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湿热蕴结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如何调理与保养?

思古堂 2024-07-17 10:23:06

非感染型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长期慢性充血所导致的慢性炎症,它属于中医学的“精浊”“劳淋”等范畴。据我多年的临证观察,我把非感染型前列腺炎分为“湿热型前列腺炎”和“寒湿型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如下:

1. 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滴白、尿道灼热疼痛等。

2. X功能症状:遗J、阳W、早X、射J痛、生理功能低下等。

3. 神经衰弱症状:头晕脑胀、失眠多梦、精神疲乏、记忆力减退等。

4. 盆腔疼痛综合征:腰骶、小腹、会阴、阴J、睾wan等部位疼痛不适。

本病常由湿热、瘀血、痰浊所致。若久病失治,则常常虚实夹杂。虚指脾气虚、肾气虚、肝血不足;实指湿热、瘀血、痰浊。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较杂,因此常常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因此,因人因病,辨证施治、对症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xiao。

1. 湿热下注:多因嗜食辛辣食物,脾胃受损,生湿化热,湿热流注下焦,导致前列腺发病。

2. 气滞血瘀:事与愿违,情志抑郁,或急躁动怒,导致肝气郁滞,气机疏泄失常,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常与湿热之邪互结于下焦,致使前列腺发病。

3. 肾气不固:遗传因素,或者X生活过度,致使肾气不足,封藏失职,膀胱之腑气化失司,前列腺发病。

4. 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三焦失于温煦,下焦寒湿蕴结,导致前列腺发病。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由于邪实既会妨碍前列腺的气化功能,又会损伤正气,因此,除邪务尽,特别是久病不愈者,痰浊、血瘀较重,当以化痰、破瘀之法予以治疗。

不论是发病初期的湿热下注,还是发病后期的寒湿蕴结,“湿邪”常常贯穿本病的始终,因此,在扶正的基础上,健脾祛湿亦应贯穿始终,并应佐以活血破瘀。

1. 湿热下注

症见小便频数、尿道涩痛、尿道灼痛,盆腔及其邻近区域疼痛,或遗J频作,或阴J萎软,阴囊及会阴部潮湿,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前列腺gang门指检质软,有压痛,前列腺液量多,颜色发黄且粘稠。

辨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

湿热下注,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与热瘀滞不行,故而尿频数,热涩疼痛;

腰骶为肾之腑地,而会阴部为肝经循行之处,肝肾同源,湿热阻滞于肝经,肝气失于条达,则肾气失于疏泄,故腰骶骨与会阴部胀痛;

湿热下注,相火妄动,侵扰精室,故遗J频作;

肾气不足,封藏不固,精浊遗漏,而命门火衰,故阳W;

阴囊以及会阴为多湿而潮热之地,若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重地,故而潮湿臊臭;

治宜健脾、疏肝、固肾、清热除湿。

药用:柴胡,青皮,陈皮,防风,木香,枳壳,乌药,香附,姜半夏,茯苓,桔梗,厚朴,紫苏梗,豆蔻,甘草,山楂,当归,黄芩,薄荷,槟榔,六神曲,大黄,白芍,三棱,莪术,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方中柴胡、青皮、陈皮、防风、香附、枳壳、木香、乌药合用,以舒肝理气,消胀止痛。半夏、茯苓、桔梗、厚朴、紫苏梗、豆蔻、甘草合用,以健脾调中,行气消胀。山楂、槟榔、六神曲、大黄合用,以消食导滞,化积消胀。白芍、当归养血和血,以柔肝体;气滞邪结则血瘀,故以三棱、莪术行气活血化瘀。黄芩、薄荷组成,以清解郁热。气郁日久则化热,故以黄芩苦寒清热、薄荷辛凉解郁以解之。

重用熟地黄,滋阴固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配伍泽泻利湿泄浊;牡丹皮清泄相火;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