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诚,这个名字在华人圈里几乎无人不知。
他是香港商界的传奇,从一个逃难少年一步步爬到亚洲首富的位置,打造了一个横跨全球的商业帝国。
房地产、港口、能源、电信,他的手伸得很长,影响力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最近几年,特别是2025年初,李嘉诚的日子似乎不太好过。
标题里提到的“悬崖勒马,钱包缩水781亿,次子开始分家后,港口交易推迟”,这几个关键词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当前困境的大门。
李嘉诚1928年出生在广东潮州,14岁那年因为战乱跟家人跑到香港。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他只能辍学打工养家。
从塑料花厂的小工干起,他愣是靠着一股子韧劲和对生意的敏感,自己开了长江塑胶厂,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后来,他看准了房地产的机会,从1950年代末开始买地皮、建楼,1970年代又搞起了长江实业集团,把生意做到港口、能源、电信这些大领域。
巅峰时候,他旗下的港口业务覆盖全球几十个国家,成了国际贸易里绕不开的大玩家,外号“超人”,一度稳坐亚洲首富的宝座。
但2025年初,一场风暴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他手里的海外港口资产成了烫手山芋,特别是巴拿马运河附近的几个港口。
他想赶紧卖掉,找了美国贝莱德集团谈交易,打算以1700亿港元的价格出手43个港口的经营权。结果这事儿一公布,市场炸了锅,股价大跌,他掌控的公司市值直接蒸发781亿港元。
次子李泽楷这边也开始撇清关系,家族内部有点乱套的味道,最后这笔港口交易还不得不推迟。
要弄明白这事儿,得先看看背景。
2025年初,中美关系因为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问题绷得很紧。李嘉诚的港口生意,尤其是巴拿马运河附近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成了双方博弈的焦点。
巴拿马运河可是个大动脉,全球6%的海运贸易都得走这儿,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地位重要得不得了。
李嘉诚的和记港口集团早在1997年就拿下了这两个港的特许经营权,之后这些港口不仅是他商业帝国的重要支柱,也跟中国在海外的“一带一路”布局挂钩。
可这两年,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关注度突然高了起来。前总统特朗普甚至喊话说要“收回”巴拿马运河,还放话“美国正在夺回巴拿马运河”。
这话虽然听着有点夸张,但信号很明显,美国不想让这些关键资产落在中国企业手里。李嘉诚一看这架势,觉得不妙。
他担心再拖下去,这些港口可能会被美国政府限制甚至没收,风险太大。
于是,他决定把包括巴拿马两个港在内的43个海外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集团,想赶紧脱手,换点现金,避开政治风险。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嘉诚行为的不合理性,按照常理,如果要将利益最大化,应该采取招标的方式出售这43个港口经营权,但李嘉诚却像出售临期商品一样,火急火燎地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了出售协议,这根本不符合商业逻辑。
交易消息一出,长和系四家公司的股价就跟坐了过山车似的,直接往下掉。
第一个交易日,香港交易所里一片红,股价跌得让人心慌。
到3月底,市值蒸发超过781亿港元,1700亿还没进到钱包,就先赔了近一半,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这时候,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站出来了。
目前,他以个人的名义、香港青年企业家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向内地有关部门示好,28日,他再次通过媒体表示,他本人早于2008年就辞去了和记黄铺副主席和执行董事职位,除了旗下基金客户的投资,他在长和不持有任何股份,长和也不持有盈科旗下任何公司的股份,并强调他“独立在创科和金融方面发展业务”。
李泽楷这几年其实早就开始单干了。他有自己的盈科拓展集团,主攻科技和金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跟李嘉诚的传统产业不太搭边。
这次港口交易闹得沸沸扬扬,他赶紧出来表态,估计是怕被家族的麻烦拖下水,想保住自己的地盘。
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是长和的董事局主席,负责家族生意的大局。但这次港口交易,他跟老爸李嘉诚的想法不太一样。
据说李泽钜觉得应该公开招标,把价格抬高点,卖个好价钱。可李嘉诚急着脱手,选了跟贝莱德直接谈,速度快但价格未必最优。这父子俩的分歧,让家族内部的气氛有点紧张。
李泽楷这边再一表态,家族的裂痕就更明显了。外人都在猜,他是不是想彻底跟家族分开,自己闯出一片天。这事儿对李嘉诚来说,肯定不是啥好消息,家里乱了,生意还怎么稳?
港媒《星岛头条》3月28日最新报道,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所以原计划4月2日签合同的仪式直接取消,交易暂时搁置。

交易推迟,市场稍微缓了口气,股价跌势没那么猛了,但信心还是没完全回来。投资者开始重新掂量李嘉诚这艘大船到底还能不能稳住,资金流回来一点,但股价还是低迷。
对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来说,这是个两难局面。继续推交易,可能监管更严,舆论更狠;不推吧,贝莱德那边估计得要违约金,损失也不小。他现在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挺尴尬的。
李嘉诚这次港口交易的风波,真是商业和政治搅在一起的典型案例。
他想卖港口,本来是怕政治风险,保住自己的钱。可没想到市场反应这么大,舆论骂得这么狠,家族还出了点乱子,最后只能推迟交易给自己留点喘息的空间。
往后看,他这商业帝国咋走还不好说。推迟交易是争取了时间,但怎么平衡自己的利益和外界的期待,怎么收拾家族内部的乱摊子,都是大问题。
这事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现在这全球化时代,生意不是光想着赚钱就行,政治的风向、国家的大局,都得掂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