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后悔吗?”
她低着头问我,声音很轻,像风吹过干涸的河床,带起一片尘土般的虚无。
我看着她,没说话。事情回到这里,似乎绕了一圈。
桥下的河床早就干了,许兰站在我面前,像一棵老树,不再开花,却稳稳地扎在那里。
我摇了摇头,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攥了一下。
这问题,我这辈子问过自己无数次,却从来没敢回答。
1978年,村子里还是满地泥巴,一下雨鞋底就陷进去,拔都拔不出来。
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在机械厂打短工,母亲的纺机吱吱呀呀地响了一整天,勉强还能给我和妹妹挣几口干饭吃。
日子苦,可那时候,苦都能熬得出甜来。
早晨,母亲一边喊着让我起床,一边往灶里添柴火。村里的中学是两排土砖房,屋顶漏雨,黑板上的粉笔字一到阴天就糊得看不清。
可我们还是认真地学,因为那时候人人都说,考上大学,就能跳出这个泥坑。
许兰就是我们班最有希望的人。
她是我同桌,家里比我还穷。父母在地里干活,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兄弟姐妹七八个,全都指着她出头。
她聪明,记性好,脑子快。每次考试,她都稳稳第一。
她也勤奋。煤油灯下,她的影子总是比别人长;课间,她总是坐在座位上低头看书。
她的努力让我看得心里发酸,但又忍不住想靠近她。
我们俩经常一起复习,一起讨论难题。她会笑着说:“子文,要是咱俩都考上大学就好了。”
我也笑着点头,心里却没底。
高考那年是个雨季,天总是灰蒙蒙的。
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心里一片空白,笔在手里转了几圈,愣是没敢写下去。
许兰却不一样,她从进考场到出考场,脸上都挂着一股笃定的劲。
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落榜了,她考上了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
村里人说我是“砸锅了”,又说她是“飞出去的凤凰”。
我站在村头送她上车,看着她的背影远去,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抽空了一样。
她走后,给我写过几封信。信里说她在城里见识了很多人,学到了很多东西。
再后来,信里多了些东西,比如“对不起”“我们不可能”“你要好好过”之类的字眼。
最后,她写了一句让我心里发凉的话:“子文,咱们分手吧。”
那天我坐在院子里的石头上,手里攥着那封信,直到天黑都没动。
母亲一边烧水一边看着我,叹了口气:“你咋回事?”
我没回她,心里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那之后,我做了一个决定:参军。
父亲骂我,说我不务正业,连复读都不愿意。
母亲也哭了,说我是不是疯了。
可我谁也没听。
报名那天,我骑着家里的破自行车,顶着一头汗去了镇上的武装部,签下了名字。
我告诉自己,离开这里,去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新兵训练的日子比家里干农活还苦。
早晨号声一响,眼睛都还没睁开就得跳下床。
训练场上,汗流进眼睛里,辣得人睁不开;泥巴糊在脸上,黏得要命。
我咬着牙挺了下来,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让人看扁了。
后来,我从班长到排长,又考上了军校。
那个从农村来的兵,成了拿着文凭的军官。
十年时间,我从一个懵懂的小伙子,变成了军队里一块能顶事的砖头。
2008年,我参与了一次救灾任务。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许兰。
废墟里一片狼藉,脚下全是泥水,天上还飘着小雨。
我带着队伍在废墟中清理杂物,抬头看见一个穿着志愿者背心的女人蹲在地上给孩子们分发食物。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愣住了。
我也愣住了。
“子文?”她试探着喊了一声。
我点点头,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泥:“真的是你。”
我们没有多说什么。
她告诉我,她大学毕业后去了南方,开了一家公益机构,这次是带着志愿者队伍来救灾的。
我点点头,说了一句:“挺好的。”
天色渐暗,我回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躺在硬邦邦的木板上,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搅了一下。
她还是那个样子,清瘦,干练,一双眼睛像能看透人心。
可我知道,我们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了。
后来,我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生活。
直到2022年,我转业回到家乡。
这次转业,对我来说是个新的起点。
我开始从事地方应急管理的工作,把这些年来在军队里学到的东西用在了地方上。
转业后不久,我接到了许兰的电话。
她说她回老家了,想见见我。
我们约在村子桥头见面。
桥头的风很凉,她站在那里,像一棵树,静静地看着我。
“你后悔吗?”她问我。
我摇摇头,笑了笑:“没什么好后悔的。”
她低头抿了抿嘴:“我也没后悔。”
她的眼里有几分湿润,也有几分释然。
“只是啊,”她顿了顿,“如果当初……”
“别说如果了,”我打断她,“过去的事,过去就好了。”
她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是啊,过去就好了。”
她告诉我,她这些年过得并不轻松。
她的公益机构因为资金问题几次陷入困境,后来丈夫也离开了她。
“不过还好,我熬过来了。”她说,“不管怎么样,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我看着她,觉得她比以前更坚强了,也更有韧劲了。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直到天色暗下来,她才起身离开。
我看着她的背影慢慢消失在桥头,心里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人生这条路,没有如果,也没有回头路。
我们都走过了自己的路,背过了自己的包袱,也终于把它们放下了。
后来,我继续在地方单位工作,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
。
每次看到那些年轻的面孔,我就想起当年的自己。
那个时候,我也迷茫过,也失落过,但最终,我还是走了过来。
生命不就是这样吗?
每一段经历,都是在为下一段路做准备。
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所以,后悔吗?
我不后悔。
过去的每一步,都是我今天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