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句流传千年的民谚,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殷切期盼。农历的二月二,被民间人们称之为“龙抬头”,它又叫“春龙节”,是二月当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这天,蛰伏一冬的巨龙苏醒,昂首腾飞,带来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
那么这个龙抬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民间有着多个说法,据传,古代龙王,因触犯天条被玉帝惩罚,压在山下。百姓为了救龙王,纷纷向天祈祷,最终感动了玉帝。玉帝下令在每年二月初二释放龙王,让它抬头升天,掌管降雨。
但其实龙抬头比较可信的说法,应该是星宿的一个变化。中国古代天文学将天空中的恒星分为“二十八宿”,其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了一条龙的形象,称为“东方苍龙”。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黄昏时分,东方苍龙星象中的“角宿”(龙的角)开始从地平线上升起,仿佛巨龙抬起了头,因此被称为“龙抬头”。
而龙抬头的习俗,历史上也有相关的一个记载,比如《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说道:“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意思就是将龙引入家中,带来雨水和丰收。
龙抬头节,它不仅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关于饮食的节日,老话就有 “二月二龙抬头,吃三样好兆头”,哪3样?龙抬头节饮食啥讲究?
第一样:猪头肉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在二月二这天,人们都特别喜欢吃猪头肉,这个也是这个节日的应景食物,猪头象征着“龙头”,吃猪头肉寓意“抬龙头”,祈求新的一年鸿运当头,事业蒸蒸日上。
这个猪头肉,一般都是采用卤制的一个方法,因此,在这天,熟食店的生意也是异常火爆,卤制得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猪头肉,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咬上一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第二样:牛肉面
在这天,人们还会选择吃上一碗牛肉面,选择面的时候,最好是那种细细的,面条细长,形似龙须,“龙抬头”这天吃牛肉面就被称为“扶龙须”。
早上,家里人把牛肉卤制好,然后煮上一碗细面条,把牛肉盖头放在上面,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就做好了,寓意着新的一年顺风顺水,万事如意。
第三样:素饺子
二月二这天还会选择吃上一点素饺子,饺子形似元宝,又像龙的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被称为“咬龙耳”,寓意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人们采摘一点春天的时令菜,然后制作成馅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节日的氛围感拉满。
龙抬头的饮食讲究
“龙抬头”这一天,民间素有“吃龙食”的习俗,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将食物与龙的形象联系起来,寓意沾龙气,讨个好彩头。同时在吃的时候吗,还要考虑到一个季节性,要顺应时令。
比如说这个时候很容易上火,所以也可以选择一些荠菜来吃,或者是选择吃一些芥菜,另外也要注意,按照传统,这天不能去吃米饭,人们认为米饭是龙子,不能把它给吃掉了,不然的话,就不能带来丰收了。
“二月二龙抬头,吃三样好兆头“,这3样分别是猪头肉,牛肉面,还有素饺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对于饮食的一个重视,还有节日到来之后,其内心还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抬起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