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赫穆特战役后沉寂一时的乌军亚速第3突击旅,近日在卢甘斯克战场再度活跃,并成功对俄军发起猛烈攻击。据乌克兰真理报消息,该旅在与俄军激战30小时后,成功夺取纳迪亚村,并控制了约3平方公里的战略区域。这一战果使乌军能够进一步威胁乔尔尼热列别茨河沿线的俄军目标。
亚速旅的复苏与战斗表现亚速第3突击旅源自曾在马里乌波尔战役中遭受重创的亚速营,该部队因其作战风格和历史背景而饱受争议。然而,基辅政府在战争压力下选择继续利用该部队作战能力,并在2023年2月24日由总统泽连斯基亲自授予军旗,以示鼓励。在此次卢甘斯克攻势中,亚速旅展现出其战术灵活性,通过长时间消耗战瓦解俄军两个摩步团的战斗力,最终成功夺取阵地。
俄军近卫第20集团军所属的摩步第254团和摩步第752团,由于长时间在前线作战且缺乏充分休整,战斗力逐渐下降。乌军抓住这一点,通过地雷战、无人机袭击以及小规模作战单元持续对俄军施压,最终令其防线崩溃。
俄军的反击与炮火覆盖尽管乌军取得一定战术成果,但俄军并未轻易放弃阵地。据前线消息,俄军在撤退后迅速展开火力覆盖行动,利用远程炮兵和多管火箭炮系统对乌军实施精准打击。在乌军成功夺取阵地后,俄军通过火力压制,使其面临巨大损失。这种“灰色地带”战术,即俄军在短时间内不急于收复失地,而是以高强度炮击消耗乌军,使其无法有效固守阵地。
此外,俄军的战术核心并非着眼于具体的据点得失,而是通过持续消耗乌军作战力量来达到战略目标。乌军要想巩固战果,必须面对俄军随时可能展开的大规模反攻。
在卢甘斯克战事之外,乌军在顿巴斯战区的其他战线也开始加强攻势。尤其在红军村方向,乌军动员大规模预备队展开攻势,意图夺回舍甫琴科村矿区。这一区域因拥有欧洲最大锂矿资源而成为战略要地。乌军派遣了精锐的第425突击团,该部队与一般动员兵不同,主要由志愿兵构成,其中不少是乌克兰民族主义者。
此外,乌军还在第425突击团中部署了一支由波兰和保加利亚雇佣军组成的突击营。在俄乌冲突中,波兰雇佣军因历史原因对俄军怀有极大敌意,并展现出极高的攻击性。该突击营在舍甫琴科村战场展开疯狂攻势,试图突破俄军防线。然而,俄军凭借有利地形,通过大口径火炮对乌军实施猛烈轰炸,造成大量乌军及外籍雇佣兵伤亡。
俄军防线的稳固与北约因素尽管乌军在局部战线有所突破,但舍甫琴科村的战斗表明,乌军在缺乏足够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战略性突破。俄军目前依靠防御工事和炮兵优势,牢牢控制着部分关键地区。除非北约直接介入并提供更先进的武器支持,否则乌军想要彻底扭转战局仍然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国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重启情报共享机制,使乌军的战斗能力有所恢复。然而,这种援助能否长期持续,以及北约是否愿意进一步加大介入力度,仍是影响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
乌军亚速第3突击旅的回归以及顿巴斯战线的加强攻势,显示出乌军在局部战场仍然具备一定反扑能力。然而,俄军凭借强大炮火以及防御战术,仍然能在关键节点遏制乌军的推进。未来战局的发展,取决于乌军能否在武器补给和战术调整方面进一步优化,同时北约的态度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战争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