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句柔美诗句,文采斐然,令人情难自抑

香巧浏览文化 2025-04-23 03:46:44

01

举杯相属,唤谁笺与天说

——宋·方岳《酹江月》

举杯邀饮,却不知该与谁共诉心事,唯有将满腔思绪托付青天。天地浩渺,心事如絮,举目四望,只见苍茫一片。或许真正的知己,不在人间烟火处,而在云外九霄间。

02

青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青春如朝露易逝,何必为虚名所累?不如抛却功名枷锁,换得酒盏轻摇、歌谣浅唱。人世荣华不过镜花水月,而诗酒风流才是心魂归处。柳七郎的洒脱,是看透浮世后的清醒啊。

03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宋·李冠《蝶恋花·春暮》

秋千架上,笑语盈盈,却不知是谁家少女,将春日的欢愉藏进风中。那笑声如落英缤纷,轻盈却转瞬即逝,徒留听者怅然。

04

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唐·牛峤《菩萨蛮》

柳絮纷飞如雪,门外空荡,远行人迟迟未归。春色愈浓,相思愈深,连风也裹挟着愁绪。玉郎何在?怕是天涯路远,归期难卜。世间情事,总在等待中一次次的煎熬。

05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新雨涤尽尘垢,翠竹更显清雅;微风掠过梢头,暗送一缕幽香。竹之品格,如君子之心,虽经风雨摧折,仍守一身洁净。人间纷扰,何妨学竹而立?以淡泊为根,以坚韧为节。

06

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

——宋·程俱《豁然阁》

不知谁推开一扇轩窗,便容下千顷湖光的静谧。原来真正的豁达,不在逃离人间,而在方寸之间,寻得一片澄明。

0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皓月倾泻松林,清泉漫过石隙,山居之趣尽在此中。王摩诘笔下的秋夜,空灵如禅,万物皆可入画,却又超然物外。

08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繁星低垂,原野苍茫;孤月逐浪,大江东去。天地壮阔,反衬出人之渺小,却更显诗心之浩瀚。少陵野老漂泊半生,终在星月江流中,悟得半生沧桑是如此不堪。

09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宋·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寒露浸湿草叶,西风扫落枯枝,又是一年秋至。草木凋零本无情,却惹人感慨年华易逝。放翁望尽山河,终在秋色中读懂:人生如四季轮回,萧瑟之处亦藏有生机。

10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唐·张祜《题金陵渡》

夜潮退去,残月斜挂江天,远处三两渔火,隐约映出瓜州轮廓。夜色苍凉,孤舟独泊,旅人的愁思与江水的寂寥融为一体。有一种孤独的羁旅,不是天涯路远,而是灯火阑珊处的怅惘。

11

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唐·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笙歌袅袅,舞袖翩翩,似云幕轻拢;雪落无声,覆盖大千世界,万物归于纯净。梦得以雪喻禅,人间繁华与天地寂灭,不过一念之间。聚散离合,亦如雪花,飘零时绚烂,落地时无声。

12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宋·谢枋得《武夷山中》

山雨初歇,天地空寂,只有那寒梅凌霜傲立。梅花之魂,是历经风雪后的孤高,是看透沧桑的淡然。诗人自问:需修几世方得梅骨?或许答案便在武夷山的云雾深处,静待有心人寻访。

13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宋·陆游《幽居初夏》

年老故交零落,午睡初醒,再无旧友共饮清茶,空留岁月叹惋。一瓯茶冷,半生梦远,往事如烟散尽。放翁的叹息,道尽人间晚景的孤独,最寂寥不是无人相伴,而是无人可话当年。

14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莫道山间晴日无雨,云雾深处,水汽自会沾湿衣襟。张癫以景喻世,人间之事亦如行山:看似坦途,实则暗藏坎坷;看似清醒,实则混沌难逃。通透者,当笑纳晴雨,步履从容。

15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唐·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合欢花绽,暗香盈庭;夜雨淅沥,酒意渐消。与至亲彻夜长谈,往事如花影摇曳,温馨中略带感伤。世间有些浓情的眷恋,不在远方,而在旧时光里的一盏灯、一朵花、一场微雨。

16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昔年桃李春风下,对饮一杯意气豪;而今江湖夜雨中,孤灯十年鬓已霜。山谷道人的怅惘,是岁月倥偬的无奈,亦是知交天涯的挂怀。人生聚散如潮汐,只有对朋友的真心亘古如月明。

17

柳下月如花下月,今年人忆去年人。

——宋·赵子义《望江南》

柳梢明月,与花前月色本无分别;今岁之人,却再非去岁心境。物是人非,徒留回忆如月影徘徊。我们总在怀念中,与昔日的自己重逢。

18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宋·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夜色沉静,雾霭朦胧,梨花浸在清冷的月光中,如披薄纱。长春真人笔下,梨花不染尘俗,似仙姿临凡。此等境界,非修道者难悟,人间至美,不在喧闹处,而在静夜独对天地时。

19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夜深风歇,人欲归去,唯见一江月色澄澈如碧玉琉璃。如此逍遥江湖,是喧嚣散尽后的空明,是繁华落幕时的孤清。人生逆旅,百转千回,终有一刻要与自己相对,让月色照见心底最深的从容。

20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清·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秋风裹着暮色漫过江村,梧桐叶落,夜雨淅沥,柴扉紧闭无人应。黄昏最易惹愁肠,何况秋声如泣?顾彩的笔下,寂寞是门扉上斑驳的铜绿,是雨打梧桐时无人共听的冷清。

21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唐·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琴声如流水涤尽羁旅尘埃,余音袅袅,融入寒山寺的霜钟。太白听琴,听的是弦外之音,一曲终了,客愁虽淡,却化作钟声里的苍茫,回荡在天地孤舟之间。

22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东风拂面时,才觉春意早已漫山遍野。朱子以哲人眼观物,不必到处去寻春,真正的春机,在于枯木逢新、冰河解冻,清风拂面时。大道至简,绚烂终归于本心澄明。

23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卷云,草木凋零,雁阵南飞,汉武帝的苍凉不输边塞诗人。一代雄主望秋兴叹,原来天地无情,不辨帝王与布衣,荣枯更迭,终究是光阴掌中沙。

24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清·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别后凄凉,两处同心,最煎熬是明月高悬时,清辉如怨,穿心透骨。谁堪忍受这深深的离愁别怨啊。

25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

岁末寒退,春信悄至,草木先于人感知暖意。南轩先生笔下,一枯一荣都是偈语。人间碌碌啊,不妨学草木低眉,静候东风第一枝。

26

四垂云幕一襟寒,片片飞花轻镂玉。

——宋·曾觌《玉楼春·雪中无酒,清坐寒冷,承观使大尉与宾客酬唱谨和》

云幕低垂,寒意侵衣,飞雪似玉屑雕镂虚空。曾觌独坐观雪,不饮酒而醉于清寒。大抵至冷至寂处,反能窥见天地最玲珑的诗心。

27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莫让春情随百花恣意,须知寸寸相思终成寸寸劫灰,徒增苦痛。义山以血泪铸句,最炽烈的期盼,往往焚尽自身。

28

纷纷穿飞万花间, 终生未得半日闲。

——明·王锦《咏蜂》

蜜蜂穿花度柳,碌碌一生,酿得百花成蜜,自己却未尝甘甜。王锦写蜂,亦是写众生,间多少营营役役,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

29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自天涯来,携雁阵掠过孤客窗前。梦得早谙漂泊滋味,故能先于庭树听出秋声。羁旅之悲,不在身世浮沉,而在某一刻,忽然读懂了风的心事。

30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爱涧边幽草寂寂,忽闻黄鹂深树啭啼;春潮携雨骤至,野渡孤舟自横。苏州刺史的山水,是闹中取静的禅意,或有一无人处,自有天地大自在。

31

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

——南北朝·萧纲《艳歌篇》

灯烛如上古阳燧取火,照亮夜色;鲤鱼风起,吹散浮世尘埃。萧纲以绮笔写清境:纵是艳歌曼舞,亦需一缕古拙之气,方不堕俗流。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0 阅读:1

香巧浏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