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懒的新作《耳无尘事扰》用一个简单有趣的都市言情故事提醒读者关注并积极主动地解决三件“尘事”的困扰:易被忽略的耳科疾病、不够科学的育儿方式和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婚恋观。
故事以姜除寒和倪好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为主线,讲述了倪好和游云两个女孩各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从事职业、失败恋情和幸福归宿。
男主耳科医生姜除寒是一位艰难带娃的离异父亲,女主教育博主倪好是一位病痛缠身的耳疾患者,他们的每次相遇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她见证他离婚之后被前妻怒扇一耳光,他目睹她在结婚登记处被男友放鸽子;
她让他体验孩子被训斥包围的无措感,他看她发病失衡当众扑入自己的怀中;
她拦住他因老师来电而打向孩子的手,他治愈她因错信庸医越来越重的耳疾……
最终他为她解除病痛折磨,她帮他改善育儿方式,虽然每次相遇都有一方尴尬无比,但另一方总会出手相助,随着越来越了解并欣赏彼此,他们在孩子的认同与大家的祝福声中成功走到了一起。他们是医患、是师生、更是默契互补的恋人。
不卑不亢、各自闪耀、完美互补、共同成长,才是爱情!倪好与游云的失败恋情都有原生家庭父母婚姻的影子,倪父对倪母的无限宠爱让倪好不假思索享受被爱,游父对游母的暴力伤害让游云恐婚缺乏安全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对婚姻家庭最初的印象,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适合自己的恋爱情需要自己权衡、选择、把握、争取。
曾经的倪好被鲁长均宠成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化妆梳头都由男友一手包办,她心安理得地享受被人捧在手心的生活,因为父亲就是这样爱母亲。
曾经的游云自卑怯懦缺乏安全感,宁肯赚钱养着一无是处的皮小翔,也不敢回应同样优秀的陶一然,目睹母亲被家暴的童年让她更倾向易于掌控的另一半。
然而好的爱情绝不是令人越来越累的单方面付出,而是共同成长一起进步,谈简单的恋爱,做难做的工作,不断完善提升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重新开始的倪好学会了照顾病人和孩子,连厨艺也越来越纯熟,但她会和姜除寒分配家务共同承担;
重新开始的游云从容果敢冷静霸气,不惧无赖前男友的龌龊威胁,也重拾曾经辩论女神的耀眼光芒。
有的人用一生治愈不幸的童年,但更多的人通过阅读学习走出了原生家庭的影响,选择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如倪好,如游云……
健康无小事,护耳需谨记。书中借由男主的职业和女主的病情为我们科普了很多耳科疾病: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昆虫入耳、外耳畸形、突发性耳聋、听神经鞘瘤、耳石症、慢性中耳炎……后记里的十条日常护耳知识非常贴心实用,注释里的名词解释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许多故事中涉及到的医学名词。
耳科医生姜除寒的日常工作里除了女主还有一个病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活虫钻进耳朵痛苦到插队求医的男子,医生在最短的时间用伤害最小简洁有效的方式取出了虫子,恢复正常的男子却嫌收费高扬言投诉。如同鱼刺卡嗓子,活昆虫入耳是需要急诊急救的病情,处理时间短是因为医生手法娴熟沉稳冷静,是值得患者加倍感恩的幸运,并不是病情无足轻重,更不应该将收费与时间挂钩,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才能事半功倍。
遇到了医术高超嘴硬心软的姜除寒,外耳畸形的米米不再被排挤嘲笑,先天聋哑的球球终于听到了声音,一位位耳疾患者被治愈,一个个家庭重拾笑容。因此作为倪好和姜除寒感情重大转折点的暴力伤医事件才让人更加痛心,医疗是专业技术行业而非服务业,摆在热情温柔微笑待人前面的永远是医术精湛药到病除。也请记得“人力有时尽”、“药医不死病”,医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解决所有疾病、救下每个病人,但是每一位医生受到伤害,都可能有无数患者与及时就医恢复健康遗憾擦肩。
育儿应科学,平等是前提。书中借由女主的职业和男主的困扰也为我们解读了很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核心就是理性与尊重。
初次见面的姜除寒对未婚无子却办讲座谈育儿经的倪好不屑一顾,但她通过一个简单直接的换位思考游戏改变了他的第一印象,我们也许不曾做过家长,但我们都经历过孩童时代,记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能解决大部分误解与矛盾。
她坚持以名字而非“小朋友”称呼姜抗菌,于是换来了他坦言划伤同学的始末,那是孩子的亲生父亲都问不出的答案;
她选择以理服人而非以力压人,激起了小女孩的愧疚与勇气,于是她坚强地主动将手臂递给了等待抽血化验的护士;
她选择示弱鼓励而非批评呵斥,于是孩子主动且开心地帮她洗碗做家务,而经常训斥孩子的父亲却模仿失败惨遭识破。
育儿亦审己,初为父母与初为子女的双方需要磨合成长,成人与孩子沟通交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理性和足够尊重,前者让孩子愿意倾听,后者让孩子乐于倾诉,而沟通就在这样坦诚的倾听倾诉中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阅读和行走的范围就是一个人的世界,感谢苏小懒的《耳无尘事扰》让我的世界又扩大了一本书的范围,虽然做不到“耳无尘事扰,心有玩云闲”,但可以通过这个故事重新思考平等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正确理性的恋爱观念,并意识到日常护耳的必要性也算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