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墨
其实我自己都没搞懂,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人不明白如何预测房价?
说到预测,虽然谁也做不到一猜必中,但是把准确率提到70%、80%,这还是很有可能的,从1998年至今已经20多年了,过去房价是一直猛涨,而最近两三年持续下跌,那么2025年的房价还会下跌吗?
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如果你想提前预测答案,那就建议看看这3个原因。
一原因:目前大部分城市都是“拿房价换销量”,这点很重要其实说白了,这就是开发商在“以价换量”,但是我发现很少有人提到这点,是他们不知道吗?根本不是,而是他们不愿意提到。
注意看下面数据,你就能明白开发商为什么要“以价换量”了:
第一、2024年1月商品房待售面积38287万平,这个水平仅次于2014年-2016年;第二、上半年新房均价10288元/平,同比下跌6.3%,而销售面积明显回升,涨幅达到了15.1%。
把这两份数据放在一起看,你能明白原因了吧?就是库存积压,而降价就是有效去库存的一个重要办法。
只要库存问题没解决,“以价换量”就可能一直存在,至少理论是这样的。
那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到底还要多久才能解决库存问题呢?其实咱们可以简单算一下,但还得说一个前提,这只是粗算,只提供参考,一切还是以官方数据为准。
一是竣工但未出售的库存(即“狭义库存”)有3.8亿平;二是已经开工但未出售库存(即“广义库存”)有25.2亿平。而未来每年的购房需求大概在9亿平,说白了,按照最长的时间来算,而且还得是没有新增库存的前提下,2.8年才能全部卖完。
这样来看,2025年的卖房策略里面,“以价换量”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存在。
二原因:在新房“产业链”复苏之前,楼市的主要任务还是止跌回稳这点并不奇怪,国家部门就强调过很多次,频频提到“止跌回稳”这四个字,但是这里的重点并不是止跌回稳,而是新房“产业链”什么时候复苏。
你发现没有,很少人提到新房“产业链”,你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
顾名思义,新房“产业链”不是某一个步骤,而是囊括了融资、拿地、开工、销售等等一系列步骤。
注意看下面四份数据,有点杂,仔细看:
1、全国房地产融资总额4420亿元,同比下跌25.6%;2、新开工面积4.4亿平,而最近三年足足少了10.2亿平。
3、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8.63万亿,同比下跌10.3%;4、新房销售面积77930万平,同比下跌15.8%。
截止到十月底,2024年楼市的多项数据都在下滑,当然也有好的方面,既然止跌还是主要任务,可问题是到底怎么止跌呢?
三原因:在楼市真正回暖之前,民众的“价跌预期”可能还会存在说句实话,房价的影响确实不小,尤其是在买方市场,一不缺房子,二不缺好房子,所以啊,定价主导权基本都在买房人的手上。
他们希望什么?当然希望价跌了,哪怕一平就跌了100块,那一套房也能便宜几千块。
所以久而久之,民众的心里就会出现“价跌预期”,这时关键就是楼市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回暖,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否则开发商就不会“以价换量”了。
总而言之,其实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房价究竟是涨还是跌,房子究竟是资产还是债务,归根结底都要基于时代,从1998年算起都20多年了,就算从2008年算起也有10多年了,楼市不可能一直猛增,房价也不可能猛涨。
说一个很现实的情况,你想靠买房致富,那总得有人买单,请问谁来买呢?
按照一平2万块来算,89平的总价就是178万,除去71.2万的首付,剩下的106.8万都得贷款,利率就算3%,那一年的本息也达到了5.4万。
那房价要是涨到4万一平呢,要是贷款买一套89平的房子,一年的本息可就是10.8万了。
要是涨到8万一平呢,本息就是21万。
你要知道这是无止尽的,房价越高就越可能出现潮水和泡沫,而且肯定有潮水退却和泡沫破灭的时候,真到了那个时候,房价越高,风险就越大。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讨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