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法已变,外交部严词拒绝,俄发声力挺

舰载武器杂志 2025-03-24 11:41:33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近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国一系列外交新动作,中方做出强硬回应,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近期,美国外交政策出现显著转变,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美国的立场与行动令人捉摸不透。一方面,美国政府先是对俄乌双方采取威逼手段,威胁俄罗斯若不参与谈判将面临更严厉制裁,同时告知乌克兰若不答应谈判,美国将停止援助。另一方面,据彭博社18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国官员告知欧洲官员,鉴于俄罗斯希望通过协议换取欧盟解除对其制裁,欧盟将参与所有俄乌和平谈判。此前美国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曾称,俄乌和谈参与方不包括欧洲国家,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提出的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也将欧洲排除在外。这一系列前后矛盾的表态,显示出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摇摆不定。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从美国自身利益角度剖析,这种转变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美国长期介入俄乌冲突,在军事援助、情报支持等方面投入巨大。美国智库国际政策研究中心相关数据表明,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乌军事援助规模庞大,这无疑加重了美国的财政负担。同时,美国国内经济面临诸多挑战,高通胀、债务问题等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美国试图推动俄乌和谈,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轻自身财政压力,将更多资源聚焦国内事务。

在军事和核裁军领域,美国也有新动作。美国政府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展示军事力量,增加军事部署;另一方面,在核裁军问题上对中国提出不合理要求。美国自身拥有庞大的核武库,却要求中国参与所谓的三边核裁军谈判。然而,中国与美国在核力量规模、核政策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中国始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与美国核力量规模不可相提并论。

美国(资料图)

面对美国在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不合理诉求,中国外交部明确表态,严词拒绝美方不切实际的提议。在军费开支问题上,中国的国防投入始终保持合理适度增长,主要用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升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国防费是偏低的,远低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中国不会按照美国的意愿无节制增加军费,更不会在核裁军问题上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退缩、绝不妥协。

在这一复杂国际局势下,俄罗斯明确发声力挺中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政策表示高度认可。俄罗斯深知,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系列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行径,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中俄两国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方面有着共同诉求和战略利益。在政治领域,中俄两国保持高层密切沟通,战略互信不断深化;经济上,双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能源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军事方面,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双方军事协作能力。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资料图)

从国际影响层面看,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对国际格局冲击明显。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反复无常,不仅让欧洲盟友对美国的信任产生动摇,也使得地区局势更加复杂难测。其在军事、核裁军等方面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与施压,破坏了国际军控与安全体系。而中俄携手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正义之声,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强大正能量。例如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中俄多次就重大国际问题协调立场,共同推动多边主义发展,抵制美国的霸权行径。

展望未来,国际形势依旧波谲云诡。但可以确定的是,中俄两国基于深厚的战略互信与广泛的共同利益,将继续紧密合作。在应对美国霸权挑战、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进程中,中俄合作有着巨大潜力与广阔空间。世界各国也期待中俄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包容的国际秩序。

0 阅读:57

舰载武器杂志

简介:军事武器类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