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新四军唯一突围的部队,此人率2000人突围,55年被授上将

长江有大中 2024-11-08 14:30:52

在皖南事变中,有一支部队却成功突围了,这支部队就是傅秋涛率领的一纵。在皖南事变发生的第三天,一纵的电台就被击毁了,丧失了和军部的联系。

傅秋涛当机立断,迅速召集干部开会,只进行了几个小时的讨论,就做出了突围方案,各部队迅速向苏南转移。

傅秋涛曾在苏南地区战斗半年,在当地的群众基础很好,所以他最后选择从这个地方走。

和一纵不一样的是,当时新四军军部领导意见不合,导致丧失了最佳的突围时机。而一纵当机立断,最后有2000多人成功突围,为后来新四军的重建留下了种子。

百团大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明面上夸奖八路军作战勇敢,但是背地里却对八路军,新四军等共产党部队心存忌惮。

百团大战让蒋介石看到了八路军扩充部队的恐怖,1937年八路军刚出陕北的时候,一共才4.5万人,但是区区三四年的时间里,八路军就发展成了50万之众,还不算上一些地方武装,这让蒋介石十分担忧,也引发了后来的皖南事变。

图片源自网络

百团大战结束之后,蒋介石便找各种理由和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搞摩擦,并让何应钦,白崇禧以军政部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下来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在一个月内撤退到黄河以北地区,并将50万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改编为10万人。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命令汤恩伯,李品仙,韩德勤,顾祝同等人频繁的向实力还比较弱的新四军发动进攻。蒋介石觉得既然拿已经发展壮大的八路军没办法,那就把还尚处于发展中的新四军扼杀在萌芽里,想要消灭新四军。

图片源自网络

对于蒋介石的这一无理要求,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等人予以驳斥。但是为了顾全抗战大局,还是答应新四军可以放弃皖南,向北转移。

1940年12月10日,蒋介石命令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秘密调集重兵,还从对日前线调集精锐部队,准备消灭新四军。

图片源自网络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以及直属三个纵队行进到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的时候,突然遭到了国民党军七个师八万多人的进攻。新四军英勇奋战七昼夜,但是由于寡不敌众,指挥失误等原因,损失惨重,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遇难,参谋长周子昆牺牲,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新四军军部被完全摧毁,全军覆没。

但是在皖南失败中,有一支部队却成功突围了,这支部队就是傅秋涛率领的一纵。在皖南事变发生的第三天,一纵的电台就被击毁了,丧失了和军部的联系。

傅秋涛当机立断,迅速召集干部开会,只进行了几个小时的讨论,就做出了突围方案,各部队迅速向苏南转移。

傅秋涛曾在苏南地区战斗半年,在当地的群众基础很好,所以他最后选择从这个地方走。

和一纵不一样的是,当时新四军军部领导意见不合,导致丧失了最佳的突围时机。而一纵当机立断,最后有2000多人成功突围,为后来新四军的重建留下了种子。

1955年,傅秋涛被授予上将军衔。

傅秋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

傅秋涛(1907年8月3日—1981年8月25日),湖南省平江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战斗和奉献,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对傅秋涛的相关介绍:

1. 早年经历:傅秋涛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自幼参加劳动,深受社会不公的影响。他于1925年加入雇农工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1927年,他参与了平江农民暴动,并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更加系统的革命活动[^1^]。

2. 土地革命时期:在土地革命时期,傅秋涛积极参与湘鄂赣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并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赤卫团政委、平江县工会委员长等。他在主力红军长征后,领导湘鄂赣边区军民坚持斗争,重建红16师,为保存革命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傅秋涛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兼第1团团长,参与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并在皖南事变中成功突围,显示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

4. 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期间,傅秋涛历任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鲁南军区政治委员等职,组织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5. 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后,傅秋涛继续在军队中担任要职,包括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等,参与了数百万复员军人的安置工作,并为实行义务兵役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此外,傅秋涛在军事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撰写了多篇军事论文和著作,如《义务兵役制度的优越性》等,对我国的军事制度建设和国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傅秋涛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他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典范,他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史册中。

0 阅读: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