筑淤泥和草裹泥,类似现在抗洪使用编织袋装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坝系统,蓄水量相当于3个西湖。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遗址(《何以中国》截图)

良渚古城利用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外山体进行改造,自然山体和人工城墙有机结合,建成了无与伦比的水上都城。

运用考古新成果和影像新技术呈现的良渚古城俯瞰场景(《何以中国》截图)

良渚文化博物馆由202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奇普菲尔德从玉锥的排列中得到启发, 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建筑像是“收藏珍宝的盒子”。

良渚文化博物馆(图源:公众号“良渚古城”)

博物院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

良渚文化博物馆(图源:Archdaily,摄影:Richard Bryant)

博物馆深处的庭院运用中国园林建筑元素,以传统回廊的形式呈现,四面走廊环抱着花园或是池塘,显得尺度亲切。

良渚文化博物馆(图源:公众号“良渚古城”)

04

二里头遗址:立体鲜活的夏朝都城

根据古文献记载,夏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是否是古人臆测出来的朝代?相关争议一直存在。

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都邑聚落,被学术界认定为夏王朝中晚期都城遗址,是探索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最重要的起点和标尺。

二里头遗址(《何以中国》截图)

这是一个构思宏大、规划缜密、布局严整、等级有序的超级都邑,拥有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和宫室建筑群等多项“中国之最”。

二里头的崛起,是中国这个文化共同体内,第一次出现超强的政治文化核心,确立了中华文明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点,从此历经沧海桑田,永不离散。

二里头遗址(《何以中国》截图)

都城遗址的布局,成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设计灵感。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图源:Archdaily,摄影:朱捍东)

建筑设计的初始概念来源于一幅二里头考古发掘的现场照片:曲折蜿蜒的考古探方呈现着不规则的延伸状态,逐渐揭示着这座古代文化遗址隐藏的内在密码。铜板幕墙+手工夯土+清水混凝土的现代化处理,放在古朴的遗址周围,丝毫不显突兀,营造出旷远幽邃的场地氛围。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图源:Archdaily,摄影:朱捍东)

建筑在设计中大量采用铜板幕墙、手工夯土以及与之匹配的清水混凝土工艺。其中,夯土总量超过4000立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体生土建筑。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图源:Archdaily,摄影:朱捍东)

05

贾湖遗址:中华文明至少上下9000年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面积5.5万平方米,根据碳14及释光测年法,测定其距今7500~9000年。在这一中华远古遗址中,发掘出了大量的文化遗存。

在这个时期,人从山洞里走出来逐渐发展成村落,贾湖村落中,不同家族的房屋各自成组,错落环绕在中心广场周围,房屋之旁还有制作陶器的窑场,储藏食物的窖穴,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直接证明了那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高超的音乐情操,有了艺术追求,贾湖遗址足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绝不止上下5000年,而是至少上下9000年。

贾湖村落复原(《何以中国》截图)

俯瞰贾湖博物馆,整个设计仿佛一滴水落入尘埃,这滴水在这片土地上泛起“涟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地景观。

贾湖博物馆的设计延续了远古聚落的概念,博物馆也将承担村民中心的功能,结合遗址的保护规划、遗址公园的发展、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突破了博物馆作为建筑的单一属性,呈现出多元复合的功能。

建筑师刘克成说:“贾湖九千年前是一个村,九千年后还是一个村。”

贾湖博物馆(图源:刘克成工作室)

博物馆在墙体的砌筑、屋顶的搭建中,避免使用过于现代的材料及技术,屋顶采用了仿茅草的金属材料,外部墙体则采用带有纹理的土材料。

贾湖博物馆(图源:刘克成工作室)

外墙肌理参考上古居民“木骨泥墙”的建造方式,在墙面设计了半圆纹、太阳纹、手印纹,生动表现了贾湖先民靠自己双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实践。

贾湖博物馆(图源:刘克成工作室)

06

庙底沟遗址:文化意义上“最早中国”的形成

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史前文化,仰韶文化历时2000多年,庙底沟时期是它的中期。

古汉语中,“华”的本意为“花”,考古学家苏秉琦,将庙底沟彩陶中常见的纹样誉为“华山玫瑰”,而把创造庙底沟之花的那群人,称为最初的华人。

庙底沟彩陶(《何以中国》截图)

庙底沟时期已经出现了大型单体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半地穴式五边形大房子是庙底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房子规模宏伟,工艺复杂,宽敞明亮,结构考究,地面层层加工铺设,墙面多施彩绘,应该是整个聚落的公共聚会场所,这样的建筑,标志着文化意义上“最早中国”的形成。

庙底沟建筑复原(《何以中国》截图)

庙底沟博物馆,位于河南三门峡市的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设计,建筑外观如同交握的双手,馆内建筑共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采用覆土建筑形式,主体建筑位于地下,将公园绿地景观和城市广场融于一体,行人可以不进博物馆而漫游在博物馆屋顶之上。

博物馆整体空间宏伟大气,色调以沙黄色为主,寓意史前文明在豫西黄土地上生根发芽。

庙底沟博物馆(图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馆内陈展则以“花开中国”为主题,采用多维通道、幻影成像等科技,营造若幻若真的体验。

庙底沟博物馆(图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庙底沟博物馆(图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07

石峁遗址: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

石峁古城,这座始建于4300年前,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是那个时代陕北、晋西至蒙中地区的中心,石城之壮观,为史前东亚地区之罕见。

石峁古城遗址(《何以中国》截图)

石峁古城核心区是高大巍峨的“皇城台”,这是四周以石块包砌城阶状护坡的台城,有内外二重城墙,城内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城内可见墩台、瓮城、角楼等附属建筑,甚至还有疑似后世的“马面”结构,防御森严。

石峁古城遗址《何以中国》截图)

新建成的石峁遗址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于2023年11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展区面积5943平方米,展出石峁遗址出土的和石峁文化时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和彩绘壁画等各类珍贵文物688件(组)。

石峁博物馆(图源:石峁遗址管理处)

石峁博物馆基本陈列包括“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板块,主题为“中华古国·文明王都”。

石峁博物馆(图源:石峁遗址管理处)

结语

“我们从哪里来?”,是人类反复思考的大问题,发现古代,不仅仅是去发现一个个失去的世界,也是一次次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中华文明,贯通五千年的血脉,依然不老,今天的中国,依旧如旭日朝阳。

不论何时,我们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参考资料

纪录片《何以中国》

《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最大生土建筑》(同济若本建筑工作室)

《贾湖遗址博物馆》(刘克成工作室)

好书推荐

《画说六千年 打开中国美术的另一扇门》

知名艺术史学家曹星原撰文、专业视觉记录师陈媛媛配图,帮你打开一扇门,看见6000年中国美术的另一面。

2尊佛像、3件器物、39幅字画、90余张视觉插画、100余幅文物照片,带你领略中国美术的另一面。从史前彩陶、青铜器物、壁画佛像到近现代书画,为读者搭建系统的中国美术史框架。了解数十位代表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及作品。内文特种纸印刷,清晰还原书画细节;裸脊锁线装订,平展阅读,解放双手。

《图解中国园林》

本书由景观园林专家同时也是浙派园林科普作家执笔,融专业知识与景观鉴赏于一体,从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四方面入手,讲解古典园林的造园特色和造园手法,每种景观的营造还给出两个园林的实际案例以帮助理解。书中有350余幅图片,线图结构清晰,用于讲解造园手法和园林专业知识;平面图用于观看园林地形与构造;实景图则景色优美,可直观感受园林的魅力。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本书没有落于介绍具体建筑的窠臼,而是从大处着眼,从传统建筑的建造逻辑入手,巧妙地分析了古人为什么这样建造的原因,并详细解释了建筑随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变化,让读者在理解了传统建筑内部构造的同时,深深叹服于中国古人的智慧。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希望大众在关注中国传统建筑时,不仅是因为“传统”,更因为其中所蕴含的那些能够超越时代的建造的智慧与设计的质量。

0 阅读:0

凤凰空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