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看春晚比例地图,越冷的地方看的人越多?

柳柳小生活 2025-01-30 19:30:16

网上有一幅关于各省看春节联欢晚会人数占比的地图,数据只是个大概。图中可见:大致越往南,看春晚的人占比越低。东北地区收视率最高,华南地区最低。

除了众所周知的南北文化差异,还有人们生活在环境之中,人文现象与自然相关。地理环境差异,对春晚等娱乐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东北—华北—江淮—江南—华南,春晚收视率一路下跌,和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对上了,大致成反比例关系。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寒地区,也非常冷,同样符合这个规律,春晚看的人很多。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最低,春晚收视率最高;华南冬季气温最高,春晚收视率最低。注意四川的平均气温,被土地占比最大的川西北拉低了,实际上四川绝大部分人口在盆地,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高,春晚收视率因此也很低。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有些例外,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区域,冬季很冷,但春晚收视率没有同样冷的地方高,主要是民族文化原因。我国民族融合全球做得最好,少数民族现在普遍也过春节,但毕竟对春节的文化元素热情比汉族可能低一些。

冬季气温越低,室外活动越少;大自然的色彩也单一一些(如下图植被带的对比),天气冷,室外活动难以开展,春晚的关注度越高。华南地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传统文化保留得很好,但天气暖和户外活动多,不咋坐得住?可能住海南的东北老铁们,时间久了也未必看了?

天冷选择少,所以看春晚。同样的道理,很多人都说现在看春晚少了,其实不是啥坏事情。说明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比以前丰富了,信息媒介强大而便捷,好吃的好玩的多的是。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守着看春晚,并不是真有多爱看,而是没得选。除了身边触手可及的活动,与外界唯一的信息媒介就是电视📺,不看春晚干啥?

而且,以前是真的有认真看,现在这个所谓的收视率,电视和主流网络平台直播一起上,提前很久预热,抢红包之类引流活动加码,有限的观看人数,很多不过是开着听个响,多数小孩已经不知道这回事了,他们一生下来就处在多元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强势且恒久的文化现象很难出现在他们认知里。

再往前的时代,还家家户户日落而息,也不能说明大家有那么爱一天睡那么久,而是没电,天黑了不睡觉还能干啥?

在有得选择的情况下,我国自古是世俗国家、乐感文化,最擅长各显神通搞好吃的,作好玩的。节日和仪式感有最低限度的一致性,而节日的内容,无论是饮食还是习俗,各个地方千差万别。那种大江南北所有人都守着电视机几个小时看一个节目,其实是落后时代不正常的现象。干的事情各不相同、丰富多彩才是正常现象。

0 阅读:261
评论列表
  • 2025-01-30 21:21

    不要说春晚,那是狠久以前的事了。电视都少开,结婚买的电视10年开的时间没12小时,然后一开就烂了,懒得修,挂那当摆设[呲牙笑]

柳柳小生活

简介:希望大家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