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前美国在驱逐舰上的最后探索——西姆斯级

基森评历史 2023-01-24 18:33:01

我是“保持进攻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美国从《伦敦海军条约》即将结束的1935年开始,建造了一批共22艘1500吨级条约驱逐舰,分别是格里德利级、巴格雷级和贝纳姆级。这些驱逐舰拥有相似的短艏楼船型、单烟囱、4门127毫米舰炮、4座533毫米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只有动力系统存在较大差异。

这批装备了16根鱼雷发射管的驱逐舰是美国海军在条约期间,为了应对日本海军驱逐舰威胁的应急产物,再加上美国当时正处于驱逐舰动力系统探索期,因此建造量并不大。1936年最后批次贝纳姆级开工后,面对即将到来的无条约时代,美国海军开始着手设计下一型驱逐舰,这就是西姆斯级。

西姆斯级为何会减少鱼雷发射管

首先我们先来搞清一个疑问,作为贝纳姆级的后续舰型,西姆斯级为何不再装备16根鱼雷发射管?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美国鱼雷同日本鱼雷相比出现了性能上的巨大差距。

美国海军巡洋舰、驱逐舰早期使用的是MK11和MK12型533毫米鱼雷,例如马汉级服役初期使用的就是这两种鱼雷。MK11型1926年研发成功,MK12是其改进型,产量不大只有200枚。MK11是一种热动力无制导直航鱼雷,雷头装药500磅,有3种射程:极速射程5400米/46节、中速射程9140米/34节、最大射程14000米/27节。

由于MK11与MK12型产量都不大,到了30年代中期库存已经不多,为了装备开始大量建造的驱逐舰,美国海军在MK11的基础上研发了MK15型鱼雷。MK15的性能参数同MK11一样,只是把雷头装药增加到了825磅。MK15成为美国海军在二战水面舰艇的制式鱼雷,共生产了9700枚。

美舰发射MK15型鱼雷

在大名鼎鼎的“氧气鱼雷”研发成功之前,日本驱逐舰装备的是九零式610毫米鱼雷,雷头装药400千克,极速射程7000米/46节,最大射程15000米/35节。比较双方鱼雷的性能,威力相当,MK15型在射程上略逊一筹,却也差距不大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当时美国海军想通过鱼雷发射管数量来压制对方,也是一种合理的思路。

但是随着1933年日本九三式氧气鱼雷研发成功,并于1935年开始装备部队,形势就不同了。虽然当时日本人对氧气鱼雷严格保密,但这种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情况何谈不透风的墙?九三式雷头装药490公斤,极速射程20000米/50节、最大射程40000米/36节,MK15的性能与之相比已经远远落后,美国人假若此时还想在鱼雷上一争长短,就是实属不智了。

西姆斯级的设计

在马汉级和贝纳姆级上取得成功之后,西姆斯级继续由天才设计师吉布斯操刀设计。该级舰依旧采用了此前成熟的短艏楼船型,面临即将到期的限制海军条约,船体的尺寸与排水量也有所增加。西姆斯级长106.15米,宽11米,吃水4.06米,标准排水量1570吨,满载排水量2293吨。

西姆斯级线图

动力系统

西姆斯级几乎复制了贝纳姆级的动力系统,共3座巴威公司(Babcock&Wilcox)的新式重油锅炉,蒸汽最大压力为4,100 kPa,最高温度379°C。主机没采用贝纳姆级的通用柯蒂斯蒸汽涡轮机,使用的是2台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生产的轻型涡轮机,同样配备了双减速齿轮,总功率达到了51138轴马力,超过了贝纳姆级的49250轴马力。西姆斯级最大航速为37节,最大续航里程5640海里/12节,由于排水量增加了80吨,航速比贝纳姆级稍低,但续航里程有所增加。

此外西姆斯还是美国二战前建造的最后一型单烟囱驱逐舰,后来建造的本森级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将锅炉房与机舱交替布置,美国驱逐舰随之又重新回归双烟囱模式,并一直延续了下去。

哈曼号

武器配置

既然鱼雷方面不再有搞头,西姆斯级的舰炮数量又回归到了此前的5门(22艘重雷驱逐舰为了多安装鱼雷发射管,只配置了4门舰炮),5门单管MK12型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全部沿舰体中轴线安置,这种方式作为驱逐舰舰炮标准配置模式被固定下来,随后大量建造的本森级和弗莱彻级都沿用了这种设计。

1、2号舰炮位于舰艏背负式安置,5号舰炮位于舰艉,这3门炮配备了全封闭式炮塔。3号与4号舰炮位于5号舰炮后方的平台上,两门炮隔着后舰桥背靠背安置。太平洋战争时期,大多数将3号舰炮拆除换成了小口径高射炮。

竣工初期与太平洋战争中改装后的区别,注意西姆斯级4号舰炮始终为裸炮,很多模型制成了封闭炮塔式

西姆斯级初期仍然装备了3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说明美国人当时还不够清醒,武器堆砌仍然希望越多越好。1座位于烟囱后方舰体中部平台的中轴线上,另外2座在其后方的甲板上靠着两舷并排安置。直到二战爆发后,西姆斯级才拆除了1座并排排列的鱼雷发射管,剩余2座全部位于舰体中轴线上。

该级舰竣工初期的防空武器只有4挺12.7毫米高射机枪,1941年增加到8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西姆斯级逐步开始接受防空改装,将高射机枪开始换成40毫米博福斯+20毫米厄利孔“防空套餐”,共有2座40毫米双联装高炮、4门20毫米高炮。1945年为了应付日益疯狂的神风敢死队,部分舰只拆除了所有鱼雷发射管,又安装了4座4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和一些20毫米高射炮。

早期的安德森号

MK37型火控系统

西姆斯级最大的亮点就是在1940年率先在驱逐舰上装备了MK37型火控系统。该系统包括3个部分:位于舰桥上的指令台,位于甲板下的火控计算机和一个可以感受到军舰横摇、纵摇与平摆的稳定仪。

MK37的外观,一般装在驱逐舰舰桥顶部

指令台的作用是锁定并跟踪目标,将目标数据传送给甲板下的计算机进行火控解算。指令台有一名俯仰手(跟踪目标高度)与一名回旋手(跟踪目标方位)。由火控官指定目标,俯仰手与回旋手则负责跟踪观测,位于类似炮塔一般的指令台后方的大型测距仪负责测定相对距离。1944年以后,MK37指令台顶上还安装了MK4雷达和MK22低空雷达,用于测定距离甚至自动跟踪目标。

火控计算机的解算是为了获得移动的目标的瞄准提前量。稳定仪可以减小因军舰本身摆动而造成的对打击目标的定位误差,这得益于美国海军在舰用陀螺平衡仪上的领先技术。

这是1944年之后的MK37,多了MK22低空雷达

该系统初衷是为了防空,MK37系统通过计算机计算,把127毫米炮弹引信爆炸设定在一定范围内来打击空中目标,但效果仍不理想,直到后来采用近炸引信才算解决了防空效率问题。当然MK37也可以引导打击水面目标,原理与防空相同,由于水面目标只在二维平面运动,命中率更高。

自西姆斯级开始,MK37火控系统不但装备了随后建造的所有驱逐舰,还广泛装备了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巡洋舰和航母。

1939年竣工不久的西姆斯号,舰桥顶部还没安装MK37火控系统

温赖特号,此时已安装了MK37火控系统

二战中美军损失比例最高的驱逐舰

西姆斯级全部由美国海军造船厂承建,一共建造了12艘,分别在1937-1938年间开工,于1939-1940年间服役,编号为DD409-DD420。

该级舰服役初期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南大西洋执行中立巡逻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9艘被调往太平洋战场。作为当时美国海军中最新锐的驱逐舰,装备了MK37火控系统的西姆斯级冲杀在一线,表现非常活跃,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就损失了4艘。

沃克号,瓜岛海战中战沉

1942年5月7日,西姆斯号(DD409)在珊瑚海海战中被日本飞机击沉。1942年6月6月,哈曼号(DD412)在中途岛海战中被日本伊-168潜艇击沉。1942年10月19日,奥布莱恩号(DD415)在瓜岛附近被日本伊-19潜艇击沉。1942年11月15日,沃克号(DD416)在瓜岛海战中被日舰击沉。该级最后一艘损失发生在地中海,1943年10月9日,巴克号(DD420)在意大利萨勒诺被德军U-616潜艇击沉。12艘西姆斯级在二战中一共战沉了5艘,是美国海军中损失比例最高的驱逐舰。

最后的技术探索

西姆斯级是一型单烟囱驱逐舰,常被误认为与其他几级单烟囱驱逐舰大同小异,其实则不然。西姆斯级虽然在外观上没做大的改进,但是设计思想已经从此前的“轻炮重雷”的误区中走了出来。无论是回归从前的5门127毫米舰炮,还是首次装备的MK37型火控系统,都固定成为美国驱逐舰的设计风格,在随后大量建造的本森级、格拉夫斯级、弗莱彻级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美国海军在二战爆发前建造的最后一型驱逐舰,西姆斯级可以说仍有浓厚的技术探索意味,虽然建造数量不多,却在美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请关注我,我是“保持进攻线”,持续为您带来精品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 阅读:44
评论列表
  • 2023-02-24 07:44

    MK37火控,受教了[点赞]

基森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