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亏损超14.5亿,演员曾因歧视亚裔遭围攻,狂删中文评论

娱看社会 2025-03-29 12:54:40
文|8卦娱信息源:本文陈述的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详情赘述在文尾。

“白雪公主”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形象,而作为“造梦工厂”的迪士尼推出的新版《白雪公主》更是备受期待。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新版《白雪公主》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呢?影片中的“白雪公主”在现实中是否真的那么优雅和知性呢?

虽然这部影片耗资2.7亿美元(约合19亿人民币),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制作,相当于两部《流浪地球2》的预算,但在中国内地首周票房仅有640万。

全球的票房也不过区区1.16亿美元,最后可能将会血亏14.5亿元,连本都很难收回。

为何如此经典的形象,却被迪士尼改编得如此失败?尤其是在中国内地,似乎并不受观众欢迎。

首先,就是关于白雪公主的外形。在人们的固有认知中,“白雪公主”应该是拥有白色皮肤的形象,因为原著中明确提到白雪公主是“雪白肌肤”。

然而,瑞秋·齐格勒是典型的拉丁裔,外形是黄色皮肤。将原本的“白雪公主”改成了“黄皮公主”,确实让人感到不协调。

尽管片方试图通过“白雪之名源于出生时的暴风雪”这一解释来为自己开脱,但观众并不买账,认为这个“白雪公主”难以接受。

其次,是“小矮人”的设定。根据剧组的设定,小矮人本应是高矮胖瘦、各种肤色的形象,但最终却直接使用了CG技术来呈现。更令人失望的是,影片中白雪公主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著中,白雪公主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公主,但新版中却变成了一个只会吹口哨、对小矮人呼来喝去的“懒公主”。

此外,原本英俊帅气的王子角色也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男性角色,被观众吐槽为“工具人”。

除了角色和设定上的问题,场景布置也让观众大跌眼镜。影片中所谓的王国只是一个很小的村庄,森林的“塑料感”十足,而最后的大战场景中,士兵甚至连20人都不到,所谓的“大场面”变成了“村口大战”。

除了影片本身的诸多槽点,女主瑞秋·齐格勒在戏外的行为更是让观众极度不满,尤其是对亚裔群体。2023年在一场电影的首映礼上,一位中国博主想要与她合影,却被她翻了个白眼,示意博主走开。

而她随后却与旁边的白人交谈甚欢,这种明显的“看人下菜”行为引发了众人的质疑。

事后,瑞秋·齐格勒在推特上蛮横地竖中指作为回应,并且还冠冕堂皇地表示“尊重女性”。

更恶劣的是,事后她在评论区看到了许多替博主鸣不平的中文评论,她不仅直接无视,甚至还大批量删除中文评论,并且随后关闭了评论区。

尽管后来她晒出了自己与一名亚洲男性的合影,试图挽回形象,但显然为时已晚。这一系列操作无疑让她在中国观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也为影片的票房惨败埋下了祸根。

所以,年少成名的她才会做出那样歧视亚裔的事情,但这次票房的惨败就是对她最有力的回击。

当然,除了《白雪公主》备受诟病之外,近年来迪士尼的其他改编作品也争议不断。

比如2023年上映的《小美人鱼》。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迪士尼不顾观众的感受,直接将“小美人鱼”换成了黑人演员海莉·贝利,变成了“黑色小美人鱼”。

或许是想让观众觉得,童话中也有黑人的“一席之地”,并且还营造出了一种“如果世界有美人鱼,那么一定有黑人的美人鱼”的社会风向。

但这种刻意的行为,不仅忽略了观众的感受,反而起到了反效果。《小美人鱼》的票房也直接翻车,仅有400万美元的票房。

还有跨性别版本的《小飞侠》,以及上面提到的黄皮肤“白雪公主”。

更讽刺的是,《白雪公主》上映后,IMDb的评分直接跌到了1.7分,创下迪士尼真人改编电影历史最低纪录,烂番茄新鲜度仅为43%,连豆瓣评分也从4.4跌到了4.2,毫无疑问是一部烂片。

《白雪公主》的失败不仅仅是这部电影的失败,更是迪士尼对经典改编的失败。

这说明,不要轻易改变甚至颠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形象。

对于瑞秋·齐格勒来说,她的傲慢与歧视行为,最终让这部电影在亚洲市场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参考信源:

1.《白雪公主》,“2025年最具争议电影”?环球时报

2.魔镜瞎了?新版《白雪公主》癫成了一场灾难!北京日报客户端

3.北美票房|《白雪公主》变“白”,票房就会好吗?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娱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