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有言:“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年少时总以为命运由己,直至行至人生半坡,方知世事的万般掌控,终究抵不过老天的翻云覆雨手。一眨眼,双鬓渐白,肩上压着父母的药费单,手里攥着孩子的学费卡。想后退,上有养育之恩要还;想躺平,下有稚子待哺待教。纵使不甘心,皱纹却已爬上眉梢,膝盖的酸痛提醒你青春不再。那些咬牙死撑的日日夜夜,终究教会你我——活着,不过是在“尽人事”与“听天命”之间走钢丝。
一、责任的秤砣,压垮了脊梁也要扛老辈人常说:“上为父母尽孝床前,下为儿女遮风挡雨,中年人的命就是驼峰里的水。”好友志强曾是意气风发的创业者,如今却在凌晨三点的办公室灌下第四杯咖啡。父亲中风住院的缴费通知刚收到,女儿国际学校的夏令营费用又在催款。抽屉里的体检报告写着“胃溃疡三级”,他却连预约复诊的时间都挤不出。“年轻时嘲笑隔壁大叔不会享受生活,现在自己活的比拉磨的驴还狼狈。”他苦笑着撕开第五包速溶咖啡,窗外的霓虹灯把他的影子钉在满地文件上。

《警世通言》里早说过:“人算不如天算,到底不如软藤缠死树。”表姨年轻时是纺织厂一枝花,下岗后摆摊供儿子读硕士。去年见到她推着煎饼车在暴雨里摔得满身泥,只为保住裹着塑料布的书本。如今儿子进了大企业,每月却要还八千房贷。“妈,等我买房接您享福”的承诺,在视频通话的背景音里被孙子的哭闹声淹没。表姨揉着风湿的膝盖说:“当年觉得不服输就能赢,现在浑身是病才发现,命里的劫数早写在生辰八字里。”
三、天道有常,非人力所能改易孔夫子周游列国十四载,饿得在陈蔡之地野菜裹腹时便参透:“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隔壁张爷爷的故事更扎心——早年跑长途运输养家,退休后想着含饴弄孙。偏逢儿子投资失败,65岁重新开起出租车。凌晨收车时,他摸着方向盘说:“从前骂老辈人窝囊,现在才懂他们不是不想拼,是拼到油尽灯枯也拗不过命。”路灯把他的影子拉长成佝偻的问号,破碎在水泥路面上。

看过凌晨医院走廊的生死时速,听过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欢声笑语,尝过酒后吐在西装上的狼狈滋味。老李终于在某日清晨撕碎了“五年上市计划书”,转而把女儿的小学作文扫描成手机壁纸。“诸葛亮七星灯都借不到十年阳寿,我这凡夫俗子争什么呢?”他现在下班会绕道菜场买活虾——医生说过,老年痴呆的父亲多吃海鲜能延缓病情。

杨绛先生在百岁访谈里的笑容恍如佛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接受父母的病床需要护理,接受孩子的叛逆需要包容,接受自己的局限需要慈悲。这不是认命,而是在看透命运罡风后,紧紧握住手心里尚存的温暖。正如五丈原秋风吹散七星灯火时,卧龙先生最后望向成都的那抹微笑——尽心竭力之后,所有固执都化作天边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