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最担心的其实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的盟友。
按照《金融时报》的统计,对美国出口依赖最严重的国家就是墨西哥和加拿大,其次就是西方阵营制造业最强的三个国家:德日韩,连意大利都排在中国前面,再过几年,等国内经济大繁荣之时,估计印度和南非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都会超过中国。

看到这个表,就理解特朗普为什么首先对北美的邻居下手,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并不具有很有效的反击手段。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过中国十几年前的经济问题出在产业结构上,产业不高端,而中低端不掌握定价权,被欧美掌握终端客户的龙头企业反复打击压榨。
其实比中国更加严重的就是日本德国韩国这类国家,它们的产业结构非常单一,个别领域的实力非常强大,整个国家都靠几个领域带动,一旦这几个领域有什么风吹草动,经济就会遭受重创,典型的例子就是芬兰。
2008年诺基亚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高达38.6%,随后一路下滑,和诺基亚一起下滑的就是芬兰的人均GDP,诺基亚巅峰时期出口占整个芬兰出口的20%,所以诺基亚就是芬兰的成败所在。哪怕是全世界大放水,都没有把芬兰的人均GDP提上去。

同样的逻辑,三星的成败就是韩国的成败,台积电的成败就是台湾省的成败,这是小的经济体。
对于大一点的经济体来说也是如此,欧洲的砥柱德国,工业主要就是依靠出口,2019年出口占德国GDP的比重高达33.5%,2023年这个比重大幅下降到28.6%,而同时期中国的这个数字从14.2%提高到18.4%。如果说中国经济依赖出口,那德国经济的成败就完全由出口决定。
这几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中国在高端产业上和西方竞争日益激烈,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汽车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挤占了德国车企的空间。
德国企业现在的日子难过,未来的日子更加难过,因为德国的工业没有护城河。
工业的护城河不是技术,而是规模。技术是可以研发的,但是规模很难扩大。只要有了规模,工业实力就可以立于不败,我这里说的是有足够消费能力的市场规模,没有消费能力不算,比如印度。
美国之所以能在以前左右全世界经济,就是因为美国有世界最庞大的市场规模,大家都会惧怕它的制裁,所以只能臣服于它的长臂管辖。
这两个月deepseek刺破了美国科技泡沫,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中国规模庞大,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如果教育体系没有培养出如此庞大的理工科人才,是不可能产生deepseek团队那些人的。
deepseek团队是在每年两三百万理工科毕业生中挑选出个别非常优秀的人,而不是从小学就开始定向培养这几十个人,这两者是有本质差别的。
将军起于行伍,而不是在搞行伍定向培养,就是这个道理。
规模足够庞大,就有足够多的人才可以挑选,同样,消费规模足够庞大,企业的成本就能做到足够低,研发的速度就能足够快。而这个规模是德国没有的,德国必须要把自己的产能架构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消费体之上,德国的工业才有优势。
现在中国高端产业发力,德国工业在华的市场份额迅速萎缩,大洋彼岸的美国要用关税和能源掐断德国工业体系和美国的联系,这就相当于德国两条腿全部断了,德国庞大的产能未来怎么消化呢?
马斯克说美国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就是美国要闭关锁国,美国抛弃欧洲,美国市场也会对欧洲关闭。

市场的问题比能源问题还要大,舒尔茨不断对美国妥协,就是因为害怕美国对德国工业下狠手。没有俄罗斯能源,德国还可以找中东,就是贵了一点,大不了就买美国的。可是一旦美国对德国商品加征大额关税,德国企业还有什么竞争力?
这已经是德国生死存亡的问题,其实德国人也意识到了。
马上德国就要大选了,选择党的魏德尔想要战斗,不能再屈服于美国,因为她非常清楚美国人的目的就是要吃掉欧洲的制造业,关税只是工具而已。
反抗美国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热血,但是一旦这么操作,短时间经济会剧烈波动。中国的结构性改革,有中国庞大的内需做支撑,德国的改革用什么支撑呢?
中国这几年结构性改革步伐很快,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需要消化,高科技产业不成熟,更需要庞大的市场给研发提供消费支持,没有市场,研发是无法进步的,因为研发也需要试错。比如说在美国半导体制裁的背景下,北方华创的设备被市场大量采购,研发迭代的速度就加快。华为被制裁,中国内需就能让它挺过艰难期。
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都需要庞大的市场支撑,除了中国,世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如果整个欧盟团结一致,成为一个类似中国这样紧密的经济体,世界还能形成鼎足之势,但是现在的欧盟明显不是,所以德国工业降级是无可避免的,欧元对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也是不可避免的。
日本,韩国,也会和德国一样,不是被中国吃掉,就是被美国吃掉,他们也没有反抗的办法。13号晚上特朗普说要实行“对等关税”其实就是要吃掉他们的意思。

特朗普要重振美国制造业,这就需要通过关税和降息的手段来实现,关税是增加其他国家商品进入美国的门槛,降息是降低美国制造业的资金成本,这一升一降,美国的盟友就完了。
美国制造业如果能快速崛起,就能压低通胀,在这个崛起过程中,可以通过减税的方式缓解一下美国民众的压力。财政没有钱,可以缩减开支,砍掉不重要的项目。所以时间拖得越久,给美国越长的改革时间,对美国越有利,对美国盟友越不利。
如果二战时期德国统一了欧洲,那就没有现在美国什么事了,二战失败,代表着欧洲彻底失去了争霸的政治条件。
没有坐在政治斗争的餐桌旁,随时有可能被端上经济斗争的餐桌。
面对这种危险局面,西方国家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问题呢?
其实有,那就是促使美国解体。欧盟无法统一这是天然的劣势,如果美国也分裂,欧盟就无忧了。
西方国家一开始是跟随美国对抗中国,当美国发现中国无法战胜的时候,西方国家转头发现美国的威胁就比中国还要大。
打个比方,对满清伤害最大的并不是列强,而是太平天国,对西方阵营伤害最大的也不是中国,而是同阵营的美国,历史上都是如此,英国人和清政府打仗死掉的人,不及在一战欧洲战场死掉的零头,这都说明内部的问题要远远大于外部。
中国是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打掉西方,而美国是用强制的办法对西方盟友敲骨吸髓,美国缺乏正义性,马斯克一直赞美中国,就是想用中国的体制给美国人闭关锁国提供法理依据。
美国的舆论会被慢慢的改变,他们会想:你看,中国只关心自己的内政,保护自己的产业,结果他们经济起飞,那我们美国也要这样,要对产业进行补贴,把外国产品剔除出去。
马斯克和特朗普改革的速度越快,欧洲越危险。
如果美国变成北美的欧洲,分裂成几个甚至十几个国家,那马斯克和特朗普自然就没有能力吞下欧洲。哪怕美国不解体,只要西方全面倒向中国,营造出一个全世界隔离美国的贸易体系,其实也可以让西方阵营国家苟活。
一个大国闭关锁国,不一定失败,因为体量摆在那里,清朝的失败主要原因还是内斗,如果没有内斗,奋起直追,也不会落后,解放以后我们被全世界封锁,照样搞出两弹一星,这几年被欧美封锁,不照样科技突破,反而是欧美自己固步自封。
但是一个小国如果闭关锁国,那就彻底完蛋。
欧洲人无法对抗中国,以前抹黑中国,只有把中国描绘得暗无天日,欧洲对抗中国的各种贸易措施就具有正义性。最典型的话语就是“那成功的代价呢”?
可是现在美国也要对欧洲下手,背后插刀往往更加凶狠致命,因此欧洲再抹黑中国就没有意义了,转变成赞美中国也就可以理解。
那么欧洲人的想法会不会实现呢?
13号,特朗普和普京打了电话,讨论了乌克兰问题,还有中东,能源,人工智能以及美元问题。

美国和俄罗斯开会,讨论乌克兰问题可以理解,讨论中东也可以理解,能源有什么好讨论的,更何况还讨论人工智能和美元。
讨论的问题很宽泛,说明他们并不是为了解决乌克兰问题而进行沟通,而是为新的世界秩序在讨价还价。
2022年,我说俄罗斯的目标是拿下欧洲,当时觉得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越来越有可能变成现实。
特朗普说他要和中俄沟通,大家没有必要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其实就是默认世界是中美俄三个掌握,既然如此,欧洲自然就成了俄罗斯的,以换取中俄默认美国成为美洲霸主。

让俄罗斯领导欧洲,这在俄罗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就是鼎盛时期苏联也没有达成这个功业,可以看成俄罗斯版的封狼居胥,这对普京的诱惑简直逆天。
如果欧洲成了俄罗斯的,那美国临走的时候把值钱的工业都打包带走也就可以理解,虚弱贫穷的欧洲也有利于俄罗斯统治,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
所以把欧洲当成交换条件也不错,同样,特朗普也想把西太平洋当成交换条件。
事情成败的关键就在中国是否同意。
特朗普现在需要中国背书,只要中国认可世界三强,那就带头购买一些美债,全世界其他国家看到中国购买,它们会跟着买,然后中美一起放水,稀释债务,所有资产价格都上涨。这就相当于让美国缓一口气。
现在马斯克搞的削减开支,主要原因就是美国没钱了,美债没人要了,如果美债有人要,那干嘛要削减开支,冒天下之大不韪。
作为回报,美国会离开亚太,中国周边彻底安静。
这种交换看似合理,其实一点都不合理。
因为中美的实力已经不对等了。
看双方实力,不能看GDP,要看工业实力,现在中国工业规模远超美国,发展速度也超过美国,内部团结,士气高涨。现在的中国对美国,就是以大击小,以快制慢,以和对乱,以盛灭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美国不离开亚太,我们也会自己拿到亚太,何来交易之说?
用我自己的东西和我交易,这是什么道理?他不离开更好,继续耗下去,把美国的有生力量耗光。
我们怎么可能同意这么荒唐的交易,所以特朗普这个商人还是太浅薄了,或者说他也是无奈,无奈实力不济。
从中美实力的角度来说,新雅尔塔会议没有召开的基础条件。特朗普要和中俄和解,前提条件是他要证明美国还有抗争的实力。
收割欧洲日韩救不了美国,何况它们也不是美国能全部吃下的,欧日韩衰退的速度有点快,为了避免被美国吃掉,现在鼓励科技企业加速出海。美国想吃掉盟友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而中国要吃掉整个西方的市场份额,也包括美国。
特朗普改革注定是一场徒劳,只是想点灯续命罢了,对盟友的吸血只会为我们做嫁衣,让原本犹豫的欧英日韩转身投靠我们。
在我们看来,现在的美国既没钱,也没有先进工业实力,内部是激烈的狗斗,外部是全世界反美情绪日益高涨。这怎么看都不像是和谈者,现在和美国谈,不就好比1949年和国民党谈划江而治吗?
我们奋斗了100多年,突破全世界的各种封锁阻击,当年我们都没妥协,现在把它们都踩在脚下,反而同意与他们和谈重分蛋糕,真这么干,就愧对革命先辈,会被后人痛骂鼠辈的。
美国和谈的时间节点已经过去了,2018年就是最后的时间节点,当时如果趁着手上还有几张牌,和我们谈好,那如今便可放心改革,可是现在所有牌都没了,和谈的基础便不复存在。
这一次的关税大棒和2018年的关税大棒效果完全不同,当年特朗普有多么气焰熏天,现在就有多么的落寞寂寥。
枪响之前是起义,枪响之后就只有投降,这是规矩。胜负已分,天命已定,还在妄谈三足鼎立,隔洋而治,连当年的老蒋都不会这么想。
现在特朗普的最好选择就是打开城门,牵马执辔,引王师入城,免得美国人受更多的苦,而他也可以讨一个安乐公的封赏,荫蔽三族。如果继续高墙深垒,芟刈盟友于后,螳臂当车于前,最后战败,不是我们要灭他,而是美国国内的势力不会放过他。
中国的科技企业已经在美国还算可以的几个科技领域发起冲锋,美国没有的领域更是披靡而定。港股科技板块的上升已经无法停止,国内科创板也在迸发的节点,A股随时都有可能被科技板块引爆牛市,虹吸全世界资金,成为全球资产的蓄水池。
这是所有中国投资者的辉煌时刻。
围城数年,整天在高垒深堑里裹甲而眠,饥一顿饱一顿,就是等待城破之日抢三天,三天就能暴富,错过了这三天,人生便是殊途,不是同归,而是分道。
我们个人,就好比涓涓细流,不要犹豫,勇往直前,汇入江河,奔腾咆哮,摧枯拉朽,现在是冲锋的时刻,和王师一同入城,享受财富和名利的巨大回报!

结束
请关注并点赞+在看。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创作路上的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