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搬迁就她不走,苦守20年最后结局怎样

夏有南风 2024-09-29 22:57:11

文字/编辑:夏有喃风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从古至今的无尽岁月里一直奔腾不息,孕育着这个古老的文明。

而就在1992年,一个史无前例的工程——三峡工程,就在长江上游拉开了帷幕。

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将彻底改变长江的面貌,磕也将长江上下游和沿岸数以百万人的命运裹挟其中,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张秉爱,她本身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世世代代生活在湖北省秭归县桂林村,那是长江边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

她的一生,与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紧紧相连,虽然童年的记忆里,家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生活也很是清苦,但张秉爱依然对家乡充满了感情。

18岁那年,她嫁给了同村的残疾人熊建云,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婚姻,但她并没有反抗的余地。

那时候的农村,对于女人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过天,

从此,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肩上,她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日复一日地劳作,养育孩子,照顾丈夫。

一直到1992年,三峡工程启动的消息通知到了各个村落,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焦虑自家的房子和耕地怎么办。

很快,政府派了人来村里宣讲搬迁政策,承诺提供新的住处和补偿金,而大部分村民选择了搬迁,有些恋旧的老人在子女和政府人员的劝说下,没多久也搬了。

只有张秉爱拒绝了,她舍不得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担心搬迁后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更放心不下残疾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原本烟火味十足的村庄变得越来越冷清,曾经熟悉的景象逐渐消失。

张秉爱一家成了村里最后的留守者,随着留守的时间越长,她在附近人的口中便成为了一个“钉子户”。

生活的不便,安全隐患,都无法动摇她的决心。她默默地告诉自己:“只要还有这片土地,就一定能熬过去。”

然而天不遂人愿,现实的压力如影随形,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张秉爱家老屋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003年,她被迫带着家人搬到了175米水位线以上的山坡上,用木板和塑料布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棚屋。

山上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生活条件比起以前还要艰苦。

尽管如此,张秉爱依然没有放弃回家的希望,她期望着有一天江水退去,自己能重回故土,能回到自己的家。

可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渐完工,她始终没有等到那一天,而直到政府的搬迁政策越来越严格,她的坚持才最终被现实击碎。

她无奈地接受了政府的安置方案,用4800元的安置费,在公路边买下了几间简易的窝棚。

搬进新家的那天,张秉爱的心情五味杂陈。

新家的环境自然不是原来山上能比的,有水有电,周围有人气,买东西也方便。

但在张秉爱的心中,却始终无法释怀对故土的思念,她知道,这里永远不可能成为她心中的“家”。

然而,生活还要继续。在儿子的帮助下,张秉爱一家住进了新建的砖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她开始尝试适应新的生活,并找了块地种植玉米、橘子等一些经济作物,日子也渐渐有了起色。

张秉爱的故事,是三峡移民工程中一个特殊的注脚。

她的经历,折射出三峡移民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一个关于故土、抉择和命运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时代变革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故事。

在1995年,一位名叫冯艳的年轻女子来到了长江边上,将这个动人的故事搬上了荧幕。

她是一位经济学博士,却选择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中的个体命运。

在日本留学期间,她被电影节上那些记录现实的优秀纪录片深深触动,决定放弃原本的职业规划,扛起摄像机,去记录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年,冯艳来到预计搬迁的沿岸地区,原本以为会看到移民们一个个悲伤离别,哭天抢地的场景,然而现实却大为出乎她的意料。

搬迁的村民们并没有想象中的悲伤,反而个个喜不自胜,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积极地收拾行囊,准备迎接新的家园和生活。

冯艳感到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村民们会如此平静地告别故土,咱们中国人不是最讲究“故土难离”的吗?

抱着疑惑,她询问村民们的感受,得到的回答却是理所当然的喜悦。

原来,国家为移民们提供了完善的安置政策,他们将搬迁到沿海地区,开始更加美好的生活。

目睹这一切,冯艳陷入了沉思,她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过于片面。

三峡移民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搬迁,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对于那些世代生活在贫困地区的村民来说,搬迁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有理由感到高兴。

冯艳开始调整自己的拍摄思路,她不再局限于个体的情感表达,而是将镜头对准移民们的生活变化、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国家在移民安置方面做出的努力。

她记录下村民们搬进新家的喜悦,记录下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奋斗与拼搏,记录下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坚韧与乐观。

冯艳的镜头,记录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是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

她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三峡移民工程的真实面貌,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

三峡移民工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壮举,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

它不仅改变了长江的面貌,也改变了百万人的命运。

在这场浩大的工程中,有像张秉爱一样对故土充满眷恋的老人,也有像冯艳一样记录时代变迁的观察者,更有无数为了国家发展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也展现了中国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的阵痛与希望。

三峡工程的建成,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峡移民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它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峡移民

南方周末网:《【电影】慎用你手里的机器——山形电影节获奖者冯艳访谈》

0 阅读:1

夏有南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