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不焦虑的人,是不是天生就拥有神奇的本领,让他们总是泰然处事。真正让他们和普通人拉开差距的,其实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特质∶了解并接受自己能力的边界,即:清楚自己哪些事情办不到,哪些事情办得到。
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现实中很多人却做不到,事后还不断谴责自己,导致身陷焦虑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又该怎么做?
1 不了解能力的边界,就会被“理所应当”围攻
每天我们被周围各种“理所应当”的期待充斥着∶你学习时间越久﹐就应该在考上越好的大学;到了某个年龄,就应该成家立业……
当我们顺从这些期待,并以此去要求自己时,常常会沉浸在一种「不确定」中∶误以为自己很有可能实现这些高难度目标,但实际上这种目标伴随着强烈的不确定性,甚至几乎不可能达成。
正是这种“理所应当”和“不确定”,给我们带来了大部分焦虑。
2 缓解焦虑,接纳自己能力的边界
(1)承认自己的“能力边界”
①这事很难:很多看似简单,但尝试了很久都没有结果的事情,说明它们确实很难。及时承认事情的难度,可以让我们减少自我苛刻。
②这事我管不了:如果一件事情不仅很难,还给你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那么不妨试着去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至少可以让自己放下,不再承受执着的痛苦。
(2)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去要求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先问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
焦虑的反面,是具体。
想要缓解焦虑,我们可以把目光锁定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并且越具体越好。把注意力集中在力所能及的、具体的事情之上,脚踏实地一步步往前走。
(3)接纳自己的能力边界
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后,便要学会放下高期待,接纳自己的能力边界。
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不到的地方”,很容易自我贬低,但是我们应该欣赏“已经做到了的部分”,进行自我肯定。
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自己的原有价值,是很难接受自己的能力边界的。
换个角度来说,当我们能够停下脚步,去细细端详自己已经取得的成果,便能慢慢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放下高期待,也更能与自己的无能为力和解了。
做不到就做不到吧,允许“事与愿违”的发生,做不到某件事也不能影响自己的价值,带着这种自信去面对焦虑,你会发现,其实焦虑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