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海战失败后,日本战时的作战计划揭秘【1】

战争史札记 2024-11-28 17:40:25

日本大本营通过两份命令明确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和国家的定位。

1944年7月,日本当局两份关键的作战指导大纲悄然下发。第一份,编号为431,于7月21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紧接着,编号435的第二份大纲,也在7月25日紧随其后。这两份大纲,都遵循了一个统一的命名规则——捷号作战。

说起来,这个“捷”字,仿佛预示着日本军队对于胜利的渴望。捷一号作战,他们的目标是让日军与即将登陆菲律宾的美军上演一场决战大戏;捷二号作战的舞台,则被设定在台湾岛或是琉球群岛那片海域;捷三号作战,则是将九州、四国、本州三个方向都纳入了作战范围;至于最后的捷四号作战,则是负责守卫北海道和千岛群岛这两大战略要地。

而在这些作战计划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补给品”——那就是作为中央预备队的战机。这些战机就像是随时待命的救火队员,一旦美国人摊牌,它们就会根据战场的需要,迅速补充到各大战区,为日军提供有力的空中支援。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林加群岛,那里驻扎着一支海军舰队。这个群岛位于新加坡以南约130英里的地方,紧邻巴邻旁油田。这支舰队的任务可不简单,它们要么前往菲律宾助战,要么就暂时性地驻扎在南西诸岛,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而在日本近海,还有一支海军编队正在严阵以待。他们的作战策略更加灵活多变——采用游击战术作为应急手段,打击美军舰队和前进部队。同时,他们还会与陆基航空兵协同作战,共同粉碎敌方的进攻。

但是,现实总是比计划更加残酷。在1944年8月1日,日本海军发布了联合舰队行动命令(编号83),其中详细阐述了他们的战略意图。他们希望通过与陆军航空兵的协同作战,在一场决战中阻截和摧毁海上进犯的敌军。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在仅仅一个月前的菲律宾海海战中,联合舰队拥有着9艘航空母舰和9个完整建制的航空大队,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赢得那场决战。那么,在1944年9月之后,尤其是在菲律宾那片海域,他们想要再次赢得决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因为那时,海军只有一艘舰队航母可以执行任务,同时能够调用的航空大队也仅仅有一两个。

当然,也有人提出,在决战中不动用舰队也是可以的。毕竟,在海军兵败菲律宾海之后,陆基航空兵已经逐渐成为了作战的核心力量。它们同样有可能给予敌军有效的打击。因此,海军舰队也就无可避免地退居到了次要位置,它们的攻击目标也仅仅局限于美军的两栖部队和支援舰只。至于美军的航母编队嘛,那就交给陆基航空兵去对付吧。

不过,这样的任务安排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各方意见纷至沓来,却没有一句是好听的。但无论如何,战争总是残酷的,而计划也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

涉足战区,以及部署在菲律宾及其周边群岛的日本部队时。按照原计划,第1航空舰队和第2航空舰队应分别拥有350架和510架战机,而留守日本本土的第3航空舰队则配备300架。此外,日本帝国陆军还打算从菲律宾的第4航空军、台湾军等本土训练有素的队伍中,抽调大约600架战机投入战斗。

如果条件允许,这600架战机还将与马来亚和印度的第12航空舰队、第13航空舰队的飞机携手,共同支援第1、第2航空舰队。但说实话,这样的布局即便是从最乐观的角度看,也显得颇为勉强。这些航空舰队的战斗力至少有三分之一还在形成中,无论是飞机的服役率,还是飞行员的个人或集体素质,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想想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战役中,日本航空兵所经历的惨败,而这批新组建的部队,其能力甚至还不如前者。日本方面却希望依靠这些部队消灭美军航母战斗群,并且在海军水面舰艇协同打击美军两栖部队和运输舰船之前完成任务。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海军来说,这样的规划无异于让他们放弃与美国海军正面较量的机会。

因此,当捷号作战计划的大纲在参谋和军官之间流传时,质疑声四起。有人认为,这样的规划会误导日本帝国海军的舰艇,使它们偏离了应有的打击目标——美军的主力舰艇,转而对付单个编队和战舰,这无疑有损海军的尊严。这种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特别是那些被编入巡洋舰编队的人员。

当时担任联合舰队参谋的海军少将草鹿龙之介,虽然对这些质疑者表示同情,但他也指出,在日本的作战规划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两个方面需要考虑:

一方面…… 近日,日本方面已经决定不再组建包含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支援编队,也不再追求能够有效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的航母编队。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航母指挥官小泽治三郎的深刻反思。他发现,在未来的战斗中,他的编队可能难以胜任既定任务。

小泽指出,原本计划中陆基航空兵的支援以及巡洋舰编队对滩头部队的打击很可能无法实现。因此,他提出将航母与巡洋舰打击编队进行重新组合,让舰载航空兵在空中提供必要的支援。更为关键的是,小泽发现自己指挥的巡洋舰打击编队无法为航母提供足够的保护。他深感自己的指挥任务分散,无法全力以赴。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部分指挥任务,只保留必要的舰艇,并离开原先的巡洋舰编队和打击编队,前往南部海域。

小泽的这一务实方案,虽然与日军原有的决战意图有所契合,但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面对下属对战役计划的种种质疑,打击编队的总指挥栗田健男海军中将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日本帝国海军目前并不具备与美军进行决战的实力。因此,除了对美军的两栖部队、支援与补给编队进行突袭之外,他们别无选择。

然而,栗田的回答并未平息争议。对于那些批评捷号作战计划的人来说,他的回应并没有解决分歧,反而将问题整合成一个更大的议题,并熄灭了其他不同的声音。经过长达十天的激烈讨论,捷号作战计划终于在8月18日正式提交给大本营,并在次日获得通过。由于天皇亲自参与了这次裁定,海军中对此持有异议的军官也只好选择了沉默。

除了这一决策过程外,实际上当前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高阶的参谋和舰队军官都意识到,如果日军继续对美军的两栖部队、支援与运输编队进行打击,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参战部队的覆灭。此外,许多日本军官,包括参与后续行动的海军将领,都抱有必死的决心。

10月18日,大本营的联络会议室里,军部成员正竭力说服反对派,希望他们能重新考虑那个被称为“捷一号”的作战计划。这时,海军行动部门的首脑抛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我们的海军舰队,乃至整个帝国海军,能否找到那个‘恰当的死亡之地’,能否把握那‘死亡之花绽放的瞬间’?”这不仅仅是海军的恳请,更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喊。

这样的语气,这样的请求,听起来似乎与海军本应追求的目标格格不入。但换个角度看,这“最真挚的祈愿”其实蕴含了另一层深意:日本帝国海军不愿重复1918年德意志帝国海军和1943年意大利皇家海军的悲惨命运。

战役规划者们早已洞察到了日本的败局,这是自菲律宾海海战失利、塞班岛沦陷后便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两场战役的失败,将日本本土置于了美军驻马里亚纳航空兵的轰炸之下。即便明知美军的优势压倒一切,他们还是选择了逆势而行,用自己的部队去赌那渺茫的胜机。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大将丰田副武在战后的审讯中,道出了海军的无奈。他说:“如果联合舰队不参战,仅凭菲律宾地区的陆军航空兵去对抗美军,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我们决定放手一搏,将整个联合舰队投入战斗。最好的结果是,我们或许能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机;而最坏的结果,则是整个海军舰队可能毁于一旦。但我认为,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一试的机会。”

这番话,无疑也透露出丰田副武对日军全面战败的清醒认识。在“捷号”作战计划里,陆基航空兵本应是水面舰艇的先锋,但在丰田副武的眼中,水面舰艇的任务是增加陆基航空兵打击美军航母编队时的胜算。无论如何,他们都在为那一线希望而努力着。

可见,一部分海军军官对舰队在菲律宾可能遭遇的毁灭性打击感到深深忧虑,而另一部分人则似乎坦然接受了这一潜在命运,视其为不可避免的归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视角,若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纷乱无序”。

一方面,海军内部有声音坚持认为,日本帝国海军的命运应与国家紧密相连,共存亡,因此派遣“大和”号战列舰前往战场,是义不容辞的使命。这艘承载着古老日本名字的战舰,于1945年4月被派往琉球群岛,其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在战斗中沉没。

与此同时,另一股力量在海军中悄然兴起,他们秉持着更为理性和务实的态度。这些海军参谋,无论是联合舰队的还是军令部的,都试图在纷乱的争论中搭建一座桥梁,寻找一个能与美军潜在强大实力正面交锋的契机。他们希望通过某次关键战斗,来检验并挑战美军的压倒性优势。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海军如何精心策划战斗环境、如何巧妙安排战术,他们都无法回避一个基本事实:日军潜艇在战争中的表现令人失望。这一点,在日军大本营当时并未得到充分认识,甚至在战后的六十年里,也未能得到彻底澄清。

其实,日军潜艇的战绩并不辉煌。1943年11月24日,美军“利斯康湾”号护航航母在吉尔伯特群岛附近被“伊-175”潜艇击沉,算是日军潜艇的少数亮点之一。而1944年10月24日,美军“普林斯顿”号轻型航母虽在菲律宾北部受到陆基战机的重创,但那也是空军的功劳,与潜艇无关。在这两段时期之间,日军的航弹、鱼雷和炮火几乎未能对美军主力舰艇造成任何实质性损害。除了1943年10月26日在新不列颠格劳斯特角,美军一艘“布朗森”号驱逐舰被空袭击沉外,日军潜艇几乎无所作为。

换句话说,当美军突破日军在中太平洋的坚固防线,当美军的航母在西太平洋游弋、在楚克岛和柯罗尔岛对日军舰艇大开杀戒时,日军潜艇却仿佛消失了一般,未能给美军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当美军顺利在霍兰迪亚和艾塔佩登陆,并在短短两个月内成功将新几内亚的战火转移,最终在1944年6月19日至20日的菲律宾海海战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时,日军那边能拿出的成绩单,仅仅是一艘美军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谢尔顿”号的沉没,后者还是在同年10月3日不幸在莫罗泰岛遭遇了日军“吕-41”号潜艇的伏击。

之前我们也聊过太平洋战争的走向,如果说1941年12月7日那天还看不清日本战败的必然,那么到了1943年11月,日本的败局就已经是板上钉钉了。那时候,美军庞大的战斗群已经挺进到了吉尔伯特群岛和埃利斯群岛,日本想要翻盘,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现在,要关心的,就是这场战争何时能画上句号,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以及在这过程中要付出多少代价。

不过,当人们已经锁定了战争的关键节点,根据美军的种种优势——无论是他们的长处、决策、兵力数量,还是选择的战法——得出美军必胜的结论时,他们可能还没意识到,到底是哪些优势让美军能够相对轻松地赢得胜利。

说到这里,就得聊聊1944年前9个月美军在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攻势了。这场攻势给日军造成了重创,那么日军要如何挽回颓势呢?他们宣称击沉的美舰数量和吨位,连美军造船厂的产能都赶不上,说穿了就是夸大其词。就拿战列舰“比叡”号在瓜岛的沉没来说吧,虽然它给日军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日本为了争取胜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比叡”号在沉没前,可是击沉了5艘重巡洋舰、2艘防空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1艘鱼雷艇,还重创了2艘巡洋舰,给1艘驱逐舰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同样地,日本在1943年11月宣称的战绩,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在拉包尔与所罗门群岛北端的天空上,曾有一场惊心动魄的空战悄然上演。日方声称,在这场战役中,他们成功击沉了整整10艘航空母舰、5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以及19艘运输舰。这一连串的数字,非但没有让外界心生疑虑,反而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喜悦之风,让人们沉醉其中,连稍作核实的时间都不愿腾出。但是,当人们冷静回望,一个不争的事实逐渐清晰:日本的战报似乎有意与现实背道而驰,其间的反差,宛如一场精心策划的错觉。

那些夸大的言辞终究难以逃脱真相的检验。1944年10月16日,东京方面传来消息,声称四天前,日本海军取得了辉煌战果:10艘航母、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沉入海底,另有3艘航母、1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11艘舰艇受伤。但就在广播播出后短短一个半小时,击沉舰艇的总数又有了新的“修正”——吕宋岛东部海域,日军又添1艘航母的“战绩”,同时,3艘以上的航母及1艘可能是战列舰或巡洋舰的舰艇也受了伤。次日,即10月17日,日本方面给出了最终版的统计:11艘航母、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及至少1艘驱逐舰(或巡洋舰)沉没,8艘航母、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或巡洋舰)以及13艘类型不明的舰艇受伤。所有的这些“辉煌”,据说都是在10月12日之前取得的。

事实的另一面却大相径庭。据其他资料记载,1944年10月初,美国海军仅有重巡洋舰“堪培拉”号和轻巡洋舰“休斯敦”号,在台湾岛与菲律宾北部岛屿间往返时遭受了损伤。与日本那份洋洋得意的声明相比,1943年11月在拉包尔和所罗门群岛北部执行任务的美国舰队,实际上并未损失任何一艘舰艇。再将目光投向1942年11月的第一次瓜达尔卡纳尔海战,尽管3艘美国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在那场战斗中受到了重创,且在战斗结束后又有2艘驱逐舰不幸沉没,但整个战役期间,美军真正损失的,不过是一艘轻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而已。

这一番对比,不禁让人哑然失笑,那些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报,原来不过是一场场精心编织的泡沫。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