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造反,纯属偶然。
原本窦建德老老实实的在乡下种田,由于为人仗义,热心助人,所以在当地威望很高。他的父亲去世时,前来送葬的人超过了一千人,即便放到通讯和交通都十分发达的现在,也是很难想象的。
隋炀帝第一次打高丽的时候,征调天下兵马,窦建德因为人气比较高,就被郡里定为二百人长,算是一个小头目。但是,窦建德率领的这二百人并没有真的去高丽打仗,所以窦建德的生活也没受多大影响。
但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全国各地都是起义造反的人,在窦建德的家乡附近就至少有三支起义军,高士达、张金称、孙安祖,其中窦建德救过孙安祖的命,和另外两人也是好朋友。
因为这层关系,所以这些人到郡县打劫的时候,四处烧杀抢掠,但唯独不动窦建德的宅子。时间一长,郡里的长官就琢磨出味道来了:窦建德肯定跟这些“盗匪”们有勾结,否则为什么单单放过了他家不抢?
郡守显然不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最终将窦建德逼上了造反的道路。郡守将窦建德一家全部抓了回来,然后不分男女老少,杀了个干净。
别忘了,窦建德可是二百人长啊,这下再无牵挂的窦建德,索性带着手下的二百人直接投靠了高士达。
高士达对前来投奔的窦建德时又爱又恨,高兴的是得到了一员大将,担心的是窦建德能力比他强得太多了。但在乱世,保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当隋将郭绚带人前来“剿匪”时,高士达无奈的将军权全部交给了窦建德。
窦建德第一次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就取得了大捷。虽然他的军队数量比郭绚要多,但窦建德并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玩了一个小花招,过程相当的精彩。
窦建德对外宣称,自己与高士达闹掰了,而高士达也随便找了个女人杀掉,说是窦建德的妻子。于是,窦建德趁机写信诈降,郭绚信以为真,以为天下掉下个大馅饼砸到了自己头上,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功剿匪成功。
于是,郭绚安心在城里等着窦建德来投降,不几天窦建德果然来了,不过不是来投降的,而是来杀他的。由于郭绚的军队没有准备,很快就杀得七零八落,郭绚本人也被杀,脑袋被窦建德提着献给了高士达。“首秀”成功,窦建德威望更高,而高士达也更加担心。
当隋朝再次派军队来“剿匪”时,高士达决定这次自己亲自上。但是,这次隋军的将领是大名鼎鼎的杨义臣,和郭绚可不是一个档次,窦建德建议以逸待劳,而高士达则坚决要主动出击,结果被杨义臣大败,自己也战死了。
高士达死后,窦建德找到了他的尸体,并穿上白色的丧服,为高士达举行了葬礼。从此之后,这支起义军的首领就变成了窦建德。
窦建德成了“一把手”之后,开始推行自己的发展理念,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比如隋朝的地方官吏和士绅,以前抓到的话是全部杀掉的,而窦建德则对他们以礼相待,讲解政策,搞得附近郡县的长官纷纷献城投降,军队很快发展到了十多万人。
隋朝看到窦建德势力坐大,又派了一个人来围剿,这个人隋朝名将薛世雄,他本人在历史上倒不是多么出名,但他有个儿子叫薛万彻,那就几乎无人不晓了。
不过,薛世雄碰到窦建德还是打不过,一场伏击战下来,薛世雄带来的一万多人就剩下了几百人了,只好狼狈退走,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618年,宇文化及发动了江都宫变,杀死了隋炀帝杨广,消息传来,各路势力纷纷称帝。占据京师长安的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而窦建德也在乐寿称王。
窦建德称王当天,有人进献一枚黑色的玉璧,因为这和夏朝建立时的吉兆一样,所以定国号为夏国。又有五只大鸟降落在乐寿城,几万只鸟雀跟着飞来,整整一天才飞走,因此取年号为五凤。
不过,窦建德虽然建朝称王,但他本人似乎并没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在窦建德的心里,他还是隋朝的臣民,他最多只能做一名“藩王”而不能称帝。所以他称王之后,就派遣使者到洛阳拜见此时隋朝名义上的皇帝杨侗,并接受了杨侗的册封。
当宇文化及被李密击败,跑到窦建德的地盘时,感到已经穷途末路,为了过把皇帝瘾,遂在魏县称帝。
窦建德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于是出兵讨伐,宇文化及当然不堪一击,窦建德将参与杀害隋炀帝的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人全部杀死,并且把头颅挂在辕门之外示众。然后,窦建德拜见了萧皇后,表示自己仍是大隋的臣子。
窦建德虎踞河北,势力迅速扩张,渐渐的就与唐朝的势力接壤了。在同唐军的战斗中,窦建德发挥出色,淮安王李神通、左武卫大将军李勣、李渊的妹妹同安长公主都被窦建德俘虏了。李勣假意投降,窦建德相信了他,并派他去镇守黎州,结果李勣抛下父亲跑回唐朝去了。
但就算这样,窦建德也没杀李勣的父亲,而且对李神通和同安长公主以好礼相待。后来唐朝被打得撑不住了,主动遣使修好,窦建德十分大度的就把这两人放回去了。
619年,王世充在洛阳僭位为帝,不久杀害了皇泰主杨侗,窦建德从此就断绝了和王世充的来往。
620年7月,唐王李世民攻打王世充,连战连捷,将王世充包围在了洛阳城中。当时北方主要有三股势力,即李渊父子的唐朝、窦建德和王世充。这三方势力互相牵制,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窦建德认为,如果让唐朝剿灭了王世充的势力,那么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到时候自己也未必是唐朝的对手,所以他决定出兵救援王世充。
从道义上讲,王世充是个卑鄙小人,不应该救援他,但从军事上说,窦建德救援王世充的决定时正确的。但是,在战略上窦建德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在战术上却一错再错。
首先是出兵不及时,619年10月,李世民就把王世充逼到了洛阳这座孤城之中了,但此时窦建德却选择了先出兵攻打周桥城的孟海公,并且只到621年2月才大败了孟海公,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贻误了战机。
其次是出兵路线不对。窦建德出兵救援时,在李世民挡在了虎牢关,由于虎牢关易守难攻,所以一直相持不下。这个时候,有人提议去攻打唐朝的大本营,以求围魏救赵之效。应该说着这个计策是很合适的,如果窦建德的军队渡过黄河北上,威胁长安,那么李世民恐怕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放弃洛阳,回援长安。
计策是个好计策,但有人不同意,谁?王世充。可能有人觉得奇怪,王世充不同意能咋地?
在洛阳被包围了一年多的王世充,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日夜盼望着窦建德来救他,真是一天也等不及了。当他听到窦建德要围魏救赵时,他慌了,就派他的侄子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去贿赂窦建德的部下,怂恿他们建议窦建德继续救援自己,而窦建德在犹犹豫豫之间,还真的被部下们说动了,选择了继续和李世民对峙。
或许是低估了李世民,或许是高估了自己,一向战无不胜的窦建德在虎牢关下吃了败仗,而且是一败涂地,他本人也被李世民活捉了。
窦建德被俘后,李世民对窦建德说,“我来打王世充,关你何事?”窦建德说:“我不自己来,恐怕有劳你远取。”
说实话,窦建德此时已经年近五十了,一世英雄,纵横天下,现在却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非常的卑微了,当年我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几乎要落下泪来。
窦建德之所以在面对李世民时显得如此卑微,或许是因为他在河北还有很大的势力,对唐王朝来说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本以为可以靠此留住性命,但窦建德被押送到长安后,李渊出于对窦建德的忌惮,还是下令处死了他,时年49岁。
窦建德被杀之后,河北的人民十分怀念他,很多地方都建起了“窦王庙”,父老群祭,历久不衰,直到唐朝灭亡之后,仍然香火不断,可见窦建德的威望之高。
而由于李唐王朝对窦建德的处置不当,也导致了后来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再次造反,李唐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将其平定,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隋末风起云涌的时代,窦建德从一个普通百姓,白手起家,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仁厚的执政理念,成长为割据一方的乱世枭雄,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认为隋唐英雄之中,窦建德可排在第一位。
店窦建德点个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