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商业航天领域的一些最新技术突破:
卫星技术方面

- 云遥气象星座组网加速:2025年4月,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天津云遥宇航宣布,其“云遥气象星座”已成功发射46颗卫星,计划2026年完成90颗卫星组网。该星座采用GNSS掩星探测技术,可实时获取全球大气温度、湿度、压力及电离层电子密度数据,相比传统气象卫星,分辨率提升5倍,单日可生成超10万组掩星数据,覆盖极地至赤道全纬度。
- 卫星批量生产实现:在江苏南通的一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通过采用流水线生产,将卫星生产周期从以前的60天一颗星缩短到5天一颗星,能快速批量和低成本地制造大量卫星,有助于推动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建设。
火箭技术方面

- 长六改运载火箭首秀:2025年4月19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试验二十七号01星至06星精准送入太空。长六改是我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火箭,融合固体发动机推力大、液体发动机控制稳的优势,采用“书架式”卫星挂载技术等,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6.5吨,且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
-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突破:2025年3月1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完成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采用的YF - 102V发动机已经具备了交付条件,预计今年将首次执行商业飞行任务,实现了发动机多次启动、多次点火等能力的有效考核。

- 引力一号首飞成功:2024年1月11日,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东方空间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在山东海洋附近海域首飞成功。它是全球最大的固体火箭,呈三级半全固体捆绑式,为全球首创固体、星级加固体助推组合,起飞重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
航天领域其他方面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2024年11月底,中国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成功首次发射,填补了中国没有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完成了星箭制造、商业发射场测试发射,以及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闭环。

- AI技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空间探索领域,无论是在轨还是在地,都显著提高了决策速度,使自主操作成为可能,增强了态势感知能力。如天仪研究院在遥感影像AI智能识别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信息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