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伊斯坎德尔-M”?美国首款陆基高超音速武器“暗鹰”

莫斯科不信眼泪 2025-03-09 05:38:27

五角大楼正准备部署首款陆基高超音速武器系统,我们来探寻其与俄罗斯“伊斯坎德尔-M”的相似之处。

2月底,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武装部队准备部署首个基于陆基“暗鹰”(LRHW)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炮兵连的报告。该轮式底盘机动系统预计在2025财年结束时进入战斗值班。若按计划推进,美国将拥有首个“地对地”型陆基高超音速武器。

国会分析师并未掌握LRHW具体部署地点的准确信息。据他们透露,五角大楼最初计划将位于华盛顿州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的第3炮兵团第5营第1多任务特遣部队(MDTF)配备该武器系统,以应对来自印太地区的威胁。第二个炮兵连预计在2026财年之前在纽约州德拉姆堡待命。同时,国会表示将要求军方澄清LRHW在欧洲可能的部署情况。此外,立法者仍不清楚该武器系统及每枚火箭的成本,以及计划采购的数量。

关于LRHW,我们了解多少?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迪内蒂克公司(Dynetics)于2019年开始研制LRHW机动式高超音速武器系统,2021年该系统的首个原型机完成。为了追赶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步伐,美国原计划在2023年让这款新型武器服役,但在研发这种创新武器时的仓促行事,只导致了一系列失败。

“暗鹰”多次测试失败。2022年6月,运载火箭将高超音速飞行器送达指定地点,但随后出现故障,未能命中目标。五角大楼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十分蹊跷,称在测试目标发射后“出现异常”。2023年3月,由于检测到故障,导弹测试在返回基地途中被中止。9月,再次进行测试,但这次在预演阶段就宣告结束。随后,美国国防部承认无法按计划时间部署该系统。

2022年6月,通用高超音速滑翔体(CHGB)与运载火箭进行测试。视频©美国国防部

高超音速武器系统仅成功进行了两次测试,分别在2024年6月和12月。据军方称,滑翔体达到了高超音速并命中目标。此后,美国国防部宣布准备部署LRHW。

美国陆军部长克里斯汀·沃穆特(注意,并非国防部长)表示:“通用高超音速滑翔体(CHGB)在规定距离内达到了高超音速,并表明我们可以将这一研发成果交付军队使用。”

一些测试发射结果显示,CHGB能够达到每小时3800英里(约5马赫)的速度,射程可达2800公里。该武器系统旨在摧毁受反导防御系统保护的敌方关键目标。高超音速滑翔体应具备在末段区域复杂的轨迹、高速和高机动性等特性。未来,该系统还计划安装在美国海军舰艇上。

与“伊斯坎德尔-M”对比

从武器类别来看,美国的LRHW类似于俄罗斯最新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这两个系统都属于中程武器,能达到高超音速,且基于机动式轮式底盘。然而,显然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更胜一筹。

据俄罗斯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称,“伊斯坎德尔-M”的速度可达10马赫,是“暗鹰”速度指标的两倍。其研发者并未透露“伊斯坎德尔-M”的准确射程,但推测在1000至5500公里范围内。俄罗斯和美国导弹战斗部的威力及精确构成也都处于保密状态。不过,已知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配备有自导滑翔体。据总统普京称,几枚“伊斯坎德尔-M”同时齐射的威力相当于核武器,这意味着每枚火箭弹头的当量可达数百千吨。

此外,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已经历实战检验,成功打击过实际目标,而美国的这款武器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太可能有这样的经历,甚至在其整个服役期内都未必能实现。另外,弗拉基米尔·普京在2024年11月透露,已就“伊斯坎德尔-M”的批量生产做出决定,并且实际上已经组织开展生产工作。

0 阅读:0

莫斯科不信眼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