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3岁的付雨璐是一名来自四川的初一学生。自从进入青春期后,她的身体也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个子也是噌噌噌地往上蹿。付雨璐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的发育更加好,每天除了给女儿给做各种营养搭配的饭菜以外,下班后还会陪她跳绳、打羽毛球来锻炼身体。

2015年4月24日,为了看最新更新的一集电视剧,放学后付雨璐马不停蹄地就往家里赶。就在她爬楼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感到右膝盖隐隐作痛,就像是有一把小锤子在关节深处轻轻敲击着,时而轻时而重,让人心里发慌。付雨璐试着踮踮脚尖,很快,右腿的膝盖骨就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她皱了皱眉头,回家后就立马跟妈妈进了这件奇怪的事。妈妈听后,不以为意地说道:“嗨呀,这是生长痛,发育过快就是这样的,回头给你多买点钙片。”付雨璐听后,行了也才放心了下来。
2015年5月19日,夜里付雨璐正在熟睡,忽然之间,一阵剧烈的疼痛从她的右膝关节传来,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刺进了关节一般,瞬间让她从睡梦中惊醒。付雨璐猛地抽搐了一下,咬着牙用手轻轻揉了揉膝盖,试图缓解疼痛。可她的滚烫的膝盖宛如一散发着热气的火炭一样,稍微一碰,又热又痛,疼得仿佛要裂开一般。付雨璐的额头瞬间冒出了冷汗,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付雨璐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打开床旁的台灯后,她才发现自己的右膝关节已经肿得又半个馒头那么大,皮肤表面还泛着不正常的红,像是被煮熟了一样。付雨璐试着动了动腿,喜爱想起身去喊爸妈,可关节瞬间传来一阵阵热辣辣的疼痛,并且有向周围蔓延的趋势,仿佛要将整个膝盖都吞噬掉。她的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浓烈的恐惧感,于是颤抖着嗓子大声呼唤爸妈。付雨璐的爸妈闻声而来,看着女儿又红又肿的膝盖,他们立马意识到出了问题,于是赶紧背着女儿到了附近的医院挂号检查。

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根据付雨璐的主诉对她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查体发现她的右膝关节明显肿胀,皮温升高,触痛(+++),关节活动度受限。随后医生又给她开了关节X线、关节CT增强扫描、关节MRI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X线:右股骨远端溶骨性破坏,可见"日光射线"样骨膜反应及Codman三角;CT:股骨中下段不规则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直径约8 cm,跨关节生长,未侵及骨骺;穿刺活检:镜下见肿瘤性骨样基质和成骨细胞异型性。诊断为骨肉瘤。
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主要长在人体四肢的长骨,越靠近躯干的位置预后越差。目前暂未明确病因,但通常认为跟基因突变、感染和理化刺激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症状跟生长痛等其他常见疾病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家长孩子忽视。因此,当孩子出现了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拿到检查结果后,付雨璐的父母偷偷躲在角落里抱头痛哭,他们不敢想象女儿知道这件事会有多难过。医生见状,安慰道:“付雨璐的情况还不算太差,且没有出现转移,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将病灶完整切除,最大限度地保留肢体功能,5年生存率能达到在60%以上”

付雨璐的爸妈听后,顿时燃起了新希望,只要有任何机会,他们都不会放弃孩子。一周后,付雨璐顺利进行了瘤段整块切除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出院那天,医生细心叮嘱道:“做了手术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除了按时用药以外,还要清淡饮食,注意肢体功能的锻炼和恢复。尤其是肺部的保护,因为这是骨肉瘤最高发的转移部位。”
付雨璐和爸妈郑重地点点头,回到家后,他们就办理了休学,专心在家调养身体。付雨璐的爸爸为了女儿呼吸到新鲜空气,不仅戒掉了香烟,还买了好几台空气净化器和绿植。妈妈也也每天给她做营养丰富的清淡饭菜,时不时下楼锻炼锻炼。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来到了8月23日。这天付雨璐如期来到医院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显示:人工关节植入位置良好,原骨肉瘤病灶完全切除,骨断端愈合良好,无复发征象。付雨璐的爸妈看到结果后,忐忑不安的内心终于稍稍平静了一些,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目前的康复方式,并定期复查。此后每一年的复查报告都显示没问题,付雨璐和爸妈仿佛都已经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可命运却在术后的第四年跟付雨璐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2019年10月14日,早上付雨璐和妈妈下楼散散步。一阵秋风吹来,引得她突然冒出一阵急促的咳嗽。付雨璐赶紧捂住嘴,试图压制住这突如其来的咳嗽。可咳嗽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反而越来越频繁,整个喉咙和支气管又辣又痒,咳得她胸口一阵阵发闷。
一旁的妈妈一边焦急地为她拍打着背部,一边关心问道:“雨璐,你是不是感冒了?”付雨璐刚想回答,感觉胸口的疼痛也越来越剧烈,仿佛要将她的身体撕裂。下一秒,她感觉喉咙里有一股带着铁锈味的暖流涌了上来。付雨璐还没反应过来,一口鲜血就从嘴里咳了出来,溅落在手上。母女俩惊恐地看着这一幕,心里又急又怕,随后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很快,检查结果就出来了。全身骨显像显示右股骨病灶摄取显著增高,胸部CT显示双肺下叶多发结节影,最大直径0.9 cm,考虑转移瘤。这也就意味着,付雨璐不仅骨肉瘤复发了,还出现了肺部转移。

付雨璐的妈妈呆呆地望着手上的检查单,狠狠掐了大腿一把,才知道这不是在做噩梦。可这是为什么啊?我的女儿到底犯了什么错要经历这么多折磨?她情绪失控地拉住医生,崩溃大哭喊道:“医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我的女儿才17岁啊,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她明明做了手术和化疗,还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尤其是对肺部的保护更是小心翼翼,为什么还是转移了?难道这一切都是白费力气吗?”
医生听后也十分同情眼前这对可怜的母女,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他又事无巨细地询问了付雨璐近些年来的所有饮食、睡眠、用药等生活细节,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剥丝抽茧,这才发现了真正的元凶!
医生无奈的叹息道:“都是你的无知害了你女儿啊!她的复发并非毫无理由,虽然她在各方面都做的很好,复查结果也一直没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后顾之忧了。临床上很多也是多年复查显示正常却发生转移的癌症患者,都和你女儿一样在这1个小细节上栽了跟头,早早地为癌细胞转移留下了祸根!”

原来,医生在详细回溯付雨璐四年来的生活点滴后,最终发现了潜藏在所有良好习惯下的最大隐患——长期不良情绪状态。付雨璐在确诊、手术、康复的几年里,尽管身体逐渐恢复,却始终无法摆脱“我是不是不完整了”的心理阴影。手术让她失去原本的关节,尽管医生为她装上了人工关节,但她仍难以面对那些来自他人的目光。
她变得自卑、敏感,不敢在人群中久留,甚至和亲密的同学逐渐疏远。妈妈曾试图鼓励她:“你比很多孩子都坚强,咱们不比谁健康,就比谁努力。”可这些话终究敌不过她内心深处的自我否定——她觉得自己已经“被世界落下”。这些情绪没有出现在体检报告里,也不会写在医生病历上,但却在悄无声息间,破坏着她身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免疫系统。情绪,不只是“心病”。

我们常说“病由心生”,听起来像一句老话,却有着扎实的医学证据支撑。长期的负面情绪,不只是对心理造成影响,更是实实在在的免疫杀手。研究显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压抑、愤怒等负性情绪状态,会显著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NK细胞是人体识别并清除癌变细胞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需要抗原刺激,就可以主动发现并清除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扩散和转移。
但当人处于长期负面情绪下时,大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导致应激激素持续升高,进而削弱NK细胞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情绪越差,免疫力越低,癌细胞越容易“死灰复燃”。这一过程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在漫长的日积月累中完成的。当肺部首次出现微小转移灶时,若NK细胞能第一时间识别清除,病灶也许不会继续发展;但在免疫“瞌睡”的状态下,癌细胞悄然增殖,最终演变为不可逆的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骨肉瘤最容易转移的部位就是肺。而长期不良情绪也常伴随着慢性浅表呼吸、胸闷气短、通气不足等呼吸问题。很多患者在情绪压抑时,会无意识地缩起肩膀、抬高胸腔,导致呼吸不够深入。这种状态不仅影响肺泡的正常气体交换,还容易让肺部微循环变差,造成局部组织免疫力下降,癌细胞更易“安家落户”。
内容资料来源:
黄海燕,王熠欣,张世才,等.骨肉瘤组织中miR-24-3p和miR-873-5p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25,31(03):219-223+234.[2]马国玉,黄瑾,杨鑫,等.骨肉瘤患者肺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肿瘤学杂志,2025,31(03):231-237.
[3]郭芸,陈后平.骨肉瘤肺转移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治疗策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5,35(05):39-45.
(注:《13岁四川女孩骨肉瘤手术顺利,3年后为何复发?医生:忽视3大关键》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