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的马斯克,终爆猛料,原来他才是特朗普关税战的制定人

史之春秋 2025-04-13 11:27:36

——【·前言·】——

24小时转瞬即逝,中美104%的超高关税已然尘埃落定。

而这也标志着,这场牵扯多方利益的中美产业博弈,再度以一种近乎激烈的态势升级。

但谁都没想到,政策实施还未满一天,美国竟爆发“内讧”,商界与政府爆发了严重的矛盾。

特斯拉CEO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在社交媒体上互相对骂,将美国内部的问题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马斯克这“财神爷”都这么发飙了,难道特朗普政府还要在关税上一意孤行吗?

——【·特朗普关税战升级·】——

2025年4月9日,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

特朗普政府在这一天,突然宣布要对中国商品加征50%的关税。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对中国商品加征了34%和20%的关税,这一加,总关税率直接飙升到了104%。

这就说明,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无论是大到工业机械,还是小到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都会被卷入到这场关税风暴中。

这是自 2018 年贸易战以来,中美双方博弈最为激烈的一次碰撞。

特朗普政府看似来势汹汹,实则这完全是在贸易战场上的一次孤注一掷。

不过,中国并不是吓大的,中方迅速采取了行动,在4月9日当日,宣布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84%,同时将12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得很清楚,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70%,其实是源于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特朗普政府想用关税来解决贸易问题,简直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既短视又愚蠢。

这场关税大战一开打,市场立马就炸锅了。

美国股市首当其冲,标普500指数当天就暴跌4.2%,特斯拉更惨,股价重挫25%,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近4万亿元。

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也跟着遭殃,股价集体下挫。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算了一笔账,这104%的关税,会让美国普通家庭每年多掏2000美元。

这可不是小钱啊!普通老百姓本来就对物价上涨怨声载道,现在还要多承担这笔费用,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更糟糕的是,通胀率也开始蠢蠢欲动,有预测说可能突破8%,美联储被迫采取“鹰派暂停”降息的策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跟着大幅波动。

整个金融市场都陷入了恐慌和不安,经济前景变得迷雾重重。

而在这场关税大战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马斯克和特朗普政府之间的“反目成仇”。

——【·马斯克的“破防”·】——

俗话说的好:在政治的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便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

要知道,在2024年特朗普竞选总统时,马斯克可是他背后的大金主,豪掷2.59亿美元支持他,这也让马斯克一跃成为特朗普竞选之路上至关重要的支持者。

但好景不长,特朗普政府这一次的关税政策直接刺向了马斯克的商业帝国。

特斯拉可是靠全球供应链吃饭的,尤其是中国的零部件,关税一加,成本蹭蹭往上涨,销量直线下滑。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直接导致特斯拉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在市场竞争中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资本市场向来是最敏感的,特斯拉的股价在关税消息的冲击下,暴跌25%,市值一夜之间蒸发近4万亿元 。

马斯克的个人身家也未能幸免,缩水了300亿美元 ,曾经富可敌国的财富迅速缩水。

马斯克坐不住了,于是紧急前往白宫,试图说服特朗普撤销关税。

结果特朗普政府根本不鸟他,这可把马斯克给惹毛了。

不过,马斯克还是不敢正面硬钢特朗普,毕竟人家是美国总统,于是他将矛盾转移到了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

4月8日,马斯克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说纳瓦罗是“白痴”。这下可好,一场商界大佬和政府官员的口水战就此拉开帷幕。

马斯克还连发推文,力挺“铅笔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一支小小的铅笔,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销售,背后涉及全球无数地区和企业的协作。

马斯克用这个理论,想告诉大家全球化供应链有多重要,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有多愚蠢。

特斯拉自身的布局,也成为马斯克反击的有力武器。

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95%零部件的本土化,产能更是占据全球的45%,这一布局在关税壁垒面前,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当美国工厂因为关税面临成本剧增的困境时,上海工厂却能够凭借本土化的供应链,稳定生产,降低成本。

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不仅让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让马斯克有了更多底气与特朗普政府叫板。

更有意思的是,马斯克的弟弟金博尔?马斯克也加入了这场“战局”。

他直接喊话特朗普,要求解雇纳瓦罗,这下可好,科技资本和传统制造业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而在这场争论中,纳瓦罗自然也不甘示弱。

——【·纳瓦罗的“美国优先”·】——

纳瓦罗在这场关税大战引发的“美国内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作为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的核心设计者之一,一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坚定倡导者。

在与马斯克的交锋中,纳瓦罗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试图用一套看似有理的话术来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辩护。

纳瓦罗毫不留情地将特斯拉贬为“只是依赖进口零部件的组装商”,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毕竟特斯拉在美国工厂的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

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这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并非特斯拉一家的特例。

他宣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是为了“保护底特律30万就业”,这个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仿佛是在为美国的普通民众谋福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数据显示,美国车企的零部件成本因为关税上涨18%。这意味着什么呢?

车企为了维持运营,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最后倒霉的还是美国老百姓,不仅要承受物价上涨的压力,还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纳瓦罗的学术造假前科被曝光了。

他在书中频繁引用一位叫“罗恩?瓦拉”的专家,结果一查,哈佛大学根本没这个人!

原来这是纳瓦罗自己编的,“罗恩?瓦拉”可能就是他自己姓氏的谐音。

这下可好,纳瓦罗的哈佛博士身份不仅没成为他的光环,反而成了舆论的笑柄。

特朗普甚至威胁要对中国加征50%的额外关税,这下可把马斯克吓得不轻。

不过,特朗普团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等人倾向于温和一点的政策,但是在纳瓦罗面前,他们的声音就像蚊子哼哼。

一些商业大佬也试图游说特朗普改变主意,但都碰了一鼻子灰。

这场关税大战的未来走向如何?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可能在中期选举的压力下重新审视关税政策。

毕竟,如果关税政策继续损害美国民众的利益,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失去选民的支持。

——【·结语·】——

无论如何,这场“美国内讧”本质上是全球化与保护主义的终极对决。

当马斯克的商业逻辑遭遇纳瓦罗的政治操弄,当特斯拉的股价曲线撞上特朗普的选票算计,最终买单的可能是全球消费者。

正如“铅笔理论”所揭示的,一支铅笔的诞生需要150个国家的协作,而政治割裂的代价,终将由所有人共同承担。

——【·信息来源·】——

2 阅读:425

史之春秋

简介:欢迎大家喜欢我