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吕后专权是必然,刘邦临死前为什么不除掉她?原因其实很简单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6-21 14:42:21

前言

刘邦和吕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对帝后,这本来就是相当有意义的身份了,然而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了之后两千多年间人们从没停止关注的焦点。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皇后,吕雉却不像后世的大多数皇后一样是个贤妻良母或者负责貌美如花的花瓶,而是一位很有手段和影响力的政治家。

这对夫妻的政治手段可以说一个比一个厉害,而他们夫妻之间也没停止过斗法,当时吕雉的地位甚至比刘邦低不到哪去,刘邦也深知吕雉对权力的渴望。

人们非常疑惑,刘邦杀那么多功臣都不眨眼,为什么忌惮吕雉却不选择杀了她以绝后患呢?不是刘邦不想,而是他不敢,吕雉牵扯到的利害关系太复杂了。

一、吕后揽权

其实刘邦和吕雉之间的矛盾早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尤其在戚夫人的问题上,这对夫妻可以说是势同水火,秉持着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让,一直都在斗法。

很少有男人不喜欢美女,更何况是刘邦这样一个喜好美色的男人,在得到了戚夫人这样一个大美人之后,刘邦就越来越偏爱戚夫人,完全想不起来吕雉。

仅仅是这样的话对于吕雉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吕雉知道她和刘邦之间早就没有爱了,也从来没指望过刘邦不好色,对他的姬妾都不是很在意。

但是在戚夫人生了儿子刘如意之后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刘邦喜爱这个儿子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吕雉的儿子刘盈,甚至表现出了想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倾向。

这是吕雉不能容忍的,她做那么多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的地位稳固,这样一来自己的地位才能稳固,牢牢将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戚夫人一旦凭借刘如意上位,那吕雉和刘盈也一定会是最先被针对的对象,因此吕雉必须要保证刘盈能保住太子之位。

刘邦自然也知道这件事,他本来就不喜欢刘盈,认为刘盈性格软弱不像自己,然而在吕雉的一通操作之下,将刘盈塑造成了一个非常得人心的形象。

这时候,刘邦就知道自己已经和吕雉斗输了,因为这就代表着群臣比起支持自己改立太子,更支持吕雉这个跟他们患难与共过的皇后。

而戚夫人还在不断暗示刘邦改立刘如意,这时候刘邦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写了一首《鸿鹄歌》唱给戚夫人听,字里行间都是对改立太子的无能为力。

自此之后,戚夫人的希望就彻底断绝了,在刘邦去世之后,吕雉的报复果然也在预料之中展开,铲除了所有会威胁到她地位的人。

人们就觉得很疑惑,刘邦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什么不废后、或者直接将吕雉杀了呢?事实上,并不是刘邦不想除掉吕雉,而是因为他做不到。

二、地位稳固,刘邦不敢动

众所周知,在刘邦起兵反秦之前,最多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沛县亭长,虽然是个官员,但是他的号召力可能甚至还比不上当地的豪门世家。

然而吕雉的父亲吕太公在这个时候就看出来了刘邦今后一定不是寻常人,于是进行了一场将会名垂青史的“风险投资”——那就是将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为妻。

说是“风险投资”绝对不为过,因为刘邦当时一事无成,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个市井流氓,在这个时候,谁能想到刘邦不仅会功成名就,甚至还会当上皇帝呢?

因此吕家这个时候通过嫁女儿拉拢刘邦其实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成为了大汉江山的合伙人,而吕雉身为刘邦的妻子,自然就是大汉的股东。

但是仅仅只有吕雉一个人支撑着吕家也是有名无分,吕家投资刘邦也不是坐等赢利,而是让自家子弟作为亲戚也去帮刘邦进行争霸。

恰好刘邦起兵之后也正是缺人的时候,因此吕雉的两个哥哥吕释之和吕泽作为亲戚也跟着一起支持刘邦的起义事业,开始一起打天下。

这就导致随着刘邦一步步势如破竹,吕家在汉军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最终夺得政权的时候,吕家不仅是姻亲,还是功臣,地位几乎不可撼动了。

更何况吕雉自己在汉军中也相当受人拥护,刘邦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后方的刘家就是由吕雉来照顾的,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将刘邦的父母和儿女全都保护好就相当不容易。

因此吕雉不仅在群臣眼中是最合适的皇后人选,在刘邦心中也没什么争议,尽管刘邦一向鸟尽弓藏翻脸无情,但是作为家人来说,吕雉身为糟糠之妻为他做的太多了,刘邦没有理由,良心上也过不去将吕雉废弃。

在这两方面的相辅相成之下,吕雉地位的稳固程度即使是刘邦也动不了的。

三、影响力大,刘邦不敢动

除了吕雉的地位稳固留不给你动不了他这个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邦其实也很依赖吕雉的影响力,比起戚夫人这样一个根本没有依靠的花瓶来说,吕雉在皇后之位上是对当时的大汉江山最好的选择。

彼时汉朝刚建立不久,尽管刘邦掌控这个政权,但是政权内的威胁也相当多,那些帮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臣子们成为了最让刘邦辗转反侧的存在。

这就是刘邦为什么不顾名声也要兔死狗烹杀害功臣的原因,他当时年龄已经相当大了,知道自己在皇位上坐不了多久,必须要为身后事考虑。

刘邦虽然儿子数量不算少,但是不管是谁继承皇位,登基之后单凭自己都是很难压制住这群有功又有权的功臣们的。

只有吕雉,她不仅有吕家当靠山,在群臣之间也相当有信服力,有她辅佐的话,刘盈登基之后也不用担心被大臣们反了。

这一点也正是吕雉心知肚明的,谋害韩信就是最好的证据,尽管在钟室之祸中是吕雉下手诱杀了韩信,但是没有刘邦的允许,吕雉是不敢做这么大的事的。

所以说这夫妻俩就是互相都心知肚明对方离不开自己,就算再想办法压制对方或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最终也不会撕破脸。

事实也是如此,刘邦去世之后,吕雉掌控着权力,将一众文臣武将压制得服服帖帖,尽管也大肆提拔了吕家,但是吕雉是有数的,再怎么只手遮天也没有篡位的想法。

但是吕家其他的人就很没数了,在吕雉去世之后仍旧幻想着能篡权,最终导致了宗室和旧臣联合起来诛吕,吕家就此衰亡。

结语

这就是刘邦为什么不除掉吕雉,在当时的环境下,废黜吕雉的结果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引火烧身,一条引狼入室,这两个结果都是刘邦不愿见到的。

因此刘邦即使容忍吕雉在自己死后掌权也不愿让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0 阅读:6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