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美女护士”的堕落史,她的奢靡荒唐,比你想得更恶劣

历史海大富 2025-03-23 04:47:17

“让她替我背黑锅进监狱,这我忍不了。”

这句话是一位公安局局长在庭审中为其下属喊冤说的话,乍一听,相信很多人都会被他所打动,但在当时,这位公安局局长的“情深义重”却换来了反效果,只因他的这位下属是当地有名的“美女护士”——格日措。一名护士为什么会成为公安局局长的下属?又为什么会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青海“第一美女护士”的堕落史。

一、一步登天的“魔幻晋升”:护士变所长

格日措出生在青海的玛沁县,那里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地理条件十分严苛,因此发展也比较落后,是深度贫困县之一。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格日措,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因此在学习上从没有过懈怠。在她的努力下,她成功考上了一所大学,毕业后又顺利地进入到了昌麻河乡卫生院担任护士。

不过虽说是卫生院,它的位置也十分偏僻,如果要去往县城,还得开五个小时的车,格日措在这里一呆就是9年。本以为日子会这样一直平淡地过下去,但接下来格日措的晋升之路就像坐火箭一样,看得人目瞪口呆。

2011年,格日措被调到了大武乡卫生院,这里离县城更近,医疗设施也比较完备一些,这个调动还比较正常,毕竟格日措在医院有了多年经验。可是仅仅六个月后,她就被调至玛沁县的司法局,要知道此前格日措没有任何关于政法方面的工作经验。而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在司法局工作了一年后,格日措又空降德尔尼铜矿派出所所长,成为了当地最年轻的副科级女干部。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可这句话在格日措这里却变成了一句笑话,从护士到派出所所长,跨度之大在当地引发哗然,有民警私下透露:“普通民警熬到退休都未必能当所长。”

如此招摇的履历再加上格日措较好的面容,自然引来了许多目光的窥探,而对于人们的各类猜测,格日措并没有做出回应,而是埋头工作。在担任派出所所长的6年后,格日措又一次被提拔,成为了玛沁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主任以及纪检书记。这次的晋升格日措有了一些底气,毕竟在公安局工作的这几年里,她几乎每一年都会得奖,而这些奖状加起来,一个成年男性都有些抱不住。

不过,关于格日措的流言蜚语一直没有停过,而在这些谜团中,有一个人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那就是当时玛沁县的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柔智。

二、格日措背后的“伯乐”

柔智,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头那个为格日措喊冤的公安局局长,他比格日措大12岁。两人是怎么结识的外人不得而知,只是将格日措调到公安局,当中确实有柔智出的一份力。2011年,柔智被任命为玛沁县的公安局局长,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将格日措从医院调到了公安局。一般来说,如果想进到政府部门工作,需要经过常规的选拔程序,比如说公务员考试。但是格日措却绕过了这个步骤,直接被柔智空降到了公安局。

打那以后,柔智和格日措就成了上下级,有内部人员透露:“柔智强势霸道,可唯独对格日措格外关照。”尽管两人都有家室,但因为联系过于频繁,因此也被人怀疑他们之间存在着不正当关系。

事实上,虽然格日措表面上是派出所所长,但实则是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掌管着全局的资金审批权。柔智甚至还默许格日措将公款存入私人账户,而也正是这种“信任”,为他们在后面的犯罪埋下了伏笔。

2014年,某公路项目部与玛沁县公安局签订协议,支付38.43万元作为保通费用。这本该是一笔公开透明的公务支出,却在柔智的操作下转入了格日措的个人账户。根据后来的起诉书披露,柔智以“高原财务制度特殊”为由,要求项目部“直接打给格日措”,而格日措则心领神会地开具收据,配合完成了这笔“影子交易”。

这笔钱最终被两人瓜分:柔智取走30万元用于挥霍,格日措则用8万元购置房产。在后来的庭审中,柔智坚称“钱是我拿的,与她无关”,但银行流水显示,格日措的账户不仅接收了款项,还多次向柔智转账。这种“你中有我”的资金流动,彻底撕碎了两人“单纯上下级”的伪装。

三、腐败曝光,法庭上演深情戏码

更荒诞的剧情发生在2016年。承包县公安局工程的刘某被格日措“借款”20万元用于购房,后又“自愿”支付6.39万元装修费。当公诉机关质问时,柔智与格日措上演了一出“代持房产”的双簧:柔智声称“买房时没带身份证,用她的名字登记”,格日措则强调“房子实际属于柔局”。然而,物业记录却显示,柔智从未踏入该房产半步,反倒是格日措频繁入住,甚至在庭审时,这套房仍在格日措名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贪污指控,法庭上的柔智竟突然情绪失控,拍桌怒吼:“让她替我背黑锅,我忍不了!”这位昔日的“保护伞”,竟在法庭上声泪俱下地为格日措开脱,甚至将26万元受贿款揽到自己身上。

面对柔智的深情,格日措则坚称自己“只是听命行事”,将公款存入个人账户是“高原惯例”,而所谓的“借款”不过是“民间借贷”。但当公诉人出示其私人账户的消费记录后,一切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更讽刺的是,后来纪委在其办公室搜出成箱未拆封的荣誉证书,这些曾为她晋升铺路的“政绩”,最终成了权力虚荣的注脚。

柔智的“深情”与格日措的“无辜”,在铁证面前土崩瓦解。公诉机关指出,两人通过“一个管权、一个管钱”的分工,形成腐败闭环:柔智利用职权为工程商“开绿灯”,格日措则负责资金流转与账目掩盖。

2022年12月,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受贿罪判处格日措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柔智获刑十二年。判决书特别指出:“二人利用民族地区监管薄弱,长期实施‘双语腐败’(以汉语伪造文件、用藏语私下交易),严重破坏基层政治生态。”

四、为什么格日措案件会发生?

格日措案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基层权力监督的漏洞与腐败滋生的温床,这一案件的发生,凸显了任前公示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任前公示制是指通过将拟任干部的履历、业绩、廉政情况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从而堵住“带病提拔”的漏洞。然而,在格日措的晋升过程中,任前公示却流于形式,甚至可能被刻意规避。

据相关线索,当时格日措的晋升公示仅简单列出“拟任派出所所长”,却未披露其护士背景与政法经验的缺失。这种“选择性公示”掩盖了关键信息,使公众监督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在一些地方,任前公示往往只有短短几天,甚至仅在内部系统发布,普通群众难以参与。这种“走过场”的公示,无法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事实上,在格日措上任前有一个插曲,那就是她的党员身份被纪委监委认定为“不予认定”,说明她的入党材料与程序存在严重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却在她的多次晋升时始终无人提起,这也表露了公示与审查机制的脱节。

因此,任前公示制不应该孤立存在,而应与组织审查、群众举报、纪委监督等机制联动。例如,在公示期间,组织部门应对拟任干部的履历进行严格核查,纪委应对其廉政情况进行专项审查,群众举报的问题应及时调查核实。如果在格日措被任命为派出所所长时,公示与核查能够到位,或许就能让格日措回归到她正确的人生轨迹。

结语

从乡卫生院护士到手握重权的派出所长,格日措的“开挂人生”背后,藏着远超外界想象的贪婪与荒诞。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欲望的失控,更是一部基层权力监督失效的黑色寓言。

事实证明,腐败不仅发生在“大官”身上,也可能滋生在“小官”手中。而这种“小微权力”的腐败,往往会因监督缺失而更加猖獗。

庆幸的是,此案后,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启动了“雪域清风”行动,全面整顿执法领域腐败,建立藏汉双语巡察机制,并在全省推行派出所长异地交流制度。不过,相比起制度的修补,消除人心的贪念则要难得多。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青海美女护士跨界出任派出所长后两次晋升,与原局长共同贪污受贿受审

陕西法制网:“女护士当上派出所长”追踪:时任公安局长两月前落马

3 阅读:232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