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名医】冬季慢阻肺易复发,中医调养护肺有“膏”招!

清汛康康 2024-12-19 17:12:5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和(或)气喘,常因各种因素合并感染致病情急性加重。

慢阻肺在中医学中属“肺胀”范畴,系由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久则肺气亏虚,影响呼吸出入,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继则肺脾肾三脏虚损,兼痰浊、瘀血、水饮为患,最终形成典型的虚实夹杂的病理状态。

慢阻肺每急性发作一次,对身体都是很大的打击,肺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尤其到了冬季寒冷季节,因慢阻肺急性发作而反复入院的老年患者很多。针对这部分患者,养肺护肺工作应做在前面,通过中药膏方的调理,以增强体质,提升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外感机会。同时,减少患者反复住院的次数,从而阻断肺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膏方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是中医调整机体功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进补方案。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纠偏却病之义,故俗称膏滋药。”

慢阻肺膏方治疗即是关注慢病之本。临床上,慢阻肺的发病与年龄、基础疾病、体质因素等都有很重要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没有基础疾病,体质偏弱的人群患老年性肺气肿的机会也逐年增加,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而本就有心肺基础疾病病史者,肺功能下降则更为明显。

肺功能是判断慢阻肺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如何提高或维持与年龄相符的肺功能?除感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等引起的气流阻塞因素,首先要关注营养,也即肺脾肾之虚,此即膏方滋养脏腑的核心思想。正如《景岳全书·喘促》云:“然久发病者, 气无不虚……此等症候,当眷眷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

只有肺气足,呼吸出入才能平稳有序;脾气健,则生化有源,才能使精微物质上输于肺,以充养肺气;肾阳旺,才能纳气归原,使气不上逆而致喘;肾水足,才能金水相生,使肺叶滋润而不致燥咳。故而膏方用药,除理气活血化痰之品,补剂常综合应用生脉散、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二仙汤、金水六君煎等。

由于膏方的优点在于周全用药,在此基础上再加入血肉有情之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以及药食同源之黑芝麻、胡桃肉、饴糖、大枣、动物胎盘等。讲究大方综合运用,使膏方疗效好、口感好,便于长时间服用。

冬季尤其是冬至前后是慢阻肺的高发时节,如在发病之前,常用膏方补之养之,对其发展和预后可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慢阻肺稳定期是服用膏方的最好时机,慢阻肺是膏方调治的最优势病种。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传统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傅慧婷】

【编辑:XC 】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