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户惜售导致产区余货量高于往年,基层货源销售进度偏慢,叠加2025年一季度进口花生到港延迟(如塞内加尔出口禁令、苏丹内乱影响),短期供应压力部分缓解,可能支撑价格阶段性反弹。春节后压榨厂补库需求及节前备货刚性采购对价格有一定支撑,但产业链中下游库存偏低,市场交易活跃度仍显低迷,反弹幅度受限。

若二季度主产区(如河南、山东)出现极端天气(如旱涝急转),可能引发单产担忧,短期利多价格。中储粮收购政策或提供底部支撑,但政策力度有限,难以扭转整体供需宽松格局。

2025年花生种植面积预计连续第三年增长(河南、东北主产区增幅显著),叠加单产恢复性增长(若无极端天气),总产量或进一步增加,供应压力显著。二季度后进口花生到港延迟问题缓解,与国产花生季节性抛售时间重合,市场面临“新陈交替”压力,价格易快速下跌。
油厂因花生油、粕价格走低及库存高企,采购意愿谨慎,压价策略可能延续。经济环境影响下,食品花生需求增长受限,节日效应带来的短期需求难以改变长期疲态。

花生种植收益仍高于玉米等竞争作物,若无政策干预,种植面积可能维持高位,持续施压价格。若单产因气候改善进一步提升,累库周期或延长,长期价格中枢或进一步下移。全球花生丰产预期(如印度、美国增产)可能压低国际价格,间接影响国内进口成本与市场情绪。
生长季的干旱或洪涝可能阶段性扰动单产预期,引发价格波动。进出口政策或储备收购力度变化可能短期改变供需平衡。投机资金介入可能放大价格波动幅度。

短期(二季度):关注阶段性反弹机会,但需警惕供应压力后移风险,逢高轻仓试空。
中长期(三季度后):以逢高抛空为主,重点关注新季花生上市节奏及油厂采购动态。
套利机会:新陈花生价差或月差交易可能因供应节奏分化出现机会。
综上,花生期货价格在2025年或呈现“短期震荡反弹—中期承压下行—长期偏弱调整”的走势,需密切关注产区天气、农户售粮进度及政策动向。建议投资者结合实时数据动态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