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中有花程式,需要在字母G的上面和下面各画一条横线。
下划线G很简单,G上划线就需要用拼音的方式。以前我就是用图片来绘制。
昨天我不想用图片,想用word。最后就是在注音的时候,将在拼音里面,将下划线加在字母的上方,还可以调整横线和字母的距离,就是不能调整线条的粗细,不过这样已经够用了。总比绘图简单一些。
很多特殊的符号,怎么输入,都需要重新学习。
2017年以前的时候,图片的排版都是用标题。
后来我就修改为题注,正文中用交叉引用。
这样的排版可以自动排序,减少了很多排序的工作量。
良人改书稿,他还没有习惯用题注,在修改的时候,他就嫌题注没有标题的样式好。
其实,题注是可以用引用——插入表目录,来插入所有题注的目录,可以通过题注的目录来看题注。

只不过定稿中一般不做这样的目录,我没有在正文中插入题注的目录。
一个人没有习惯用题注的时候,还以为标题好用。
其实,图片的排版,题注和交叉引用最好用,最节省时间。
我已经习惯用题注了,根本就不用标题。
写书的时候,经常会插入一张图片,导致所有图片的排序都改变了。如果不用题注和交叉引用,图片排序就需要用很多时间,这就是浪费时间。
Word确实增加了人工作的效率。没有word的协助,工作效率会非常慢。
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偶尔改变一次,总以为过去的方法好。
其实,我是用了很多次交叉引用,才这样排序最简单,只需要更新域,就可以更改图片的顺序。这让几百张图片的排序,变得非常省时间。
只有经历过排几百张图片的苦,才知道要自动排序,不能人工排序。
能够自动化的工作,千万不要手工去排序。
包括出题的时候,顺序,都是自动排序最好,最省时间。
不会的时候,老以为手工排序也可以,不用学习新的东西。
新的东西,一旦学会,就可以加快工作的速度,根本就不在排序上花时间。
用方块字的人,怎么也写不出word程序。程序都是用英语写成,无法用方块字来写。
就这样的科学水平,还天天抵制这个,抵制那个。
人骄傲起来,根本无法改变。
骄傲也可以蔓延,人人都骄傲,社会就无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