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中,美国可以说在全世界到处试图扶植自己的势力。干扰全世界所有有潜力的竞争对手,是美国保证自己始终保持国际地位的一贯手段。
印度,目前作为美国牵制中国和俄罗斯的重要“盟友”,一直都是美国扶植的对象。但是印度自己却始终保持自主灵活性——始终不肯加入对俄乌冲突中的俄罗斯制裁大军;虽然政治上跟中国对峙,但是双边贸易却越做越大,这让美国对印度只能“又爱又狠”。
所以,美国对印度既要拉拢,就也要限制,而印度的锡克教引发的卡莉斯坦独立运动,就是美国对付印度的一把刀。
到底印度的锡克教分离主义运动是怎么回事?美国又为何支持?中国对此什么态度?
让我们一一道来:

一、旁遮普的变化
要说明白印度的卡莉斯坦独立斯坦独立问题,要从锡克教说起。
锡克人在我们的认知中,总是裹着大大的头巾,蓄着浓密的胡须。而且因为这里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交融混杂之地,锡克教也应运而生。教派的创始人那纳克,是商人出身。
年轻的创教者花了多年时间游历印度、波斯和阿富汗等地。当时的北印度,各类灾害频繁发生,许多传统宗教的教义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自圆其说。
看到当时的北印度贫穷落后,而且自然灾害频发,原本的许多宗教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都不能自圆其说。
比如印度教当时极为歧视妇女丈夫死了妻子就要跟着殉葬,但是一旦父母都死了,孩子就无法生存,因此锡克教就主张禁止殉葬。
再比如印度教还主张在自然灾害的时候,杀了牲畜献祭神灵。可是如果把牛杀了,耕地就更难,锡克教就主张不要进行献祭!
而且锡克教还主张人人平等,不歧视妇女,溺杀女婴,因此传播的非常快。这种世俗化的宗教极为有感染力,尤其对于底层民众吸引力非常强。相比于印度的其他宗教,更容易让普通老百姓信服。

但是锡克教的主张却对统治阶级不利,莫卧儿王朝大力打压,要求他们改变自己的宗教模式。
于是从1700年开始,锡克教为了维护信仰开始形成半军事化组织,所有的锡克教男子在成年之前就得集体居住并训练剑术。逐渐在教徒中,形成了类似斯巴达的半民族化宗教。
因此,锡克教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夹缝中活了下来。
二、锡克族和卡莉斯坦
一直到英国殖民印度期间,英国人十分重视锡克人,他们刻意的招募跟印度教有仇视的锡克族参军,最终组成了10万人的锡克军团,横扫了北印度。而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给英国提供了上百万的军队,其中15%是锡克族人,而锡克族的总人口数仅占印度人口的2%。
在20世纪40年代印度谋求独立的时候,其实是各种族和宗教各自在谋求独立。当然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还是印度教和穆斯林两家。最终英国的蒙巴顿勋爵提出印巴分治,只允许印度教占领大部分的印度,而将穆斯林都迁往巴基斯坦。
在这期间锡克族的原住地旁遮普被一分为二,锡克族人面临去印度还是去巴基斯坦的选择。最终在甘地和尼赫鲁的感召下,锡克人还是选择加入了印度。
尼赫鲁非常重视锡克族,当时都锡克族人遍布军队,在印度军中,一半的陆军军官,40%的海军军官,1/3的空军军官,都是锡克人。而且,旁遮普地处印度河和恒河上游,处于中国、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中间,历史上,游牧民族入侵印度的第一站就是旁遮普。因此,尼赫鲁对锡克人采取了拉拢手段,承诺了一定的自治地位。

可是随着印度国内越来越稳定,锡克族也开始试图谋求独立。可是印度经过1962年的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和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让印度高层意识到旁遮普的重要性,认为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绝对不能独立。因此,开始限制锡克族的自治权利。
可是,旁遮普越来越多的锡克人也开始觉得尼赫鲁家族的政治承诺难以实现,反而就更倾向于独立了。
双方的矛盾在60年代到70年代彻底爆发,旁遮普是印度的一大粮仓,因此印度的中央政府在旁遮普大规模的低价收购粮食,旁遮普只占印度面积的1.7%,但却提供了当时印度国家收购粮食总量的55%。
可以说这是印度中央在剥削旁遮普了,这让锡克族的年轻人觉得种地越来越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开始仇恨印度中央。
锡克人开始慢慢跟中央政府发生武装冲突,锡克教与印度教徒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破坏、暗杀、劫持飞机等恐怖行为也越来越多。从1982年到1984年6月的这段时间,锡克族与印度教徒的冲突就造成了数千人死亡。
锡克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宾兰德瓦勒担心印度政府会抓捕他,于是躲进了锡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则金庙。紧跟着,越来越多的锡克教教激进主义者,开始围绕金庙展开了武装活动。最后甚至聚集了3000多人,其中还包括了不少现役士兵以及两名退役的印度军队少将。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忍无可忍,最终命令军队攻击金庙。可是金庙附近的锡克军队实在不少,想要不破坏金庙就打进去是不可能的。

最终,印度政府军只能使用重型武器将金庙破坏,虽然打散了这只聚集起来的武装,但是却激发了整个锡克族人的强烈复仇情绪。一些原本的温和派锡克族人也因此变得激进,起来反抗印度政府。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准备接受英国电视台一个纪录片记者的采访,在她走出门的一刹那,她的锡克保镖对她连开数枪,英迪拉·甘地扑倒在地;另外一个锡克保镖从草丛出,用一把冲锋枪对她扫射了30多发子弹,英迪拉·甘地当场毙命。
这一次轮到痛失领袖的印度教徒对锡克教徒的愤怒报复了,英迪拉死后短短4天时间,总共约有近3000人被杀,另外还造成了5万多人无家可归。
1985年7月,英迪拉·甘地的儿子拉吉夫·甘地代表政府同锡克教温和派领导人签订了旁遮普协定,同意把昌迪加尔及所有说旁遮普语的地区划归旁遮普邦,同意制定全印锡克寺庙
法,在运河河水的使用等问题上也向旁遮普作出让步。
但可惜,这份协定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锡克极端分子刺杀了签订者朗格瓦尔,加上印度政府未能在1986年初如约实施协定。1987年1月,锡克极端组织又在金庙升起卡莉斯坦国旗。三个月后,锡克恐怖分子掀起了更具攻击性的锡克教改革运动,迫使大批印度教徒迁离旁遮普。

从此以后,锡克极端分子就成了真正的恐怖分子。经常制造各种恐怖活动,而印度政府也对其实施长期和大规模的清缴。
三、养虎为患
1985年这些锡克极端分子还捅出了大篓子,他们炸毁了印度航空公司,一架从加拿大飞往伦敦的班机,致使飞机上329人全部遇难,其中大多都是加拿大人。
可是,加拿大这算是自作自受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加拿大居然是印度以外锡克教徒最多的国家。加拿大境内有近80万名锡克教徒,约占全国人口2%。锡克教是加拿大人数增长最快的第四大宗教,其教徒在该国政治、经济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大量锡克极端的反政府份子都隐藏在加拿大,为此两国不止一次的发生争执。
2023年的6月,一名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在温哥华郊区被暗杀。此人是加拿大卡莉斯坦猛虎组织领袖,主张印度旁遮普邦独立,曾在2020年被印度列为恐怖分子。事后,加拿大方面称印度特工有很大嫌疑,但是印度对此表示否认。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因此在G20峰会上,遭遇了莫迪政府的冷遇。特鲁多也不给莫迪面子,当众宣布加拿大安全机构已经证明,尼贾尔被刺杀就是与印度政府特工有关。
可没想到9月21日,又一名旁遮普邦独立运动支持者,在加拿大温尼伯市被刺杀,印度又狠狠扇了加拿大一巴掌。

特鲁多和莫迪
2023年3月18日,印度警方宣布中止整个旁遮普邦2000万民众的互联网接入,以追捕“卡莉斯坦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阿姆里帕尔·辛格。3月20日,支持“卡莉斯坦运动”的海外锡克族群体围攻了印度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高级专员公署,同时,澳大利亚、美国等国也发生了针对印度政府的抗议事件;亲“卡莉斯坦运动”的势力甚至一度试图干扰正在印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部长级会议。
其实,这些运动上我们能看出,谁在背后操盘和默许呢?自然就是美国!
尽管印度被视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伙伴,美国政府却以“支持民主与人权”为由,默许了锡克教的运动,甚至暗中资助卡莉斯坦的独立运动。况且,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系是人尽皆知的,这个美国的后花园向来唯命是从,要说锡克族的极端组织大规模涌入加拿大,没有美国默许这谁也不信!
与美国的干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明确反对立场。中国政府多次表态“坚定支持印度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强调卡莉斯坦问题是印度内政。2024年10月,中印边境争端通过对话达成阶段性解决方案,两国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其实,美国的做法就是在培养下一个乌克兰,不管是卡莉斯坦还是中国台湾,美国都是向着乌克兰的方向培养。牵制潜在敌人已经是美国的一贯行为。但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干涉他国内政,破坏其他国家主权的行为,最终都必然报复回自己的身上!
参考资料:
莫迪强硬处理印加外交风波,铸成“双刃剑”? 张书剑
世界知识
2023-11-01
新的向心力与离心力:印度“卡利斯坦运动”复兴? 杨怡爽
世界知识
2023-04-16
印度锡克民族主义及其宗教-政治动因探析 欧东明
南亚研究季刊
2020-12-21
美国首次“指名道姓” 指控印度雇员“雇凶谋杀”2024-10-20 09:50:35稿源: 环球时报
从印加外交纠纷看美国对盟友伙伴的驾驭术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
坚决支持德克萨斯人民民主共和国独立!!![点赞]
我们应该坚定支持印度分裂
废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