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容病逝,生前为副部级待遇,一生没有结婚,去世那天有点特殊

品味红梦史说 2024-09-25 07:06:55

2017年9月,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孙子毛新宇,以及众多中央领导。

齐聚八宝山殡仪馆,参加王海容的追悼会。

那么王海容与毛主席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她又为何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一、一生未婚的副部长

1964年,北京师范俄语专业毕业的王海容,并没有去学校任教,反而成为外交部的一员。

但因为中苏关系破裂,原本的俄语专业派不上用场,只能专门学习一门英语。

负责外交部的电报收发,以及一些基础的文秘工作。

工作虽然不难,但责任却十分重大,不允许出现一点纰漏。

每次工作时,王海容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没过多久,王海容的工作能力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1970年,王海容成为礼宾司负责人,随后又升为礼宾司副司长。

第二年,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

王海容作为代表之一,在联合国舞台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让自己的声音响彻全世界。

也正是这一年,中美之间的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中美建交前,王海容跟随周总理,一同处理关于中美建交的工作。

基辛格秘密访华时,王海容作为外交部工作人员,参与了接待基辛格的工作。

并作为翻译记录中美之间的谈话内容。

不久后,尼克松正式访华。

当周总理与尼克松在机场握手时,王海容就站在周总理身后,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同样是在这次访华时,王海容还作为毛主席的翻译,见证了整个过程。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王海荣最终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成为我国唯一一位女性副部长。

也是当时提升最快的一位女性外交人员。

在这期间,王海容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出席多个重要外交场合。

也为新中国争取不少利益。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优秀的外交官,一直都没有结婚。

即便有许多优秀年轻人的追求,王海容都没有任何心动的感觉。

每当同事劝她结婚时,她都会说上一句:

“我想为国家多做一些事。”

而王海容之所以有如此格局,还要感谢毛主席的熏陶。

二、王家与毛主席的渊源

王海容的爷爷叫做王季范,与毛主席是表兄弟关系。

虽然有点远,但从辈分上来讲,毛主席还要叫王季范一声九哥。

王季范是书香门第之后,曾在毛主席所在的中学任教。

得知毛主席没钱交学费,王季范专门找到校长写下保证书。

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当作毛主席的学费。

又考虑到毛主席没有住的地方,王季范又专门为他腾出一间房子。

等到毛主席参加革命,被反动派抓捕时,王季范多次帮助毛主席逃过一劫。

二人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为了支持毛主席的革命运动,王季范还将自己的儿子王德恒,也就是王海容的父亲,送到延安参军。

此时的王海容,还只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

从这之后,王季范就一直亲自教育小孙女王海容。

而王海容也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只知道爷爷每年都会给毛主席和父亲写一封信。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

王季范受到毛主席邀请,前往北京出任政务院参事。

王海容随着爷爷一同搬到北京居住。

直到这时,毛主席才忍痛告诉王季范,王德恒在1945年被叛徒出卖而牺牲。

虽然悲痛,但王季范也明白,参军就有可能牺牲,随即调整好心态。

此时的王海容只有12岁,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爷爷口中的毛主席。

而对毛主席来讲,王海容不仅是九哥的孙女,自己的侄孙女,更是烈士的遗骨。

多重身份作用下,毛主席对王海容极为照顾。

自从王季范到北京工作后,毛主席经常邀请他来到中南海做客。

几次之后,王海容便与李讷成为好朋友。

如果李讷不在,王海容就坐在爷爷身边,听他和毛主席的谈话。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此时安静坐在大人旁边的小女孩。

日后竟成为中国外交史上不可忽视的功臣。

三、毛主席的熏陶

自从上中学后,王海容在知识的熏陶下,一举一动都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风采。

再加上爷爷和毛主席的熏陶,很早就意识到要为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次去中南海时,毛主席笑着询问她的打算。

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已经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不过王海容家中教育背景深厚,所以对于日后是工作还是考学。

王海容也没有太多想法。

“新中国需要人才,不如你就考大学吧。”

听到毛主席的话,王海容回答道: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我可以去试一试。”

“如果考不上,我就去当工人,也能为国家作贡献。”

听到王海容的回答,毛主席十分开心,直夸王季范培养了一个好孙女。

不过王海容的高考并不顺利。

1957年,她为了能更好地报效祖国,选择了急缺的理工科,结果并没有考上。

原本王海容的家人想让她继续读书,可她并不想荒废时间。

也不想拖累家里人,便找到一份工人的工作。

在工作之余,王海容不断学习科学知识,也没放弃考大学的梦想。

终于在196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

但王海容并不满足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积极学习英语、法语等外语。

还将自己当工人的经历写成一篇小说,专门寄给毛主席,希望他能为自己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在毛主席的帮助下,王海容终于将小说里的错误改正过来,还被《中国青年》刊登在杂志上。

大学快毕业时,王海容被分配到外交部,放弃一直以来的俄语,转而学习英语,从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外交事业。

在外交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王海容有了更多聆听毛主席教导的机会,思想觉悟也越来越高。

再加上与毛主席的亲戚关系,以及王海容本身的烈士遗孤的身份,毛主席对王海容也越来越欣赏。

毛主席晚年时,唯一能随时见到毛主席的,就是王海容。

此外王海容还担任“交通员”的角色,向主席传递外界消息,也为主席向其他领导人传达命令。

或许在毛主席心中,王海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外交人员,更是自己的亲人。

2017年,这位终生未婚的女外交官与世长辞。

追悼会上,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和李讷,以及孙子毛新宇都到场悼念,送王海容最后一程。

正是毛主席的建议,王海容才会坚持考大学的梦想,最终成为知名外交官。

而在毛主席的晚年,王海容也尽力为毛主席排忧解难。

不论是作为毛主席的侄孙女,还是烈士遗孤,王海容都没辜负大家的期待,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王海容的名字,也注定成为中国外交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对于王海容的成就,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1、中国外交部:王海容

2、凤凰网:王海容:曾在化工厂当学徒工

0 阅读:2

品味红梦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