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观天下(92):《大公报》二连评李嘉诚出售港口,各大官媒纷纷转载!

吹不胖的风 2025-03-17 10:14:49

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公告,宣布与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其中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

特朗普政府刚一发话,以国家安全为由,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甚至不排除武力干涉的可能,某些人立马就跪下了,不光是巴拿马港口经营权,连带着其他43个港口一并奉上,这对于我们跟美国的对抗是非常不利的。

3月13日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转载《大公报》评论文章“莫天真勿糊涂”。

文章指出,香港长江和记拟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港口资产的动作并非“普通商业行为”。并提到贝莱德完全可能通过这个交易,配合美国对华打压政策。

甚至,美国或将以这个交易为“范本”,通过政治施压在全球范围掀起港口并购,控制世界更多关键港口,并用“长臂管辖”实施打压手段,让中国船舶“无处可靠”。

香港《大公报》再次发表相关评论文章,标题为“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

文章直接给出5连问:

为何如此轻易将这么多重要港口转让给不怀好意的美国势力?

表面宣称的商业行为暗中藏着怎样的政治算计?

所谓“精明”的交易有没有考量国家民族利益?

这般选择是否在助纣为虐、贻害中国和世界?

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事的企业家应怎么取舍,带领企业驶向何方?

文章还提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伟大的企业家从来不是冷血投机的逐利者,而是热诚傲骨的爱国者!

这已经是非常严厉的批评了,而且还获得了各大官媒的转载,基本上是给这场交易进行了负面的定性,

很多人会说这明明只是一场普通的私人交易,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呢?

老规矩,翠花上酒,听小胖讲故事。

第1章 时势造英雄

作为香港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巨头之一,李嘉诚的出身也很平凡。

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教师家庭。因战乱影响,1940年他随家人逃难至香港,并在那里度过了动荡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他的创业之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塑胶花大王

1950年,李嘉诚以5万港元创办长江塑胶厂,初期生产塑胶玩具和日用品。

1957年,抓住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转型生产塑胶花,迅速占领市场,被称为“塑胶花大王”,由此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第二阶段,房地产大亨

1967年,香港爆发社会动荡,地产暴跌,李嘉诚逆势低价购入大量土地和旧楼。

1971年,成立长江实业(长江实业集团),借助香港经济腾飞和人口激增,开发住宅与商业地产,成为香港地产龙头。

1979年,以6.93亿港元收购英资老牌企业和记黄埔(当时资产超60亿港元),成为首位收购英资财团的华人,奠定“商业超人”地位。

第三阶段,打造全球多元化商业帝国

1980年代后,以香港为根基,通过收购与投资向全球扩张:

投资港口与基建,掌控全球52个港口(如香港葵青码头、巴拿马运河港口)。在零售与能源领域,旗下的屈臣氏、百佳超市覆盖亚欧,还有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等。

科技与通信:控股欧洲3集团(电信)、投资Facebook等科技公司。

作为一个商人,他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享受到香港和大陆发展红利的中国籍企业家,他又是不称职的。

小胖只说一点,李嘉诚在香港炒楼以及后续投资大陆,向海外扩张的时候,都有从香港和大陆银行贷款,赚的也都是中国老百姓的钱吧。

包括在海外的投资,也是借的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实力增强为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但是十八大以后,跑得最快的就是他了,出售了所有在大陆的资产,全部转移到了英国,现在又在这种关键时刻给美国递投名状,说他一句不厚道不过分吧。

新加坡首任领导人李光耀对他有过评价:“李嘉诚靠着垄断香港的房地产业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虽说他的生意遍布天下,但其实却没有一个真正能享誉天下的产品。再谈李嘉诚对国家作出的贡献,那更是九牛一毛,不足一提。”

第2章 为什么是贝莱德

贝莱德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何为资产管理?

就是说他们并不亲手创造财富,纯粹就是玩钱生钱的游戏,那当然是哪里能躺着赚钱,哪里的投资收益高他们就瞄向哪里,因此他们的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2016年,他们管理的总资产为5.1万亿美元;

2021年,突破10万亿;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贝莱德集团管理的总资产约为11.48万亿美元,比德国和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加起来还要多。

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贝莱德可以通过旗下子公司为美国政府提供金融咨询服务,协助美联储管理疫情期间的紧急贷款计划。

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的私募基金在中东的投资也跟贝莱德在业务上有密切的关系,在2024年总统大选里,贝莱德为特朗普提供了大量政治献金。

因此懂王上台后,大手一挥,直接让他们接手那些能躺着赚钱的优质港口,典型的投桃报李啊!

第3章 第三条战线

当下的美国,已经开启了三条战线:

首先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热战,俄乌战场,中东战场,以及想开又不敢开的西太平洋战线。

俄乌那边已经由俄罗斯出手抗住了,现在的乌克兰马上面临着被卖掉的风险,因此在热战这一块他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连胡塞武装一直骑脸都管不住,所以其他各国家难免对其军事能力有所怀疑,底下说不定已经蠢蠢欲动了。

再加上我们中国的海军编队时不时出去溜达一圈,也会让美国感到非常紧张,还别说我们船厂里在建和已下水还没服役的家伙什了。

其次是贸易战

我们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抗住了美国的贸易战,除了我们自己正面硬抗之外,还帮助其他经济体一起抵御美元潮汐的收割。

这一轮美国的暴力加息,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推动热战,也没有搞垮像模像样的经济体,美国没有通过收割回血,反而是病势日益沉重。

到现在这个阶段,美国已经不得不向自己的盟友下手了,比如五眼联盟之一的加拿大,还有欧洲。

放到以前被大哥制裁了,小弟们肯定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啊,可是现在大家日子都难过,而且大哥还在跟中国死磕呢。

小弟们也不装了,加拿大直接对等关税反制,还扬言要掐断对美国的供电;欧盟更是脑后长反骨,美国不是要对钢铝产品加关税嘛,那大家都别过了,欧盟列出了一份长长的清单,宣布将对美国价值260亿欧元的产品加征关税。

把特朗普都搞炸毛了,宣布将对欧盟征收200%的关税,一开始我以为是眼花多看了个0,仔细再看了一下,确实是200%

所以说在贸易战领域,美国也没什么牌可以打了。

最后是贸易线路争夺战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们为了争夺贸易的话语权,打破美国对海上航线的霸权,开发了很多别人不愿意做,唯独中国愿意做的港口。

比如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项目,西方资本因斯里兰卡相对贫困的经济状况及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压根不愿意搭理。

但是中国不光贷款给他进行支持,还亲自参与挖掘港口、建设码头等工作,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来包办了。

很多大帅们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们选择在那些穷国,买矿、搞基建?还提供修路、搭桥、建港口等一条龙服务。

大家也不想想,那些地理位置优越、偿债能力较强的国家和港口,早就被西方资本抢先布局并牢牢掌控了。

我们实在是没得选啊,但凡是优质的,赚钱的港口,中国一个都拿不到,要么接盘亏损港口,要么从零开始,兴建港口。

瓜达尔港、钱凯港,都是从一片荒野之上,建立起来的。

没钱,我们就借钱。没设备,我们从国内运设备过去。没技术,我们派工程师过去。

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援建,中国才一步步建成汉班托塔港、瓜达尔港、钱凯港以及吉布提港海军后勤基地。

现在好了,李嘉诚的长和集团一出手,就把43个优质海外优质港口,全部打包卖给贝莱德了,这无疑会极大地强化美国在全球航运领域的霸权地位。

一旦美国掌握这些关键港口,他们可能会对中国商船实施额外的歧视性收费,甚至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如禁止中国商船停靠等,这些都将成为可能的风险。

李嘉诚自身的利益确实最大化了,可是这背后所损害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第4章 反思

可能有大帅们会问,为什么李嘉诚能掌握这么多优质港口呢?

1979年,李嘉诚以6.93亿港元收购英资巨头和记黄埔(市值超60亿港元),这一“蛇吞象”的交易成为其掌控港口的起点。

通过和记黄埔的国际网络,长和迅速向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方的港口扩张。

尤其是在两次经济危机的时候,李嘉诚趁机抄底收购多个核心港口。

比如在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低价收购泰国兰查邦港、马来西亚巴生港等;在08年次贷危机时收购德国杜伊斯堡港、荷兰鹿特丹港部分股权。

这里面有个核心点,就是港口的经营管理顶多算是个二手房东,最终还是给美国打工,当时的美国如日中天,看不上这点小钱,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如果把经营权交给大陆的企业或者是国企,西方大概率是不会同意的,这时候李嘉诚香港的身份正好契合。

从之后李嘉诚对英国的投资,以及这次把海外港口的经营权打包卖给贝莱德,说明美西方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小胖认为要反思的是,从这次各大媒体对这笔交易的报道,大概率是没有提前收到相关消息的。

再结合之前的支付宝上市,滴滴偷偷转移数据等来看,咱们的情报工作还需要加强啊。

结尾

也许是看到现阶段中美正在进行的对抗,某些人已经在内心做了选择,或者他就认定了中国会输,所以才会向对方交投名状,把这个烫手的山芋转出去。

小胖记得这些人推崇备至的巴菲特说过一句话“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而获得成功”,资本无国界,但是资本家从来都是有国界的。

俄罗斯的那些寡头就是前车之鉴,如果俄罗斯打赢了,还有可能帮他们争取一下,在谈判的时候让美西方归还;要是俄罗斯撑不住打输了,大帅们觉得这个钱会去哪里呢?

如果有一天西方列强盯上了李家的财富,像对待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和赵长鹏那样对待李家的时候,他们会不会为自己曾经的行为感到后悔?又或者会不会向中国政府求助呢?

0 阅读:11

吹不胖的风

简介:华夏昌盛日渐强,吾辈伴行共守望。岁月静好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