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塑料释放致癌物质?车里暴晒过的矿泉水还能喝吗?

老丛的记事本 2024-04-04 08:03:32

2024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升瓶/桶装水中平均约含有24万个可检出的塑料微粒。

此新闻一出,关于“车里暴晒过的矿泉水还能不能喝”的问题又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塑料,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质,主要由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它们轻便、廉价且易于成型,因此广泛用于包装、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塑料的多样性源于其基本组成:聚合物的种类和添加剂。例如,我们常见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各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高温对塑料的影响

高温对塑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物理变形和化学变质。当塑料受热时,分子间的运动加剧,导致塑料变软甚至熔化。这种物理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比如夏日里放在车里的塑料瓶变形。更为隐蔽的是化学变质。高温可能触发塑料中化学物质的分解,释放出有害物质。

塑料中的有害物质,比如双酚A(BPA),在正常条件下稳定存在于塑料结构中,不易释放。但高温环境可加速其释放,进入塑料瓶中的水里,带来健康风险。BP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素,可影响人体内激素水平,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致癌物质释放:科学视角解析

在高温条件下,塑料制品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渗出。这些化学物质包括双酚A(BPA)和某些邻苯二甲酸盐。双酚A被广泛用于制造多种消费品,包括一些食品和饮料容器。在高温下,BPA可能从塑料中释放出来,进而进入我们的食物和饮料中。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研究,BPA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可能会影响身体的荷尔蒙平衡。

另外,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在模拟的高温环境中,塑料瓶中的BPA释放量会显著增加。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将塑料瓶暴露在太阳下数小时,其内部液体中BPA的浓度会显著升高。这些研究揭示了高温对塑料安全性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在直接与食品和饮料接触的情况下。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车里暴晒过的矿泉水能喝吗?

能喝。

因为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瓶装水的材料都是用PET制成的,PET是一种耐高温的材料。120度以下性能是相当稳定的,并不会析出有毒有害物质的。

如果夏季水放在后备箱暴晒的话,车内的温度大概70度左右,远远低于120度。所以,只要瓶身完好,在保质期内,水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都是可以饮用的,并且不会致癌。

不过,尽管科学证实暴晒过的矿泉水车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的威胁,但还是建议避免长时间在车内存放塑料矿泉水瓶,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以防变质,危害身体健康。而且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建议使用不含BPA的容器,并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存放任何食品或饮料容器。

瓶装水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其实市面上说的很多水,都是一种概念,商家宣传的噱头,对人体健康意义不大。所以对于喝水本身来说,白开水就足够了,没必要挑这些所谓的功能水。

除了高温暴晒的水,千滚水能喝吗?

能喝!

千滚水指的是经过长期煮沸或者反复煮沸的水,只要是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并不会因为反复煮沸而导致亚硝酸盐急剧升高,从而导致癌症。

家家都要装净水器吗?

饮用水有沉淀物和异常颜色,家里可以安装净水器。否则不建议。

有些老旧小区的饮用水确实不尽如人意。有时候水里会有一些沉淀物,颜色异常,像这样的情况,家里可以安装一个净水器,对水进行过滤。

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不建议加装净水器,因为净水器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基,它会把所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过滤在机体里面,如果没有及时清洗维护的话,容易造成水的二次污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