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愚蠢:培养“听话”的孩子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6-18 12:35:15

听话的孩子就真的好吗?

听话的孩子小时候的表现是懂事、乖巧,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背后是讨好、恐惧,甚至是绝望,是孩子为了让父母高兴、满意而做出的围绕父母做的事情,是照顾父母的感受,违背自己的天性、压抑自己。

一个人在一段痛苦的经历或者情绪的时候,可以调动自我功能,把它排斥在意识范围之外。

也就是说,这些痛苦的东西一直都在,但是我感觉不到它们。

孩子学习很好,各方面表现很好,却完全没有了自我,失去了自我。

更多的就像一个工作和干活的工具,但是问题会在未来的大学、婚姻、事业当中爆发出来。

1. 觉得生活无意义,空虚感

2. 活得累,活得小心翼翼。

不为自己活,为了别人活,总觉得不快乐。

怕妈妈不高兴,怕爱人不高兴,怕领导不高兴。

做事情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总是围着别人转。

希望让所有的人都认可自己,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被抱怨后拼命解释、一直希望对方理解。

3. 没有活力,缺少自我价值感。

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工作中不能创新,做事情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得到赞赏,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动力。

事情也会做得很好,但是不快乐,真正的动力不是喜欢。

没有创造力,没有谋划的意识。

4. 循规蹈矩 , 思路狭窄,没有主见,不敢担当。

一直听话,按规矩做事,不是按规则做事,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己做决定时不知所措,总是跟着别人的意见走,怕犯错,怕被惩罚 ,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们身边很多就是这样的孩子,即别人眼里的好孩子。

有一位已婚的女研究生,小学二年级就自己上学了,因为上学要走 30 分钟的路,所以起得比父母都早,自己洗漱后去食堂吃早饭再去上学。

早上出门的时候,父母都还没有起床。

她的父母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总希望她好好读书,在学习上对她的要求很高,打骂是常有的。

三年级后她开始自觉学习,不写完作业就不玩,父母在外面看电视都不会受影响,自己学习到半夜。

初中时她一直是年级前三名,考好了父母也不会表扬,只会不停地提醒她不要骄傲,考不好就会被骂一顿。

当然她也如愿考上了重点高中。

但实际上她没什么特别开心的,因为她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不再被他们打骂,为了他们高兴,为了他们脸上有光。

如果不能考上重点高中,她就觉得特别没有出息,就看不到出路了,就对不起父母。

考上了就觉得终于完成任务。

这种独立、坚强和自律应该是被逼的、狭隘的、不健康的。

可能是小时候父母给她的学习压力太大,又经常被他们打击,高中开始她就特别叛逆——

父母说什么都不爱听,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也不想和他们交流,一交流就拌嘴。

因为她的“不听话”,父母反而更严厉了,又打又骂,还实行经济控制。

从小没有试错的机会,总被父母保护着少走弯路。

虽然现在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听父母的,但她的内心是依赖的、很不自信的、保守的、懦弱的,怕自己做错、走错了,很多事情需要她自己拿主意的,总是摇摆不定,于是转而依赖自己认为“可靠”的人,比如朋友,并且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断和决定,被别人影响。

上了本科读了研之后,除了学习她也没有什么别的娱乐活动,不会唱歌,也没参加什么社团,不和同学出去旅行,也没有谈恋爱,想想自己的大学生活很是无趣。

知道了她现在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各种弊端,就知道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真的很重要。

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想让孩子听话呢?

我们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农耕文明中。

农耕文明时期形成家长制的文化,父母的观念是要让孩子听话。

我们国家经历过长期的战争和贫穷,让我们的祖辈和父辈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

总是怕生活失去掌控,心理的不安全感还在,最可控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企图牢牢控制孩子的学习。

潜意识中害怕孩子和自己分离,潜意识中害怕和孩子分离,特别是童年有分离创伤的父母害怕被孩子抛弃,孩子听话了就不会被抛弃。这样就不会有被抛弃的感觉。

《儿童情绪心理学》提到:

很多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的情绪变化,结果,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也不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自然对双方都造成巨大的伤害。

但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叛逆”的真相,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觉察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与孩子理解和宽慰,孩子也就能更快更顺利的度过“叛逆期”。

而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也就在这样的互相理解里,坚定生长!

0 阅读:3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