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游上林苑,写下《春游曲》,李世民读后连连称赞

灵巧饭团 2025-01-13 14:35:46

在大业九年(613年)的时候,年仅16岁的李世民与13岁的长孙氏举行了婚礼。不过这场婚礼并未引起多大的轰动,毕竟那时的李世民还未崭露头角,没什么特别的身份地位,而他的父亲李渊也仅仅是个从四品的卫尉少卿罢了。

彼时,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已然离世,她便与母亲高氏一同寄居于舅舅高士廉的家里。高士廉所担任的官职并不高,如此一来,在权贵云集的长安城中,这门婚事相较之下就显得颇为普通,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

可谁又能料到呢,李世民最终竟然成为了名垂千古的明君,与之相伴的长孙氏同样也成为了被后世赞誉的一代贤后。

未来帝后的这场大婚,既谈不上隆重,亦未引起轰动。婚后没多久,灾祸便不期而至。彼时,李世民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在随着担任督粮官的李渊前往怀化镇督运粮草期间,于涿郡身染重病。

李世民虽悉心照料母亲,衣不解带,可最终还是未能挽留住窦氏的生命。窦氏病逝之后没过多久,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由于和斛思政关系密切,受到了杨玄感事件的波及,从而被发配到岭南地区。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情,全都压在了这个刚刚组建不久的小家庭身上,使其压力倍增。年仅十几岁的长孙氏,就在这一年里迅速地成长起来。她仿佛丢掉了身为小女儿应有的那份活泼烂漫,已然彻底转变为一个能撑起整个家庭的女主人了。

特别是在后来,李渊前往太原赴任,李世民与长孙氏也随之一同来到了太原。彼时还不到二十岁的长孙氏,就此成为了唐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在既没有婆婆给予指导,又缺乏妯娌从旁帮衬的情况下,她依然把唐国公府打理得井然有序。

之后,李渊于晋阳起兵举事。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便成功入主长安。又过了半年,李渊登基称帝,大唐就此建立。而从这时起,长孙氏愈发忙碌起来,因为宫廷之中也渐渐有了宫斗之事,她不得不应对这复杂的局面。

李世民常年在外平定天下,鲜少有时间留驻长安。在此情形下,长孙氏肩负诸多重任,既要妥善打理秦王府中的大小事务,又得代替李世民维系好与李渊的关系,以及和李渊后妃们的关系,甚至还需应对与几个妯娌间的宫闱纷争。可见,这一时期的长孙氏身心皆忙碌不已。

当天下大致趋于平定之际,李世民旋即陷入了与李建成的夺嫡之争。在此过程中,长孙氏充分展现出自身极为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后来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之变这般重大事件,长孙氏也在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

据《旧唐书》所记,当危难发生之际,太宗身处玄武门,正引领着将士们准备入宫并分发铠甲。就在此时,皇后亲自前来对将士们加以抚慰与勉励,她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左右之人无不心生感激之情。

长孙氏并非是传统认知里那种仅站在李世民身后的女人,实际上她是能与李世民一同并肩作战的得力助手。当李世民登上皇位后,长孙氏被册立为皇后,而此时,长孙氏身上肩负的事务也变得更多起来。

不得不说,长孙皇后不管是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行事的准则,都有一个关键的大前提,那便是始终站在李世民的立场上。她堪称是一位无可挑剔的完美皇后,在世人眼中,她永远展现出的是端庄大气的仪态、情深义重的品格、温婉贤淑的性情以及聪慧坚韧的特质等等。

良佐也好,贤助也罢,她对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而言,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助力,缺了她可不行。在那段辉煌的贞观时期,她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自身的特质有力地辅助着李世民,成为推动贞观之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力量之一。

于是乎,不少人都忘却了,长孙皇后在从前亦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只是呢,她能够拥有的闲暇之时着实少得可怜,不过即便如此忙碌,她也总能在百忙之中挤出些许空闲,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欢乐时刻呢。

贞观初年的一个春日,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同前往上林苑游玩。彼时,上林苑内一片桃红柳绿之景,莺啼婉转,蝶舞翩翩,这般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致,一下子就将长孙皇后的全部注意力都给吸引过去了。

长孙皇后漫步于那朵朵绽放的桃林之间,又行经湖边,只见棵棵垂柳依依飘扬。在明媚的阳光下,娇艳的花朵愈发显得明艳动人,蝴蝶于花丛中翩翩飞舞,黄莺也欢快地歌唱着,一切春天里美好的事物,就这样依次在她的眼前铺展开来。

长孙皇后怎会辜负这大好春光呢?她满心欢喜,精心将自己装扮了起来,随后便融入这明媚的春景之中。或许是这春日的美景让她心有所感,内心似有千言万语急欲倾诉,这不,她便写下了一首《春游曲》。

那上苑之中的桃花啊,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艳。而身处兰闺的美貌女子呢,瞧着这春日的美景,心中不禁萌动起了浓浓的春情,仿佛那桃花的绚烂也悄然撩拨起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思。

井畔那初绽的新桃,恰似偷偷借取了美人的面色,娇俏动人;檐边新发的嫩柳,宛如学着轻盈身姿的舞者,婀娜多姿。新桃与嫩柳相互映衬,一红一绿,各自以独特的姿态,为这一方天地添上了一抹鲜活而美妙的春之韵。

于花丛之中,往来穿梭,静静观赏那翩翩飞舞的蝴蝶,看它们轻盈的身姿舞动于繁花之间。在葱郁的树上,侧耳倾听,分辨那啼叫着的黄莺鸣声有长有短,仿佛在奏响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

何必跑到林下远远地去探问究竟呢,其超众的风采神韵、高雅的气质格调原本就久已闻名。那出众的风流姿态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早在过往就已然声名远扬,根本无需特意去别处探寻了解啦。

上林苑中的景致在长孙皇后的诗里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并且她还把看景之人也融入其中进行描写,如此一来,读过这首诗的人往往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很难轻易忘却诗中所描绘的这般情景。

景能够被人赋予情感而仿佛有了人的韵味,人同样也能在特定的情境下与景相互交融,仿佛化作景的一部分。在这景与人完美融合的情境之中,满满都是独属于长孙皇后的那份自信,就如同她所写的“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这般美妙。

一国皇后所展现出的自信堪称独特。她从不说自己是人面桃花,反倒讲是桃偷了她的面色,如此一来,人比花更娇俏;她也不说身轻如燕,而是称柳在学她身轻,那嫩柳仿佛学得了她那轻盈的腰身。这般表述,彰显出的自信是多么令人惊叹啊!

那景色就在她的眼前铺展开来,而她也住进了子就被勾起来了。就算是写这般充满诗意的内容,她也始终没忘自己的身份哦。于是在描绘了桃红柳绿、莺歌蝶舞的美好之余,她还写到了“井上”“檐边”“树上”“林下”这些呢。

长孙皇后有着独特的气质,那是在烂漫之时懂得有所收敛,于欢乐之际仍能保持端庄,且充满自信却从不张扬。这般气质独属于她。也正因如此,当李世民读完相关描述后,不禁连连夸赞,直叹:太美了。

实在是遗憾,长孙皇后学识渊博,饱览诸多书籍,而且才华出众极为出众呢,可令人惋惜的是,在她诸多的才学展现中,仅仅只有这一首诗得以流传至今罢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